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6 / 7)
内大臣去世后,其胞弟平宗盛闻悉仲纲大人有宝马“木下”,便三番五次派人或来信向伊豆守索要。吾主三位入道公权衡轻重,将仲纲大人唤去,劝道:“即便是黄金之马,平家人想要我们也保不住,还是在惹怒宗盛前将马送给他们吧。”仲纲大人无可奈何,只得挥泪与爱马作别,又特意作和歌一首,嘱咐家臣连同宝马一起送往平家,以期平宗盛能善待“木下”,歌曰:
吾爱骥骏如吾影,怜之惜之难分离。
然而马与和歌俱送往平家府上后,平宗盛却不按礼仪回一首返歌,而是叫来家臣同僚,一起观赏“木下”,并且嚣张道:“果然是匹好马,难怪仲纲舍不得,嘿嘿,既然如此,就把它改名为‘仲纲’好了!”说罢,竟命人在马身上烙下“仲纲”二字。凡有客人来请求观赏名马,宗盛那厮便口呼:“将‘仲纲’那畜生拉出来!”如此无礼张狂,真是稀世罕见!而其与小松内大臣又实为血亲兄弟,同胞手足却有如云泥之别,更是让人费解。
此话后来先后传入伊豆守和三位入道公耳中,伊豆守怜马不堪,又身受奇耻大辱,既恨又恼,当即披挂上马,提着弓箭便要前往平家人所在的六波罗府邸讨要说法。三位入道闻之也是勃然变色,但仍旧劝下了仲纲大人:“平家人得意忘形,认为天下人尽可任其践踏,这等屈辱倘若不报,老夫也算是枉活于世了!然而平家今日尚有入道相国主局,对法皇天皇还算恭顺,我们尚无缘由起兵,还是权且隐忍一时,等待时机吧。”
至治承三年年末,入道相国忽然大兴风雨,下令自关白殿14以下、太政大臣、殿上人、公卿等四十三人,悉数停职,紧闭家中;不日后,将原关白殿、太政大臣流放,让自己的子孙顶替位置,填补空缺。到了治承四年,更是幽禁后白河法皇,逼迫高仓天皇退位,立平清盛之女、建礼门院所生之子为帝,是为安德天皇。彼时安德天皇才刚满三岁,政权自然由入道相国一手把持。平清盛贵为国丈,如今又是天皇的外祖父,平家一门更加肆无忌惮,朝中内外,几乎无一不是平家的势力与爪牙;对于政见不合者,轻则远流,重则诛杀。如此外戚专权,无视皇家尊上,肆意妄为之举,不可谓不是骇人听闻了!
三位入道公见时机成熟,便准备拥立后白河法皇第二皇子,时年三十岁的以仁王高仓宫为主公,举旗号召天下起兵,讨伐倒行逆施的平氏一族。不料风声走漏,平家先下手为强,派遣重兵前往王府,搜捕高仓宫。高仓宫在侍卫的掩护下,男扮女装逃出王府,连夜出奔,幸得逃脱。历经艰难跋涉来到三井寺中,受到众僧的款待。三井寺众僧同情高仓宫遭遇,又怨恨平家专权,搅得天下不宁,遂致牒北都山门延历寺、南都奈良兴福寺,请求僧兵支援,共讨平家大逆。延历寺被入道相国小惠收买,闭门不见;南都奈良答应起兵驰援。三井寺内,僧众齐集,与三位入道公召集的兵马合为一处,整军宇治桥附近,准备撤往奈良。
起兵一事由于仓促,故而很多状况思虑不及,主公急往宇治,期间竟忘了派人来通知在下一同撤离。竞虽遭遗落,但报主之心不熄。平宗盛派人来劝降在下,在下假意归降,此后夙夜恭谨,随侍平宗盛,渐渐得到其信任,后又以战马被盗为由,向宗盛请求赐马,作为先锋疾驰三井寺,争取头功。宗盛果然上当,赐我名马“煖廷”,嘱我早立战功。我骑上“煖廷”,藏好妻儿,一把火烧掉家宅,便义无反顾地直奔宇治川而去。
在三井寺中,我赶上大军,得以与主公会合,伊豆守也在其中。我献上胯下所骑“煖廷”,对仲纲大人道:“伊豆守殿的‘木下’虽难以夺回,但我夺来了宗盛的‘煖廷’,现在就进呈给主公。”伊豆守与三位入道公闻言大悦,命人将“煖廷”的马尾和鬃毛剪去,又依样烙上“宗盛”二字,于夜间放归六波罗。真想看看平宗盛那副小人得志的鄙薄嘴脸,见到“煖廷”时会是怎样的表情。
于六波罗诈降期间,竞还另得一宝——非我有意夸功,但此宝相比“煖廷”有过之无不及。相传入道相国早年因重修高野山大塔与严岛神社有功,梦见严岛大明神授予宝刀,醒来后果见一把银色小长刀置于枕边。因此宝刀相佑,平家才得以平步青云,坐拥天下之势。据闻此刀入道相国曾打算传于重盛大人,重盛死后,便只得交由宗盛保管。吾入宗盛府上随侍,一则为伺机替主公雪耻,一则是为了盗出这把宝刀!
自投靠宗盛后,我便时时留意他的起居行动,并主动恳请府内值夜卫尉一职,于夜间留在宗盛卧室外值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连续值守三夜后,我终于发现宗盛在枕中藏有一个锦匣。待无人时,我潜入其中,打开锦匣,只见里面是一把黑柄银鞘的华丽短刀。刀鞘外还裹着一层织锦,看起来分外贵重。我料想这便是平家时代相传的宝刀无疑,便藏于怀内,将锦匣原样放回,当天便向宗盛请求赐马,连夜奔回主公身边。
追至三井寺后,我将宝刀献给主公,三位入道公果然精神大振,接过宝刀反复摩挲,将其小心地收入怀中,道:“竞,你不愧是我的心腹家臣,万里无一的勇士!且不说你是如何运用智谋,从平家盗出此宝,单是能将这号令天下的武家重宝献于主公的忠义之心,便是万金也难以换来的!有了这把宝刀,不愁我军打不了胜仗!哈哈,平清盛,你的好日子总算到头了,接下来便是我源氏三位赖政的天下了!”
得到宝刀后,三位入道公放弃了撤往奈良的决定,而是在宇治桥附近的平等院内扎营,等待平家大军到来。五月二十三日中午,平家大军三万八千余骑,翻越木幡山,杀奔宇治桥头。三位入道公命人将宇治桥的桥板拆掉,两军隔河相峙,战马嘶鸣,杀声震天。平家见近取不得,便命弓手上前,朝着主公和伊豆守所在的本阵位置放箭。我方的武士五智院但马见状拍马上前,抡起大长刀将乱箭纷纷斩落,待连珠箭稍歇,五智院退回本阵,仅战马非要害处中了一箭,浑身则毫发无伤。平家武士见此景大为惊异,称其为“斩箭但马”。
乱世时代,豪杰辈出。见平家人迟迟不敢进军,众僧兵中走出一人,自报姓名道:“吾乃三井寺堂众净妙房明秀,出家之人,本不该滥开杀戒,然平家欺君罔上作乱朝纲,如今又对皇家贵胄刀剑相向。此等恶行,相信即便神佛也不会坐视不理!我今日便代神佛讨伐尔等逆贼,不服气的尽管上来,较量较量!”语罢挺身持弓,傲然而视。
净妙房是三井寺中有名的神射手,平家武士久闻他箭无虚发,此刻出于忌惮,无人敢率先上前。净妙房连喊三遍,见无人出列应战,便大吼一声发箭如雨,其背负的二十四支黑羽箭,接连射死十二人,伤十一人,只剩最后一支箭时,净妙房甩掉弓箭,脱下鞋袜,赤足踩上宇治桥没有桥板的桁粱,挥舞着大长刀向对面的敌兵冲去。桁粱既滑且窄,下面河水奔流汹涌,瞧一眼都令人目眩。然而净妙房却如履平地一般,连劈带砍,击杀五敌。在砍翻第六人时,大长刀劈中硬甲,从中间一折两段。他随即丢掉大长刀,拔出太刀再战。刀影翻飞,顷刻又毙八人,砍第九人时太刀又折,净妙房竟拔出腰间仅剩的短刀,与敌军近身肉搏!三井寺中竟有本领如此高强的法师,实在是让人钦佩不已。
见净妙房入阵连毙数十人,已立头功,众武士与僧兵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三井寺中还有一名唤作一来的法师,勇力不逊净妙房,此时见净妙房手持短刀与敌众搏击,刀短势穷,不由心急如焚。然而桁粱狭窄,一来法师绕不过净妙房,又无法上前帮忙,情急之下伸手按在净妙房肩上,借力跃起,跳到中间,道声:“借过,净妙房。”便用大长刀与十五名平家武士战在一起,连砍数人,终因寡不敌众,当场战死。净妙房却得以获得喘息之机,负伤撤回。于阵后验伤时,净妙房铠甲上的箭孔刀痕竟多达六十三处,其中洞穿五处,所幸皆无大碍。净妙房自己简单处理了伤口,自知无法再战,便换上僧衣,折弓为杖,口诵佛号,自往奈良去了。众人见状,无不叹服。
↑返回顶部↑
吾爱骥骏如吾影,怜之惜之难分离。
然而马与和歌俱送往平家府上后,平宗盛却不按礼仪回一首返歌,而是叫来家臣同僚,一起观赏“木下”,并且嚣张道:“果然是匹好马,难怪仲纲舍不得,嘿嘿,既然如此,就把它改名为‘仲纲’好了!”说罢,竟命人在马身上烙下“仲纲”二字。凡有客人来请求观赏名马,宗盛那厮便口呼:“将‘仲纲’那畜生拉出来!”如此无礼张狂,真是稀世罕见!而其与小松内大臣又实为血亲兄弟,同胞手足却有如云泥之别,更是让人费解。
此话后来先后传入伊豆守和三位入道公耳中,伊豆守怜马不堪,又身受奇耻大辱,既恨又恼,当即披挂上马,提着弓箭便要前往平家人所在的六波罗府邸讨要说法。三位入道闻之也是勃然变色,但仍旧劝下了仲纲大人:“平家人得意忘形,认为天下人尽可任其践踏,这等屈辱倘若不报,老夫也算是枉活于世了!然而平家今日尚有入道相国主局,对法皇天皇还算恭顺,我们尚无缘由起兵,还是权且隐忍一时,等待时机吧。”
至治承三年年末,入道相国忽然大兴风雨,下令自关白殿14以下、太政大臣、殿上人、公卿等四十三人,悉数停职,紧闭家中;不日后,将原关白殿、太政大臣流放,让自己的子孙顶替位置,填补空缺。到了治承四年,更是幽禁后白河法皇,逼迫高仓天皇退位,立平清盛之女、建礼门院所生之子为帝,是为安德天皇。彼时安德天皇才刚满三岁,政权自然由入道相国一手把持。平清盛贵为国丈,如今又是天皇的外祖父,平家一门更加肆无忌惮,朝中内外,几乎无一不是平家的势力与爪牙;对于政见不合者,轻则远流,重则诛杀。如此外戚专权,无视皇家尊上,肆意妄为之举,不可谓不是骇人听闻了!
三位入道公见时机成熟,便准备拥立后白河法皇第二皇子,时年三十岁的以仁王高仓宫为主公,举旗号召天下起兵,讨伐倒行逆施的平氏一族。不料风声走漏,平家先下手为强,派遣重兵前往王府,搜捕高仓宫。高仓宫在侍卫的掩护下,男扮女装逃出王府,连夜出奔,幸得逃脱。历经艰难跋涉来到三井寺中,受到众僧的款待。三井寺众僧同情高仓宫遭遇,又怨恨平家专权,搅得天下不宁,遂致牒北都山门延历寺、南都奈良兴福寺,请求僧兵支援,共讨平家大逆。延历寺被入道相国小惠收买,闭门不见;南都奈良答应起兵驰援。三井寺内,僧众齐集,与三位入道公召集的兵马合为一处,整军宇治桥附近,准备撤往奈良。
起兵一事由于仓促,故而很多状况思虑不及,主公急往宇治,期间竟忘了派人来通知在下一同撤离。竞虽遭遗落,但报主之心不熄。平宗盛派人来劝降在下,在下假意归降,此后夙夜恭谨,随侍平宗盛,渐渐得到其信任,后又以战马被盗为由,向宗盛请求赐马,作为先锋疾驰三井寺,争取头功。宗盛果然上当,赐我名马“煖廷”,嘱我早立战功。我骑上“煖廷”,藏好妻儿,一把火烧掉家宅,便义无反顾地直奔宇治川而去。
在三井寺中,我赶上大军,得以与主公会合,伊豆守也在其中。我献上胯下所骑“煖廷”,对仲纲大人道:“伊豆守殿的‘木下’虽难以夺回,但我夺来了宗盛的‘煖廷’,现在就进呈给主公。”伊豆守与三位入道公闻言大悦,命人将“煖廷”的马尾和鬃毛剪去,又依样烙上“宗盛”二字,于夜间放归六波罗。真想看看平宗盛那副小人得志的鄙薄嘴脸,见到“煖廷”时会是怎样的表情。
于六波罗诈降期间,竞还另得一宝——非我有意夸功,但此宝相比“煖廷”有过之无不及。相传入道相国早年因重修高野山大塔与严岛神社有功,梦见严岛大明神授予宝刀,醒来后果见一把银色小长刀置于枕边。因此宝刀相佑,平家才得以平步青云,坐拥天下之势。据闻此刀入道相国曾打算传于重盛大人,重盛死后,便只得交由宗盛保管。吾入宗盛府上随侍,一则为伺机替主公雪耻,一则是为了盗出这把宝刀!
自投靠宗盛后,我便时时留意他的起居行动,并主动恳请府内值夜卫尉一职,于夜间留在宗盛卧室外值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连续值守三夜后,我终于发现宗盛在枕中藏有一个锦匣。待无人时,我潜入其中,打开锦匣,只见里面是一把黑柄银鞘的华丽短刀。刀鞘外还裹着一层织锦,看起来分外贵重。我料想这便是平家时代相传的宝刀无疑,便藏于怀内,将锦匣原样放回,当天便向宗盛请求赐马,连夜奔回主公身边。
追至三井寺后,我将宝刀献给主公,三位入道公果然精神大振,接过宝刀反复摩挲,将其小心地收入怀中,道:“竞,你不愧是我的心腹家臣,万里无一的勇士!且不说你是如何运用智谋,从平家盗出此宝,单是能将这号令天下的武家重宝献于主公的忠义之心,便是万金也难以换来的!有了这把宝刀,不愁我军打不了胜仗!哈哈,平清盛,你的好日子总算到头了,接下来便是我源氏三位赖政的天下了!”
得到宝刀后,三位入道公放弃了撤往奈良的决定,而是在宇治桥附近的平等院内扎营,等待平家大军到来。五月二十三日中午,平家大军三万八千余骑,翻越木幡山,杀奔宇治桥头。三位入道公命人将宇治桥的桥板拆掉,两军隔河相峙,战马嘶鸣,杀声震天。平家见近取不得,便命弓手上前,朝着主公和伊豆守所在的本阵位置放箭。我方的武士五智院但马见状拍马上前,抡起大长刀将乱箭纷纷斩落,待连珠箭稍歇,五智院退回本阵,仅战马非要害处中了一箭,浑身则毫发无伤。平家武士见此景大为惊异,称其为“斩箭但马”。
乱世时代,豪杰辈出。见平家人迟迟不敢进军,众僧兵中走出一人,自报姓名道:“吾乃三井寺堂众净妙房明秀,出家之人,本不该滥开杀戒,然平家欺君罔上作乱朝纲,如今又对皇家贵胄刀剑相向。此等恶行,相信即便神佛也不会坐视不理!我今日便代神佛讨伐尔等逆贼,不服气的尽管上来,较量较量!”语罢挺身持弓,傲然而视。
净妙房是三井寺中有名的神射手,平家武士久闻他箭无虚发,此刻出于忌惮,无人敢率先上前。净妙房连喊三遍,见无人出列应战,便大吼一声发箭如雨,其背负的二十四支黑羽箭,接连射死十二人,伤十一人,只剩最后一支箭时,净妙房甩掉弓箭,脱下鞋袜,赤足踩上宇治桥没有桥板的桁粱,挥舞着大长刀向对面的敌兵冲去。桁粱既滑且窄,下面河水奔流汹涌,瞧一眼都令人目眩。然而净妙房却如履平地一般,连劈带砍,击杀五敌。在砍翻第六人时,大长刀劈中硬甲,从中间一折两段。他随即丢掉大长刀,拔出太刀再战。刀影翻飞,顷刻又毙八人,砍第九人时太刀又折,净妙房竟拔出腰间仅剩的短刀,与敌军近身肉搏!三井寺中竟有本领如此高强的法师,实在是让人钦佩不已。
见净妙房入阵连毙数十人,已立头功,众武士与僧兵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三井寺中还有一名唤作一来的法师,勇力不逊净妙房,此时见净妙房手持短刀与敌众搏击,刀短势穷,不由心急如焚。然而桁粱狭窄,一来法师绕不过净妙房,又无法上前帮忙,情急之下伸手按在净妙房肩上,借力跃起,跳到中间,道声:“借过,净妙房。”便用大长刀与十五名平家武士战在一起,连砍数人,终因寡不敌众,当场战死。净妙房却得以获得喘息之机,负伤撤回。于阵后验伤时,净妙房铠甲上的箭孔刀痕竟多达六十三处,其中洞穿五处,所幸皆无大碍。净妙房自己简单处理了伤口,自知无法再战,便换上僧衣,折弓为杖,口诵佛号,自往奈良去了。众人见状,无不叹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