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芝兰逢珠玉 第81节(1 / 7)
第221章
贾宝玉走丢的事, 比上回丢玉还要严重得多, 可惜如今他们家再不能像上次那样财大气粗地贴出万两白银的悬赏, 弄得满城风雨了,只除了在考场外让人看了场笑话外, 也没弄出多大动静来。李纨、贾兰却是彻底地伤了心,连稻香村也不住了,带着这些年攒的家当和两个忠心的下人租了房子搬了出去。
贾政也是自幼读书, 可惜贾代善临死上书,给他谋了个恩职, 他几十年也没有进位, 心里颇为遗憾, 更是把儿孙科考当成举家头一等的大事对待。听闻得家人在考场喧哗闹事, 气走儿媳长孙, 当下气得两眼发黑,只是见王夫人与宝钗哭作一团,委实可怜, 实在不忍心责怪她们不会约束家人。他平日里虽对宝玉严厉, 似是嫌弃, 其实也是望子成龙, 如今好容易娶了媳妇, 宝玉也开始念书了,他虽不像王夫人那般殷切, 其实心里也是期盼着他能考出个一官半职来的, 谁知……如今家人们四下寻找, 到处托人,可到处都不见宝玉的踪迹。连交好的世家好友也说:“问了官府的人,贵公子这种自己离开的,又不是小孩儿,官府是不会帮着找的。”他也是这个年纪的人了,不免老泪纵横,关起门来对王夫人道:“当日你们说他变好了,知道上进了,开始读书了,我说他就不是喜欢读书的人,你还怪我。如今可好了?他确是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入仕的,不然他逃什么呢?”
王夫人听了更是伤心,只哭着道:“这话你同我说也罢了,可千万别叫宝丫头听见,她年纪轻轻的,自嫁过来,何曾过过一天的好日子,尽心尽力地照顾宝玉,你说宝玉要逃,这个家他就这么待不得吗?要是叫宝丫头听到了,更要多心。”
其实有些事,贾政想不到,她一个做母亲的怎么会想不到呢?宝钗这样贤惠体贴的妻子,谁不夸赞?可其实宝玉心里头住着别人,并不高兴她一手促成的这“金玉良缘”,若非当时他丢了通灵宝玉,整个人病得痴了,凤姐再提出了那个“掉包计”,这桩婚事也不见得能成。宝钗过门也一年了,迟迟未听闻好消息,她心里着急,贾政也赏了自己早就看好的玉钏儿给宝玉,宝钗呢,也不是像凤姐那样善妒的人,还把自己的陪嫁莺儿也给了宝玉,结果三个如花似玉的妻妾,宝玉行房的次数都有限,王夫人心里是不可谓不失望的。但想到宝玉自己住是为了念书,也就罢了。可现在,宝玉在下场考试前不知所踪,她这个做母亲的,哪里会想不到呢。
原以为那些小儿女的情思,不过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只要宝玉成了婚,妻子温柔娇媚,自然也就不记得了。哪里料得到她这些年来的苦心经营,竟只经营出这么个结果,如何能不心痛欲绝呢?
贾政见她哭得越发伤心,也叹了口气,低声道:“你说得对,宝丫头是个好的,她这些年为了宝玉,受了不少委屈,宝玉能找回来最好,要是他不愿意回来,咱们也不必勉强宝丫头。到底是你亲外甥女,别害了人家。”
王夫人听他这口气,竟是宝玉再不会回来的意思,忙道:“怎么可能呢?他不过是怨我逼他读书考功名,同我怄气,又缺考,怕老爷责罚他,不敢回来罢了!再过几天,他想明白了,可不就回来了?”心里到底是存了希望的,更别提让宝钗改嫁之类的话了。
贾政看着她的模样,忍不住问:“那宝玉回来了,还是不读书,不考功名,坐山吃空的,太太还爱他如宝似玉么?”
王夫人被这么一问,立刻怔住了。她这些年来疼爱宝玉,把人生全部的希望都压在了宝玉身上,一来是因为贾珠早逝,宝玉来之不易,自然更疼爱些,二来就是相信宝玉会有大造化。老天爷给了他那块玉,怎么会就只是让他在女儿间打转,游戏人生?一直靠着这个信念,她才挺过了抄家的大变故,强撑着没有倒下去。可是现如今,宝玉用实际行动告诉她,他是真的对功名利禄抵触得很,这辈子不可能踏足的。若是家里还是旧时的光景,倒也罢了,现在家里这情形,他就是回来了,坐山吃空,又哪里有老本给他吃?他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要做何营生?还有宝钗,她虽一向乖巧懂事,可也是个心气高的,能忍受一个碌碌无为的丈夫吗?
贾政见她无话可说,叹了口气,道:“你一个做母亲的,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都不能接受,就不必勉强别人了。宝玉自然是要找的,但家里如今也撑不起多少人力物力去找了。当初竭尽全力找那块玉,不也无功而返么?我琢磨着,兴许宝玉真的有些缘法,借咱们家来世间走一遭罢了。”
一直到放榜,宝玉还是没有消息。王夫人一直怀抱的“他只是跟家里人怄气,不想考试做官,等气消了就会回来”的希望也破灭了,守城的卫兵、京里的客栈、能住人的破庙田舍,甚至蒋玉菡袭人两口子家,他们能问的都问过,可是天下这么大,要找一个一心离开的人,哪儿那么容易呢?宝钗也不知是死心还是豁达了,如今也看不出什么情绪,还让屋里的人要是不想守的,尽可早日离去,别耽误了前程。玉钏儿原就因她姐姐的事,对宝玉心里有怨,只是天性纯良,知道感恩,不是那种会卷着主人家财产跑路的下人,贾政点名道姓要她给宝玉做小,她妈妈又劝,说宝二爷将来会有大出息,她不忍叫妈妈失望,才跟了宝玉。宝玉因金钏儿的事,对她一向歉疚,并不曾做什么,她还是清清白白的一个人,宝钗又开了口,她也心知自己在宝钗房里并不得人心,便含泪辞别了。王夫人还记挂着她姐姐的事,也没有拦她,叫她拿上这些年攒下的体己,出去配人了。
只剩下宝钗带着莺儿,听闻贾兰中了进士第一百三十名,也不知是喜是悲,良久才道:“大嫂子也算是苦尽甘来了,家里后继有人,老爷、太太也可安心了。”她没有提到自己,贾兰也只是考中了进士,将来做官做得大了,诰命封自己的妻子、母亲、祖母,可没有恩泽婶子的道理,况这么些年来,家里人的目光都在宝玉身上,李纨上次不肯出钱营救巧姐儿、这次因家人迁怒贾兰而爆发,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别说她这个婶子了,只怕王夫人这个亲祖母,都不一定能收到贾兰多少好处。想不到她到头来,还是要依附着之前都没有另眼看过的一个小孩子过活。妈妈与姨妈这几年来苦心经营这一场,到底是为了什么?
莺儿倒是还安慰她:“二奶奶,到了这田地,咱们也不希求别的了。兰哥儿考中了,自然是有好处的,便是为了一个‘孝’字,他也不会放着咱们这儿不管。往后吃穿用度上,尽可宽裕些。况且二爷说不准还回来呢。他从小娇生惯养的,何曾吃过一天苦,在外头哪里过得下去,没几天就要回来的。”
这话她自己都不信。宝玉是去考试的,身上除了那三天的换洗衣裳和吃食外,什么都没带,他要是在外头过不下去,早就回来了,还能拖到现在?不过宝钗知道莺儿也是为了自己高兴才这么说,勉强笑道:“你说得是。”又问,“给兰哥儿的贺礼准备好了吗?”
↑返回顶部↑
贾宝玉走丢的事, 比上回丢玉还要严重得多, 可惜如今他们家再不能像上次那样财大气粗地贴出万两白银的悬赏, 弄得满城风雨了,只除了在考场外让人看了场笑话外, 也没弄出多大动静来。李纨、贾兰却是彻底地伤了心,连稻香村也不住了,带着这些年攒的家当和两个忠心的下人租了房子搬了出去。
贾政也是自幼读书, 可惜贾代善临死上书,给他谋了个恩职, 他几十年也没有进位, 心里颇为遗憾, 更是把儿孙科考当成举家头一等的大事对待。听闻得家人在考场喧哗闹事, 气走儿媳长孙, 当下气得两眼发黑,只是见王夫人与宝钗哭作一团,委实可怜, 实在不忍心责怪她们不会约束家人。他平日里虽对宝玉严厉, 似是嫌弃, 其实也是望子成龙, 如今好容易娶了媳妇, 宝玉也开始念书了,他虽不像王夫人那般殷切, 其实心里也是期盼着他能考出个一官半职来的, 谁知……如今家人们四下寻找, 到处托人,可到处都不见宝玉的踪迹。连交好的世家好友也说:“问了官府的人,贵公子这种自己离开的,又不是小孩儿,官府是不会帮着找的。”他也是这个年纪的人了,不免老泪纵横,关起门来对王夫人道:“当日你们说他变好了,知道上进了,开始读书了,我说他就不是喜欢读书的人,你还怪我。如今可好了?他确是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入仕的,不然他逃什么呢?”
王夫人听了更是伤心,只哭着道:“这话你同我说也罢了,可千万别叫宝丫头听见,她年纪轻轻的,自嫁过来,何曾过过一天的好日子,尽心尽力地照顾宝玉,你说宝玉要逃,这个家他就这么待不得吗?要是叫宝丫头听到了,更要多心。”
其实有些事,贾政想不到,她一个做母亲的怎么会想不到呢?宝钗这样贤惠体贴的妻子,谁不夸赞?可其实宝玉心里头住着别人,并不高兴她一手促成的这“金玉良缘”,若非当时他丢了通灵宝玉,整个人病得痴了,凤姐再提出了那个“掉包计”,这桩婚事也不见得能成。宝钗过门也一年了,迟迟未听闻好消息,她心里着急,贾政也赏了自己早就看好的玉钏儿给宝玉,宝钗呢,也不是像凤姐那样善妒的人,还把自己的陪嫁莺儿也给了宝玉,结果三个如花似玉的妻妾,宝玉行房的次数都有限,王夫人心里是不可谓不失望的。但想到宝玉自己住是为了念书,也就罢了。可现在,宝玉在下场考试前不知所踪,她这个做母亲的,哪里会想不到呢。
原以为那些小儿女的情思,不过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只要宝玉成了婚,妻子温柔娇媚,自然也就不记得了。哪里料得到她这些年来的苦心经营,竟只经营出这么个结果,如何能不心痛欲绝呢?
贾政见她哭得越发伤心,也叹了口气,低声道:“你说得对,宝丫头是个好的,她这些年为了宝玉,受了不少委屈,宝玉能找回来最好,要是他不愿意回来,咱们也不必勉强宝丫头。到底是你亲外甥女,别害了人家。”
王夫人听他这口气,竟是宝玉再不会回来的意思,忙道:“怎么可能呢?他不过是怨我逼他读书考功名,同我怄气,又缺考,怕老爷责罚他,不敢回来罢了!再过几天,他想明白了,可不就回来了?”心里到底是存了希望的,更别提让宝钗改嫁之类的话了。
贾政看着她的模样,忍不住问:“那宝玉回来了,还是不读书,不考功名,坐山吃空的,太太还爱他如宝似玉么?”
王夫人被这么一问,立刻怔住了。她这些年来疼爱宝玉,把人生全部的希望都压在了宝玉身上,一来是因为贾珠早逝,宝玉来之不易,自然更疼爱些,二来就是相信宝玉会有大造化。老天爷给了他那块玉,怎么会就只是让他在女儿间打转,游戏人生?一直靠着这个信念,她才挺过了抄家的大变故,强撑着没有倒下去。可是现如今,宝玉用实际行动告诉她,他是真的对功名利禄抵触得很,这辈子不可能踏足的。若是家里还是旧时的光景,倒也罢了,现在家里这情形,他就是回来了,坐山吃空,又哪里有老本给他吃?他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要做何营生?还有宝钗,她虽一向乖巧懂事,可也是个心气高的,能忍受一个碌碌无为的丈夫吗?
贾政见她无话可说,叹了口气,道:“你一个做母亲的,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都不能接受,就不必勉强别人了。宝玉自然是要找的,但家里如今也撑不起多少人力物力去找了。当初竭尽全力找那块玉,不也无功而返么?我琢磨着,兴许宝玉真的有些缘法,借咱们家来世间走一遭罢了。”
一直到放榜,宝玉还是没有消息。王夫人一直怀抱的“他只是跟家里人怄气,不想考试做官,等气消了就会回来”的希望也破灭了,守城的卫兵、京里的客栈、能住人的破庙田舍,甚至蒋玉菡袭人两口子家,他们能问的都问过,可是天下这么大,要找一个一心离开的人,哪儿那么容易呢?宝钗也不知是死心还是豁达了,如今也看不出什么情绪,还让屋里的人要是不想守的,尽可早日离去,别耽误了前程。玉钏儿原就因她姐姐的事,对宝玉心里有怨,只是天性纯良,知道感恩,不是那种会卷着主人家财产跑路的下人,贾政点名道姓要她给宝玉做小,她妈妈又劝,说宝二爷将来会有大出息,她不忍叫妈妈失望,才跟了宝玉。宝玉因金钏儿的事,对她一向歉疚,并不曾做什么,她还是清清白白的一个人,宝钗又开了口,她也心知自己在宝钗房里并不得人心,便含泪辞别了。王夫人还记挂着她姐姐的事,也没有拦她,叫她拿上这些年攒下的体己,出去配人了。
只剩下宝钗带着莺儿,听闻贾兰中了进士第一百三十名,也不知是喜是悲,良久才道:“大嫂子也算是苦尽甘来了,家里后继有人,老爷、太太也可安心了。”她没有提到自己,贾兰也只是考中了进士,将来做官做得大了,诰命封自己的妻子、母亲、祖母,可没有恩泽婶子的道理,况这么些年来,家里人的目光都在宝玉身上,李纨上次不肯出钱营救巧姐儿、这次因家人迁怒贾兰而爆发,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别说她这个婶子了,只怕王夫人这个亲祖母,都不一定能收到贾兰多少好处。想不到她到头来,还是要依附着之前都没有另眼看过的一个小孩子过活。妈妈与姨妈这几年来苦心经营这一场,到底是为了什么?
莺儿倒是还安慰她:“二奶奶,到了这田地,咱们也不希求别的了。兰哥儿考中了,自然是有好处的,便是为了一个‘孝’字,他也不会放着咱们这儿不管。往后吃穿用度上,尽可宽裕些。况且二爷说不准还回来呢。他从小娇生惯养的,何曾吃过一天苦,在外头哪里过得下去,没几天就要回来的。”
这话她自己都不信。宝玉是去考试的,身上除了那三天的换洗衣裳和吃食外,什么都没带,他要是在外头过不下去,早就回来了,还能拖到现在?不过宝钗知道莺儿也是为了自己高兴才这么说,勉强笑道:“你说得是。”又问,“给兰哥儿的贺礼准备好了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