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再拖一段时间,等旱灾落实了,他这边也好往朝廷上报。但这样做的话,百姓们的损失就大了,没修沟渠,地里庄稼若是颗粒无收,哪怕是又救灾的银子,能分到手里的又有多少?

  “那怎么办?就看着这天旱下去?”刘珍珠皱了皱眉,顿了顿又问道:“你看,咱们是不是给我爹写封信什么的?”

  “不能给岳父写信。”林仲修却摇头:“一来岳父现在不是户部的,不好管这边的事情,二来,知县当初曾给过咱们人情,咱们也不好越过他做这样的事情。”

  若是越过知县,直接让刘老太爷插手了,追究起来,知县还是个失职的大罪,而刘老太爷就属于手伸太长了。两面不落好,所以不到最后时刻,写信这个事情,就不能提。

  “那咱们就眼睁睁的瞧着这旱灾,不做点儿什么事情?”刘珍珠揉了揉帕子:“爹之前说让你到县里看看,让咱们打听一下,不就是想管管这事情的吗?”

  林仲修摆摆手:“别着急,定河水位下降,知县不是个愚笨的,这事情,迟早是要解决的,等会儿我去地里替了老三,让他先回来吃饭,我刚才让毛大娘做了一碗面条吃了,爹回来要是问起来,你就将我说的话给爹说一遍。”

  刘珍珠点点头,又详详细细的问了几句,这才送了林仲修出门。现在他们家的收入是来自三方面,种地是小头,绣庄占一半,另外一半是之前开的书局。

  林仲修种地不在行,但是写个文章,做个点评,批个注语什么的,还是相当在行的,哪怕在京城,他的水平也是数一数二的。书局一开起来,只奔着林仲修的名字,生意蒸蒸日上,每个月也有几十两银子入手了。

  所以,他们家是不怕旱灾的,大不了就带着一家老小继续换地方。可到底是在村子里住了三年,这一遭灾,可不是一两个人受罪的事情,能帮衬点儿,他们就帮衬点儿。

  邻里邻居的,做了好事儿留了功德,将来也好重振门庭。

  转眼就是端午节,天不亮,林秀贞就被刘珍珠给叫醒了,林带着林君安兄弟几个,还有小胖墩林君辉,几个人坐在客厅里,一边听刘珍珠嘀嘀咕咕的念一些吉祥话,一边扯了各色的丝线搓成花绳挨个儿给他们系上。

  年纪大些的,比如林君安,就只在手腕上系一个就行。中间的,不如林秀贞,手腕上脚腕上都得有,到最小的林君辉的时候,脖子上也得系一个。

  系上花绳,还得配上香囊,里面装的是刘珍珠前几天就去镇上买来的辟邪符。林君辉还额外多了个小老虎的挂饰,和小香囊系在一起,都挂在腰上。

  最后是用雄黄酒画手足心,林君安他们年纪大了,这个就免了。到最后,又是只有林君辉一个人画,顺带在额头中间写个王字。装备齐全了,吃了早饭,才放他们出门,上学的上学,不上学的也得回屋练字念书。

  林仲修他们都忙,所以给林君辉启蒙的事情就交给了林秀贞。虽然林秀贞是个女孩子家,但家里人也都知道,他聪明的很,跟着老太爷念书,念一遍就能记个差不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