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2 / 2)
“也许她并不愿意见我吧,经过了这么多事,我终究是负了她。”
权洛颖不忍看到她黯然神伤的样子,安慰她说:“或许她是有苦衷呢?”
见她迷茫地抬眼看着自己,她又补充:“你应该这样想,如果她不愿见你,怎么会在照片上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她把自己放在照片里,不就是为了想让你见到她吗?所以我认为,这可能是她给你的一个提示,她想告诉你什么,但是无法宣之于口,所以用了这样的方式。我总感觉,这件事不会就这样轻易结束,终有一天谜底会解开,而你,还会再见到她。”
说出这些话的时候,连权洛颖本人都没有料到,它竟然有应验的一天。
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定数,那天她陪李攸烨一起到枕霞宫散心,午后长公主派人来报,说她正与戚太后在栖霞寺听禅,要她们一起来听。
等她们到了以后,才发现安国侯夫人也在。
安国候夫人年逾四十,笃信佛教,不仅平素吃斋念佛,而且还时常到佛寺听法师讲禅。这次接到同样礼佛的戚太后赴栖霞寺听禅的邀请,于是欣然前来赴约。
也是直到这次见面,长公主才了解到,原来一直避世而居的母亲竟与安国侯夫人是旧相识。这点就连李攸烨都没有料到。
原来,安国侯夫人的父亲是老槐树戚远剑的旧部,因为和戚太后一般大,幼时便被送到戚家来与她一处相伴读书。两人算是一起长大的闺中密友。后来一个嫁给了当朝太子,定居京师,一个嫁给了安国侯府的大公子,迁去了蜀地,从此山高路远,竟二十多年没再见过面。
直到今年,安国侯夫人头一次随夫君进京述职,因为佛缘,两位幼时好友才又聚到了一起,虽然已经二十多年未见,但那种幼时的熟悉感,还是在她们交流时不经意散发出来,一眼就能让人感慨万千。
长公主难得见母亲有这样的故交,心里十分安慰。于是催着李攸烨过来,商量着把安国侯一家迁来京城,也好时常与母亲见面谈心。
谁知戚太后对此却不以为然,反而嗔怪她小题大做:“安国侯府世居蜀地,怎能因为我,就让你兰姨家轻易离了故土,若真如此,不知安家先辈会怎么怪我呢。别说你兰姨不愿意,要我,我也不答应。”
说着拍拍安国侯夫人的手,表明和她一条心的态度。 ↑返回顶部↑
权洛颖不忍看到她黯然神伤的样子,安慰她说:“或许她是有苦衷呢?”
见她迷茫地抬眼看着自己,她又补充:“你应该这样想,如果她不愿见你,怎么会在照片上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她把自己放在照片里,不就是为了想让你见到她吗?所以我认为,这可能是她给你的一个提示,她想告诉你什么,但是无法宣之于口,所以用了这样的方式。我总感觉,这件事不会就这样轻易结束,终有一天谜底会解开,而你,还会再见到她。”
说出这些话的时候,连权洛颖本人都没有料到,它竟然有应验的一天。
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定数,那天她陪李攸烨一起到枕霞宫散心,午后长公主派人来报,说她正与戚太后在栖霞寺听禅,要她们一起来听。
等她们到了以后,才发现安国侯夫人也在。
安国候夫人年逾四十,笃信佛教,不仅平素吃斋念佛,而且还时常到佛寺听法师讲禅。这次接到同样礼佛的戚太后赴栖霞寺听禅的邀请,于是欣然前来赴约。
也是直到这次见面,长公主才了解到,原来一直避世而居的母亲竟与安国侯夫人是旧相识。这点就连李攸烨都没有料到。
原来,安国侯夫人的父亲是老槐树戚远剑的旧部,因为和戚太后一般大,幼时便被送到戚家来与她一处相伴读书。两人算是一起长大的闺中密友。后来一个嫁给了当朝太子,定居京师,一个嫁给了安国侯府的大公子,迁去了蜀地,从此山高路远,竟二十多年没再见过面。
直到今年,安国侯夫人头一次随夫君进京述职,因为佛缘,两位幼时好友才又聚到了一起,虽然已经二十多年未见,但那种幼时的熟悉感,还是在她们交流时不经意散发出来,一眼就能让人感慨万千。
长公主难得见母亲有这样的故交,心里十分安慰。于是催着李攸烨过来,商量着把安国侯一家迁来京城,也好时常与母亲见面谈心。
谁知戚太后对此却不以为然,反而嗔怪她小题大做:“安国侯府世居蜀地,怎能因为我,就让你兰姨家轻易离了故土,若真如此,不知安家先辈会怎么怪我呢。别说你兰姨不愿意,要我,我也不答应。”
说着拍拍安国侯夫人的手,表明和她一条心的态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