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1 / 1)
谢里夫纳希尔从一开始便投身哈希姆家族起义事业,现代表自称阿拉伯国王的麦加谢里夫侯赛因入主大马士革。与他同行的还有两位极具影响力的贝都因酋长—奥达·阿布·塔伊和努里·沙兰,他们带领约1500名贝都因士兵支持费塞尔的战事。大马士革民众将哈希姆部队看做解放者,走上街头欢迎他们的到来。不过,当地的商家却担心自己要遭殃。事实也正如他们所担心的,贝都因人进城后不久便开始四处劫掠。英军和其他协约国部队紧接着也进入解放了的大马士革。兴高采烈的人群将奥斯曼军的撤退看做这场漫长恶战的终结,如此情感也将占领军感染。[35]
接下来的两天里,艾伦比抵达大马士革,埃米尔费塞尔也于10月3日到达,期间整座城市一直沉浸在欢庆的气氛之中。在阿拉伯起义中被派去支援T. E. 劳伦斯的英国军官休伯特·扬,开着一辆利曼·冯·桑德斯遗弃在大马士革的红色大奔驰,前来与费塞尔见面。他看见费塞尔这位阿拉伯王子“骑马走在一大队骑手前面”,“穿过狭窄的街道,街上挤满热情洋溢的大马士革人”。休伯特提出要载费塞尔去市中心,但费塞尔拒绝了,他宁愿骑阿拉伯战马,而不是坐德国豪车进入大马士革。
费塞尔骑马径直朝维多利亚旅馆走去,在那里他与艾伦比将军举行了历史性的首次会面。这本该是欢庆的时刻,却被分治的政治话题蒙上一层阴影。借此机会,艾伦比在劳伦斯的翻译下,向埃米尔费塞尔告知新的管治安排。根据《贝尔福宣言》,阿拉伯政府对巴勒斯坦并不享有控制权。为遵从《赛克斯—皮克特协定》给予法国的利益,阿拉伯政府应将黎巴嫩交由法国管理。遵照法国意愿,费塞尔要确保谢里夫的旗帜从贝鲁特的公共建筑上撤下。最后,只要战争仍在持续,艾伦比就对协约国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享有最高统治权。[36]
结束了与艾伦比的会面后,费塞尔移步前往市政大厅接受大马士革公众的欢迎。但与艾伦比见面后再被拥戴为大马士革的解放者,不知道费塞尔对此会作何感想。
余下的这个月里,英军对奥斯曼军穷追猛打,占领叙利亚和黎巴嫩的所有重要城市。自9月19日英军开始行动后,奥斯曼军从未成功筑起防线阻挡敌军前进的脚步。10月26日阿勒颇的陷落标志着战役结束,英军至此实现了所有战略目标。奥斯曼军在叙利亚的军队被摧毁后,帝国将被迫退出一战。协约国以极其微小的代价—5666人阵亡、受伤或失踪—完成了这一目标。土耳其人的死伤情况并无官方记载,但据英军称,他们俘获了7.5万名战俘。[37]
随着奥斯曼军在叙利亚失利,同盟国也最终覆灭。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协约国阵营。1917年7月1日,希腊对同盟国宣战。8月,中国也向同盟国宣战。南美诸国不是对德宣战,就是与其断交。不过,美国远征军的加入才真正让协约国彻底扭转乾坤。在对德宣战18个月后,美军规模从原先的10万人激增至400万,其中200万士兵被派到海外作战。而另一边,德国及其盟友经历了四年的血雨腥风,再无多余兵力和物力来迎接美国的挑战。
保加利亚第一个宣布战败,1918年9月30日在萨洛尼卡与法军指挥官达成停战协议。保加利亚的投降使土耳其和德国之间交通中断,令支撑奥斯曼军战事至今的德国武器和补给无法运抵帝国境内。德国的末日也就在眼前。协约国部队在西线取得一连串胜利,迫使德军节节败退。当听闻德国向时任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表态,希望他能在德国与英法两国之间斡旋时,青年土耳其党人知道他们除了同样求和,已别无选择。
在伊斯坦布尔,奥斯曼政府陷入一片混乱。以塔拉特帕夏为首的联合派内阁于10月8日集体辞职。大维齐尔塔拉特、战争大臣恩维尔,以及前叙利亚最高指挥官兼海军大臣杰马勒—这三大执政巨头对奥斯曼帝国的战时决策负有共同责任。若由此三人前去与战胜的协约国展开谈判,只会让事态更为复杂。整整一星期,奥斯曼帝国处于无政府状态,找不到一位德高望重的政治家带领帝国上下宣布投降。最终,曾指挥奥斯曼高加索军的艾哈迈德·伊泽特帕夏同意组建新政府,签署和约。
新政府派出级别最高的战俘前去与英国协商停战事宜。查尔斯·汤申德将军,曾任库特阿马拉英军指挥官的他在围困结束后,一直在马尔马拉海王子群岛上的一处别墅里安度余下的战争时光。由于接受了奥斯曼军的优待—尤其是考虑到其他库特幸存者的悲惨遭遇—汤申德一度威名扫地。现在,他被派往莱斯沃斯岛,传达奥斯曼帝国退出战争的决定。[38]
英国地中海分舰队指挥官,萨默赛特·高夫—考尔索普上将,邀请奥斯曼帝国代表团前往利姆诺斯岛接受停战条款。选择这个地点实在是往奥斯曼帝国的伤口上撒盐:该岛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割让给希腊,加里波利战役期间,岛上的穆兹罗斯港还曾被英国用作军事基地。经过四天的谈判,英国和奥斯曼帝国代表终于敲定了停战条款。10月30日,双方在经历过加里波利战役、伤痕累累的“阿伽门农”号上签订了停战协议。
停战条款本身并不苛刻。考尔索普上将只负责确保奥斯曼帝国完全投降,更为严苛的和约条款则留给政治人士去拟定。根据双方达成的停战协议,奥斯曼帝国应对协约国舰队开放海峡,在密布水雷的海域清扫出一条安全通道,并将达达尼尔海峡的各个要塞交由协约国控制。奥斯曼帝国士兵即刻全部复员,所有海军船只交给英法两国。交通通讯网络,包括铁轨、电报及无线电设施都将由协约国负责监督。德国和奥地利部队有一个月时间撤出奥斯曼帝国领土。之前被俘获的协约国人员以及任何被关押的亚美尼亚人都应运至伊斯坦布尔,“无条件交给”协约国,但奥斯曼战俘将继续被协约国关押。[39] ↑返回顶部↑
接下来的两天里,艾伦比抵达大马士革,埃米尔费塞尔也于10月3日到达,期间整座城市一直沉浸在欢庆的气氛之中。在阿拉伯起义中被派去支援T. E. 劳伦斯的英国军官休伯特·扬,开着一辆利曼·冯·桑德斯遗弃在大马士革的红色大奔驰,前来与费塞尔见面。他看见费塞尔这位阿拉伯王子“骑马走在一大队骑手前面”,“穿过狭窄的街道,街上挤满热情洋溢的大马士革人”。休伯特提出要载费塞尔去市中心,但费塞尔拒绝了,他宁愿骑阿拉伯战马,而不是坐德国豪车进入大马士革。
费塞尔骑马径直朝维多利亚旅馆走去,在那里他与艾伦比将军举行了历史性的首次会面。这本该是欢庆的时刻,却被分治的政治话题蒙上一层阴影。借此机会,艾伦比在劳伦斯的翻译下,向埃米尔费塞尔告知新的管治安排。根据《贝尔福宣言》,阿拉伯政府对巴勒斯坦并不享有控制权。为遵从《赛克斯—皮克特协定》给予法国的利益,阿拉伯政府应将黎巴嫩交由法国管理。遵照法国意愿,费塞尔要确保谢里夫的旗帜从贝鲁特的公共建筑上撤下。最后,只要战争仍在持续,艾伦比就对协约国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享有最高统治权。[36]
结束了与艾伦比的会面后,费塞尔移步前往市政大厅接受大马士革公众的欢迎。但与艾伦比见面后再被拥戴为大马士革的解放者,不知道费塞尔对此会作何感想。
余下的这个月里,英军对奥斯曼军穷追猛打,占领叙利亚和黎巴嫩的所有重要城市。自9月19日英军开始行动后,奥斯曼军从未成功筑起防线阻挡敌军前进的脚步。10月26日阿勒颇的陷落标志着战役结束,英军至此实现了所有战略目标。奥斯曼军在叙利亚的军队被摧毁后,帝国将被迫退出一战。协约国以极其微小的代价—5666人阵亡、受伤或失踪—完成了这一目标。土耳其人的死伤情况并无官方记载,但据英军称,他们俘获了7.5万名战俘。[37]
随着奥斯曼军在叙利亚失利,同盟国也最终覆灭。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协约国阵营。1917年7月1日,希腊对同盟国宣战。8月,中国也向同盟国宣战。南美诸国不是对德宣战,就是与其断交。不过,美国远征军的加入才真正让协约国彻底扭转乾坤。在对德宣战18个月后,美军规模从原先的10万人激增至400万,其中200万士兵被派到海外作战。而另一边,德国及其盟友经历了四年的血雨腥风,再无多余兵力和物力来迎接美国的挑战。
保加利亚第一个宣布战败,1918年9月30日在萨洛尼卡与法军指挥官达成停战协议。保加利亚的投降使土耳其和德国之间交通中断,令支撑奥斯曼军战事至今的德国武器和补给无法运抵帝国境内。德国的末日也就在眼前。协约国部队在西线取得一连串胜利,迫使德军节节败退。当听闻德国向时任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表态,希望他能在德国与英法两国之间斡旋时,青年土耳其党人知道他们除了同样求和,已别无选择。
在伊斯坦布尔,奥斯曼政府陷入一片混乱。以塔拉特帕夏为首的联合派内阁于10月8日集体辞职。大维齐尔塔拉特、战争大臣恩维尔,以及前叙利亚最高指挥官兼海军大臣杰马勒—这三大执政巨头对奥斯曼帝国的战时决策负有共同责任。若由此三人前去与战胜的协约国展开谈判,只会让事态更为复杂。整整一星期,奥斯曼帝国处于无政府状态,找不到一位德高望重的政治家带领帝国上下宣布投降。最终,曾指挥奥斯曼高加索军的艾哈迈德·伊泽特帕夏同意组建新政府,签署和约。
新政府派出级别最高的战俘前去与英国协商停战事宜。查尔斯·汤申德将军,曾任库特阿马拉英军指挥官的他在围困结束后,一直在马尔马拉海王子群岛上的一处别墅里安度余下的战争时光。由于接受了奥斯曼军的优待—尤其是考虑到其他库特幸存者的悲惨遭遇—汤申德一度威名扫地。现在,他被派往莱斯沃斯岛,传达奥斯曼帝国退出战争的决定。[38]
英国地中海分舰队指挥官,萨默赛特·高夫—考尔索普上将,邀请奥斯曼帝国代表团前往利姆诺斯岛接受停战条款。选择这个地点实在是往奥斯曼帝国的伤口上撒盐:该岛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割让给希腊,加里波利战役期间,岛上的穆兹罗斯港还曾被英国用作军事基地。经过四天的谈判,英国和奥斯曼帝国代表终于敲定了停战条款。10月30日,双方在经历过加里波利战役、伤痕累累的“阿伽门农”号上签订了停战协议。
停战条款本身并不苛刻。考尔索普上将只负责确保奥斯曼帝国完全投降,更为严苛的和约条款则留给政治人士去拟定。根据双方达成的停战协议,奥斯曼帝国应对协约国舰队开放海峡,在密布水雷的海域清扫出一条安全通道,并将达达尼尔海峡的各个要塞交由协约国控制。奥斯曼帝国士兵即刻全部复员,所有海军船只交给英法两国。交通通讯网络,包括铁轨、电报及无线电设施都将由协约国负责监督。德国和奥地利部队有一个月时间撤出奥斯曼帝国领土。之前被俘获的协约国人员以及任何被关押的亚美尼亚人都应运至伊斯坦布尔,“无条件交给”协约国,但奥斯曼战俘将继续被协约国关押。[3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