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夭绍诧然望着他,笑道:“师父原来也是这样的仁善心地么?”

  “仁善?”沈少孤冷冷一笑,面孔无情,话语幽幽然却似出自肺腑,“为将者护家国存亡,为君者立不世功业,为百姓者,经历战火、颠沛流离。此景此理千古不变,并没有什么值得怜惜同情的。为师亦为他人臣子,战乱当前若不能替君分忧,徒自心存不忍,只能是妇人之仁,必败大局。”

  话毕,他回眸盯着夭绍,目色暗深如渊,唇角却微微扬起:“要说仁善之心,即便是阿彦、阿伊,怕也不曾真正有过。你难道从不明白?”

  “我明白,”夭绍低声道,心中感悟深刻,言语愈发艰涩,“不仅他们,我身边的人,也许人人如此。师父,曾有人告诉我,战争都是无奈,是为护得百姓安居乐业而不得不为的行事,若一场烽火可平疆土,从此免黎民于战乱,那这场战争,是不是没有错?”

  “是没什么错,因为战争本就不能简单论以是非,但你见过能鼎定乾坤、再无乱事的战争么?”沈少孤想了想,蓦地轻轻一笑,“不过又是谁和你说这样的话?想来必定不是沈太后和谢太傅,这话听着老成,却还是太过意气用事。殊不知每次引发战火的,从来不是黎民百姓,而是当权者的野心、贵胄之间的矛盾。百姓只是借口,战前承受恐慌、战中承受离别、战后承受苦难,除此无它。”

  “这原来就是所谓的天理公道、泱泱民心么?”师徒之间的对答于此瞬间恰如昔日的平和默契,眼前的人曾带给自己的悲伤和恨意一时都远去了,这一刻,夭绍只是忍不住对他坦诚倾诉,“若是天下一统,九州山河归于一家,或者纷争战乱就不是这么多了。先晋立国三百年,毕竟也曾有百年无大战的平静时期,是不是?”

  沈少孤大笑不已:“天下一统?”他摇了摇头道:“先晋开国太祖文成武就,既有匡扶社稷之机,又有斡旋天地之手,身旁更有将相之才无数,这样的人,于当世我还不曾遇到过。”

  夭绍抿起唇,静默片刻,低声道:“我却认识这样的一个人。”

  沈少孤看她一眼,不曾多思,冷笑道:“你说独孤尚?”

  夭绍不置是否,秀眉轻轻上扬。江雾蔓延间,但见她眸如浓墨染就,深沉宁静,望着北方的天宇,微微而笑。

  沈少孤拂袖身后,哼了一声:“你心中还放不下他?”

  夭绍愕然,收回视线,看着沈少孤,怔了片刻,轻轻道:“我与他是知音。”她转过头看着江中另一方向,柔声道:“师父,我和阿彦有婚约,待他此战回来,我就要嫁与他为妻。”语中温和平静,虽含几分羞涩,却不透露骨缠绵,漫溢眉目间的,只是一生一世的柔软期盼。

  “阿彦……”沈少孤沉默良久,再启唇时,不知为何深深叹息起来,“此子虽难得,只是体弱多病,沉疴难愈,又兼命途多有不测,怕是慧极早夭的迹象。”

  夭绍猛地掉回头,面色发白:“师父切不可胡言!”

  “我何曾胡言?”沈少孤勾了勾唇角,“且不说他这些年为复仇做了多少损人不利己的勾当,便说当日在灵壁山中坑杀两万蜀军,此等罪孽,足以折他此生一半的福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