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1 / 1)
英国同样也对汉志的未来感到担忧。他们早在1915年就与伊本·沙特签订了正式条约,而与哈希姆家族只是战时同盟,一旦战争结束,盟友关系也随之终结。除非这位年迈的汉志之王能与英国签署条约,否则英国将无法律基础保护其在汉志的控制权。然而,要想让侯赛因国王签约,他们首先得让他接受圣雷莫的战后协议。于是,1921年夏,T. E. 劳伦斯接到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前去与侯赛因国王谈判,希望汉志能与英国缔结条约。
当劳伦斯与侯赛因国王见面时,英国已经开始弥补亨利·麦克马洪爵士当初未能兑现的诺言。1921年3月,时任殖民地大臣的温斯顿·丘吉尔在开罗秘密召开会议,商议英国在新中东各片托管地的未来该何去何从。那次会议上,英国政要同意扶持侯赛因国王的儿子费塞尔为伊拉克国王,另一位儿子阿卜杜拉为外约旦的统治者(当时外约旦还未确定边界,直到1923年才与巴勒斯坦分离)。如此一来,哈希姆家族将分到除巴勒斯坦以外英国在中东所有的托管地。虽然这样的安排与麦克马洪的战时承诺仍有出入,但丘吉尔已可谓尽心尽力。
1921年7月至9月期间,劳伦斯一直在努力调和侯赛因国王与英国在战后中东的格局,但终未见成效。侯赛因的抱负绝不止汉志一隅,也拒绝将叙利亚和黎巴嫩从其他阿拉伯土地中拆分出来交给法国托管。尽管自己的儿子会在名义上成为伊拉克和外约旦国王,但他还是不能接受英国将这两片区域收为托管地。另外,他还拒绝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如此一来,侯赛因国王不能接受英国战后协议中的任何一条,因此英国与汉志之间已无可能达成协议。于是,劳伦斯只好两手空空地返回伦敦。
1923年,伊本·沙特准备起兵攻打红海沿岸诸省。借此机会,英国做了最后一次努力,提出以提供保护为条件换取协议,但仍遭到侯赛因国王的拒绝。1924年10月6日,侯赛因国王将王位让给大儿子阿里,自己开始流亡生涯。1925年,沙特人征服汉志,阿里国王的统治也就此结束。和之前的奥斯曼军一样,哈希姆部队也在麦地那做了最后一搏,才于1925年12月交出这座圣城。此时,距法赫里帕夏投降已将近7年。
最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奥斯曼帝国战线的重要性远超当代人的想象。协约国战争策划者们原本以为能在短期内击败实力较弱的奥斯曼帝国,从而促使同盟国早日投降。然而,他们发现自己反被卷入一系列持续到战争末期的战役:在高加索和波斯的战斗,强行通过达达尼尔海峡失败,遭到逆袭的美索不达米亚战役,还有在西奈半岛、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地区的漫长作战,分散了西线主战场的几十万兵力和战略物资。奥斯曼帝国这条战线非但没有加快战争结束,相反延长了战争。
协约国在中东的多数行动都是出于对圣战的惧怕。然而,这种担忧后来被证明是多余。对奥斯曼帝国苏丹以哈里发身份发起的呼吁,殖民地穆斯林置若罔闻,但欧洲列强仍然担心土耳其若赢得重大胜利,将会在印度和北非殖民地中掀起致命的伊斯兰起义。讽刺的是,这种担忧令协约国对哈里发号召的反应程度比穆斯林受众还要大。甚至在一个世纪后的今天,西方世界仍然相信穆斯林有可能同仇敌忾,做出狂热的举动。正如2001年9月11日“打击恐怖主义战争”所表现的那样,西方政治家对圣战的态度仍与1914年至1918年间战争策划者们的观点不无相似。
第一次世界大战本身对塑造现代中东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随着奥斯曼帝国的灭亡,欧洲列强取代土耳其统治这片地区。四个世纪以来,中东一直团结在以奥斯曼穆斯林为首的多民族帝国周围。如今,阿拉伯土地被划分成数个新兴国家,接受英法两国的管治。另一些国家—比如土耳其、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在自己划定的领土范围内实现了独立。但除此之外,欧洲列强按照战后协议,对中东大多数国家的疆域和政府体系都做出硬性规定。
整个一战中,协约国一直针对奥斯曼帝国的战后分治方案进行激烈的谈判。回头看来,每一个分治协议只在其特定的战时背景下才有意义:1915年《君士坦丁堡协定》的背景是协约国期待尽快攻占伊斯坦布尔;1915年至1916年的“侯赛因—麦克马洪通信”是由于英国亟需与穆斯林达成联盟,共同对抗奥斯曼帝国的圣战;1917年《贝尔福宣言》正值英国试图修改《赛克斯—皮克特协定》来确保自身在巴勒斯坦的统治。这些只在战争时期才说得通的古怪协定,不过是为了帮助英法两国扩张殖民势力。人们不免猜测,倘若当时欧洲各国有意建立一个稳定的中东,它们便该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划定边界。
战后协定划下的边界格外持久,但由于这种划分而引起的冲突也一直如影随形。战后,库尔德人散布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各国。过去一个世纪以来,他们一直在跟相应的国家当局作斗争,以获取文化和政治权利。1920年由法国推动建国的黎巴嫩,一开始是基督教国家,但经历一连串的内战之后,其政治机构无法跟上人口变迁,穆斯林的数量开始超过基督徒。由于叙利亚的许多民族主义者始终认为黎巴嫩是叙利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对黎巴嫩独立建国一事一直耿耿于怀。这也导致了叙利亚后来出兵参与1976年的黎巴嫩内战,并在随后将近30年的时间里一直占领该国。伊拉克尽管坐拥丰富的自然和人力资源,但它在战后划定的边界内从未得到过安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伊拉克发生政变,并与英国产生了冲突;1958年爆发革命;1980年至1988年深陷两伊战争;自萨达姆·侯赛因于1991年入侵科威特后便战争不断;2003年,美国又入侵伊拉克,颠覆了侯赛因政权。 ↑返回顶部↑
当劳伦斯与侯赛因国王见面时,英国已经开始弥补亨利·麦克马洪爵士当初未能兑现的诺言。1921年3月,时任殖民地大臣的温斯顿·丘吉尔在开罗秘密召开会议,商议英国在新中东各片托管地的未来该何去何从。那次会议上,英国政要同意扶持侯赛因国王的儿子费塞尔为伊拉克国王,另一位儿子阿卜杜拉为外约旦的统治者(当时外约旦还未确定边界,直到1923年才与巴勒斯坦分离)。如此一来,哈希姆家族将分到除巴勒斯坦以外英国在中东所有的托管地。虽然这样的安排与麦克马洪的战时承诺仍有出入,但丘吉尔已可谓尽心尽力。
1921年7月至9月期间,劳伦斯一直在努力调和侯赛因国王与英国在战后中东的格局,但终未见成效。侯赛因的抱负绝不止汉志一隅,也拒绝将叙利亚和黎巴嫩从其他阿拉伯土地中拆分出来交给法国托管。尽管自己的儿子会在名义上成为伊拉克和外约旦国王,但他还是不能接受英国将这两片区域收为托管地。另外,他还拒绝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如此一来,侯赛因国王不能接受英国战后协议中的任何一条,因此英国与汉志之间已无可能达成协议。于是,劳伦斯只好两手空空地返回伦敦。
1923年,伊本·沙特准备起兵攻打红海沿岸诸省。借此机会,英国做了最后一次努力,提出以提供保护为条件换取协议,但仍遭到侯赛因国王的拒绝。1924年10月6日,侯赛因国王将王位让给大儿子阿里,自己开始流亡生涯。1925年,沙特人征服汉志,阿里国王的统治也就此结束。和之前的奥斯曼军一样,哈希姆部队也在麦地那做了最后一搏,才于1925年12月交出这座圣城。此时,距法赫里帕夏投降已将近7年。
最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奥斯曼帝国战线的重要性远超当代人的想象。协约国战争策划者们原本以为能在短期内击败实力较弱的奥斯曼帝国,从而促使同盟国早日投降。然而,他们发现自己反被卷入一系列持续到战争末期的战役:在高加索和波斯的战斗,强行通过达达尼尔海峡失败,遭到逆袭的美索不达米亚战役,还有在西奈半岛、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地区的漫长作战,分散了西线主战场的几十万兵力和战略物资。奥斯曼帝国这条战线非但没有加快战争结束,相反延长了战争。
协约国在中东的多数行动都是出于对圣战的惧怕。然而,这种担忧后来被证明是多余。对奥斯曼帝国苏丹以哈里发身份发起的呼吁,殖民地穆斯林置若罔闻,但欧洲列强仍然担心土耳其若赢得重大胜利,将会在印度和北非殖民地中掀起致命的伊斯兰起义。讽刺的是,这种担忧令协约国对哈里发号召的反应程度比穆斯林受众还要大。甚至在一个世纪后的今天,西方世界仍然相信穆斯林有可能同仇敌忾,做出狂热的举动。正如2001年9月11日“打击恐怖主义战争”所表现的那样,西方政治家对圣战的态度仍与1914年至1918年间战争策划者们的观点不无相似。
第一次世界大战本身对塑造现代中东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随着奥斯曼帝国的灭亡,欧洲列强取代土耳其统治这片地区。四个世纪以来,中东一直团结在以奥斯曼穆斯林为首的多民族帝国周围。如今,阿拉伯土地被划分成数个新兴国家,接受英法两国的管治。另一些国家—比如土耳其、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在自己划定的领土范围内实现了独立。但除此之外,欧洲列强按照战后协议,对中东大多数国家的疆域和政府体系都做出硬性规定。
整个一战中,协约国一直针对奥斯曼帝国的战后分治方案进行激烈的谈判。回头看来,每一个分治协议只在其特定的战时背景下才有意义:1915年《君士坦丁堡协定》的背景是协约国期待尽快攻占伊斯坦布尔;1915年至1916年的“侯赛因—麦克马洪通信”是由于英国亟需与穆斯林达成联盟,共同对抗奥斯曼帝国的圣战;1917年《贝尔福宣言》正值英国试图修改《赛克斯—皮克特协定》来确保自身在巴勒斯坦的统治。这些只在战争时期才说得通的古怪协定,不过是为了帮助英法两国扩张殖民势力。人们不免猜测,倘若当时欧洲各国有意建立一个稳定的中东,它们便该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划定边界。
战后协定划下的边界格外持久,但由于这种划分而引起的冲突也一直如影随形。战后,库尔德人散布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各国。过去一个世纪以来,他们一直在跟相应的国家当局作斗争,以获取文化和政治权利。1920年由法国推动建国的黎巴嫩,一开始是基督教国家,但经历一连串的内战之后,其政治机构无法跟上人口变迁,穆斯林的数量开始超过基督徒。由于叙利亚的许多民族主义者始终认为黎巴嫩是叙利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对黎巴嫩独立建国一事一直耿耿于怀。这也导致了叙利亚后来出兵参与1976年的黎巴嫩内战,并在随后将近30年的时间里一直占领该国。伊拉克尽管坐拥丰富的自然和人力资源,但它在战后划定的边界内从未得到过安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伊拉克发生政变,并与英国产生了冲突;1958年爆发革命;1980年至1988年深陷两伊战争;自萨达姆·侯赛因于1991年入侵科威特后便战争不断;2003年,美国又入侵伊拉克,颠覆了侯赛因政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