第1324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荀彧很清楚这一点,所以顺理成章的提出了将左雄、黄琼的改革更进一步的建议。

  具体而言,就是对各级官员的选任有一个年龄限制,同时按照不同的科目取士,以增强其专业性。天子提倡四民皆士,提倡实学,选士自然也要依循这些特点。

  比如兵曹、贼曹、尉曹,就应该选任有行伍背景的人,金曹应该选用有冶炼经验的人,户曹、仓曹则需要有农学背景,决曹、辞曹则当通晓法律。

  总而言之,要加强专业性,以便适应不同岗位的需求,更好的履职。

  为此,荀彧还建立对诸曹的职能进行细分,以便明确其要求,更利于选用人才。

  最后,荀彧又提出一个建议,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臣担任教师,教授实际行政处理能力。

  像赵温,在仕途上努力一辈子,积累了很多实际经验。如果不加以利用,他的这些经验最多只能传给他的子弟,实际上还是家族传承,绝非朝廷所愿。建立一个学堂,让他教授更多的人,有利于官员整体素质的提升。

  行政能力也是实学。

  刘协大部分时间都在听,偶尔提一两句,却牢牢把握着方向,不断刺激荀彧的思路,逼他想出更多的办法。

  但看起来,无疑还是荀彧说得最多,是他在主导选举改革这个议题。

  在起居注上,荀彧的发言连篇累牍,刘协的话只有寥寥几句。

  最后,刘协还是老规矩,要求荀彧将这些意见写成文字,既方便其他人讨论,也留作史料。

  将来有人根据这些记录写选举改革史,不出意外地会将荀彧看成始作俑者。

  荀彧不疑有他,欣然从命。

  讨论完了选举制度,又讨论都城选址、南方开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