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7)
无情最是帝王家,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夸张。
当天楚歌就留在了皇宫为太后守灵,几位公主都被留了下来,齐王和赵王都因为不在京城,所以是两位王妃代他们给太后守灵。
楚歌虽担心郑览郑揽月,可府里还有紫烟在,应该问题不大。
皇帝给太后请来了高僧为她念经,并宣布休朝七天,禁止京城里有任何娱乐活动。
皇帝每天都会来太后的灵位前站两个时辰,站完后就会到御书房里批阅奏折,三天后,楚歌发现皇帝的头发上多了很多白发。
皇帝在太后的灵位前站完后,就把楚歌叫到了莲花台,这三天下来,她的膝盖都跪肿了,所以皇帝赐坐的时候,她坐下去都显得有些吃力。
皇帝屏退了宫人,所以莲花台里只有他们父女二人。莲花台位于莲花湖中央,四面临水,每当六七月的时候,湖里就会开满莲花,景色美不胜收。
以前皇帝很喜欢来这里,这个莲花台是他专门为贤妃修建的,后来贤妃死了,他就没有再来过。
皇帝看着碧波荡漾的湖水,对楚歌道:“你知道太后为什么那么不喜欢你碰乐器吗?”
楚歌道:“儿臣不知。”
然后皇帝给楚歌说了一个故事,那个故事跟贤妃有关。贤妃的出身是司乐坊的一名歌姬,但因为貌美,所以被皇帝临幸了,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就从一名采女变成了贤妃,她实在是太得皇帝欢心了,以至于这引起了太后的恐慌,皇帝甚至动过立她为后的念头。太后知道以后,曾跟皇帝闹得很严重,甚至不惜以死相逼让皇帝立誓不会立贤妃为后,皇帝最终只得妥协。
原本皇帝以为他保证后,太后就不会再为难贤妃了,可是太后不知从哪儿听来贤妃有孕了,假如是男孩,就让皇帝立她腹中的孩子为太子。太后深怕自己西去之后,这后宫就没有人能压得住贤妃了,于是不惜借他人之手除去了贤妃。
而这个人很不幸就是唐美人。
楚歌终于明白了太后不喜欢博姬公主的真正原因,归根究底还是因为贤妃。只是为什么太后会选中唐美人,皇帝没说,楚歌觉得大概当时太后急于找一个人,无论是谁,只要能除去贤妃就可以,根本不需要原因。
所以太后对博姬公主这个孙女其实怀有愧疚的,可太后实在太理智了,因此她的愧疚也只有那么一丁点。
↑返回顶部↑
当天楚歌就留在了皇宫为太后守灵,几位公主都被留了下来,齐王和赵王都因为不在京城,所以是两位王妃代他们给太后守灵。
楚歌虽担心郑览郑揽月,可府里还有紫烟在,应该问题不大。
皇帝给太后请来了高僧为她念经,并宣布休朝七天,禁止京城里有任何娱乐活动。
皇帝每天都会来太后的灵位前站两个时辰,站完后就会到御书房里批阅奏折,三天后,楚歌发现皇帝的头发上多了很多白发。
皇帝在太后的灵位前站完后,就把楚歌叫到了莲花台,这三天下来,她的膝盖都跪肿了,所以皇帝赐坐的时候,她坐下去都显得有些吃力。
皇帝屏退了宫人,所以莲花台里只有他们父女二人。莲花台位于莲花湖中央,四面临水,每当六七月的时候,湖里就会开满莲花,景色美不胜收。
以前皇帝很喜欢来这里,这个莲花台是他专门为贤妃修建的,后来贤妃死了,他就没有再来过。
皇帝看着碧波荡漾的湖水,对楚歌道:“你知道太后为什么那么不喜欢你碰乐器吗?”
楚歌道:“儿臣不知。”
然后皇帝给楚歌说了一个故事,那个故事跟贤妃有关。贤妃的出身是司乐坊的一名歌姬,但因为貌美,所以被皇帝临幸了,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就从一名采女变成了贤妃,她实在是太得皇帝欢心了,以至于这引起了太后的恐慌,皇帝甚至动过立她为后的念头。太后知道以后,曾跟皇帝闹得很严重,甚至不惜以死相逼让皇帝立誓不会立贤妃为后,皇帝最终只得妥协。
原本皇帝以为他保证后,太后就不会再为难贤妃了,可是太后不知从哪儿听来贤妃有孕了,假如是男孩,就让皇帝立她腹中的孩子为太子。太后深怕自己西去之后,这后宫就没有人能压得住贤妃了,于是不惜借他人之手除去了贤妃。
而这个人很不幸就是唐美人。
楚歌终于明白了太后不喜欢博姬公主的真正原因,归根究底还是因为贤妃。只是为什么太后会选中唐美人,皇帝没说,楚歌觉得大概当时太后急于找一个人,无论是谁,只要能除去贤妃就可以,根本不需要原因。
所以太后对博姬公主这个孙女其实怀有愧疚的,可太后实在太理智了,因此她的愧疚也只有那么一丁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