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切归于沉静,紧接着,四周一片哀号。

  经济学解读一切

  兵戈满地,沧海横流,杜月笙生于1888年的上海高桥。风雨如晦,去沪怀乡,杜月笙殁于1951年的香港。

  他用64年的人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奇特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每个人都在创建规则,寻找自我。

  杜月笙并非新规则的开创者,而是传统江湖道义的守护者。未完成的教育,迫使他以江湖道义为准绳,引导着自己前行。这个道义的规范,在他青年时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认可,但当全新的规则崛起,争斗,流血,杜月笙所信奉的这套行为准则随即遭到了边缘化。

  支持者称他忠肝义胆、豪侠心肠,憎恨者叱骂他为大流氓、大反动派。其实,这些评价不过是当事人依据自己对世界的认知而给他贴上的标签。但他实际上是个正常的人——一个复杂的人,他终其一生所做的努力,就是拒绝让人这样简化他,也拒绝自己这样简化别人。

  他信奉的规则,是基于人的,说起来简单,但极为复杂。这世上的许多人,其实也都同他一样,生而为人,具有的更多的是既简单又复杂的经济属性,而不是政治属性。

  他成功地用经济属性解读了自己的一生,而一些无力解读经济简单化属性的人,试图寻求政治复杂化的途径,将他简单化。这个过程一度大行其道,但终究,多数人的生命都会跟他一样,在归于沉静之前,回落于简单的经济单元。

  只要去除掉单面的符号或标签,我们就能注意到,杜月笙的行事风格或者思维模式,始终呈现出一种互动态势。简单地说,他始终将任何一个对手视为一个正常人,他能与北洋高官贩鸦片,与军警合谋开赌场,与江湖道称兄道弟,从“76号”捞出军统特工,让日本人把绝对违禁的战略物资出售给他,无论双方之间的关系是敌对还是友善,他所做成的事情总是让人震惊。

  这仅仅是因为,他几乎不相信任何政治阵营,或者说,他仍然沿用旧有的经济法则解读那些政治阵营。

  他并没有看透这个世界,只是他信奉的规则让他始终能把事情做对。事情做对了,他自然成了一个让人尊重的人、一个如愿以偿获得经济自由的人。

  他就是那个特定时代追求自由、获得自由而最终没有失去自由的人。

  对他的评价或者解读,反映出智商的落差与分野。崇尚经济自由的人,能够在他的一生中获得对人生法则的有益解读;反之,则反之。

  事实上,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有杜月笙这样的人。你是喜欢他还是憎恨他,取决于你对这个世界的解读,是经济上的认知多一些,还是政治上的认知多一些。无论你采用何种方式解读,总能获得你最需要的经济自由或者其他什么东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