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1 / 1)
指挥官不断调动所引起的混乱,直接影响到印军集结的速度和作用。有一个旅在瓦弄干等了近一个星期,没有接到任何命令;因为A.S.帕塔尼亚在搞到他所要的旅长以前,不愿给该旅下达任何命令。有一个廓尔喀营开到瓦弄,随即调回平原,后来又再次把它调往瓦弄。
到了十一月初,第二师才算安定下来。M.S.帕塔尼亚师长搞到了他所要的旅长,这个旅有三个步兵营和几个阿萨姆步枪排驻防瓦弄。M.S.帕塔尼亚相信,并且也说服了考尔接受这个信念:就是如果瓦弄的兵力再增加一个营,他就可以在这一地段把中国部队赶回到麦克马洪线。但第四军参谋部却持有不同看法,他们估计,中国在察隅靠近麦克马洪线的兵力有一个师。他们在十一月十一日把这份情况估计意见书送给M.S.帕塔尼亚,但他没有再转达给承担作战任务的旅,而印军发动进攻的准备工作仍照常进行。按计划,要在十一月十三日发动进攻,十一月十四日结束战斗。
增加的那个营,从十一月十三日开始才搭乘水獭式运输机陆续到达;但第十一旅并未因等候增援而推迟进攻时间。考尔和M.S.帕塔尼亚都赶到瓦弄,要亲自掌握这次作战行动,但这不足以说明为什么一定要按照原定时间表发动进攻。原定的日期并无军事意义,也不存在同其他地段的作战行动协调配合的问题。但在制订进攻瓦弄计划的人看来,十一月十四日是个重要的日子:因为那一天是尼赫鲁的生日。总理七十三岁寿辰快到了,从瓦弄向新德里发回一份如考尔所希望那样的电报,报告“我们对敌军取得了首次重大胜利”,这岂不是再好不过的一份寿礼?
十一月十四日,第六库马翁营的两个连,在为支持这次进攻而空投来的重迫击炮和几门野战炮的火力支援下,开始进攻中国部队所据守的一个山头制高点。据守山头的中国部队估计是一个连。这批来自喜马拉雅山西麓的健壮的库马翁士兵,曾在基比图的一次激烈战斗中挡住中国部队,接着花了两天的时间撤回到瓦弄,在这以前大约十天光景曾投入一次局部性进攻,而且几乎不断地执行巡逻任务——这次又被用来进行这场作为生日献礼的进攻战。他们冒着中国掩体中发出的猛烈炮火,连续战斗了六个小时,冲到离山顶只有五十码时已精疲力尽,不得不停下来。当晚,中国部队进行反攻,把幸存的库马翁士兵全部赶下了山,这支出击部队返回营地的不足半数。十一月十六日,印度各报以印军转入进攻的大标题欢呼这次作战行动,其真相就是这样。
中国部队追击败退的库马翁士兵,并且突破了印军的主要防御阵地,印军阵地因出击而遭到了削弱。印度炮兵为了支援库马翁士兵,早已把炮弹全部打光,因此,当中国部队在十六日拂晓发动主要攻势时,印度炮兵已无法参加战斗。印度部队这一仗打得很顽强:停火后,小股印度部队回到那里,发现有的阵地上全部人员都战死在岗位上。但由于主要防御工事已被攻破,整个旅的阵地已无法守住,早晨十点钟左右,考尔批准该旅旅长下令撤退。但有的部队没有接到撤退命令,仍继续作战,直到弹药打光或战死。考尔和M.S.帕塔尼亚二人坐上“倒数第二架水獭式运输机”撤离瓦弄。考尔从提祖发回了一份冗长的语无伦次的电报,报告瓦弄战败的经过,电文最后写道:
由于敌人攻势十分凶猛,兵力十分强大,我有义务敦促你请求最高当局争取愿意帮助我们的外国军队的支援。否则,我过去已讲过现在还要重申:我国的武装部队将无力抵挡锐不可挡的中国优势兵力,而且敌人已经集中并且将继续集中其优势兵力来对付我们,使我们处于不利地位。这个意见不是出自惶恐,而是正视严酷的现实。
显然,一个时期以来,考尔的头脑中已经考虑过争取盟国派遣远征军开入印度的想法。当考尔还在新德里卧床养病的时候,内阁秘书曾去看望过他。根据这位官员的叙述,当时考尔“从枕头底下抽出一份建议书。其中建议:印度应该寻求某些大国的支援;应该劝说蒋介石和南朝鲜在美国的支持下进攻中国。‘应该敦请某些外国军队开到印度,协助印军翻越喜马拉雅山发动大规模进攻’。必须在未来的十二个月内建立十个师,并投入战斗。应该设立一个新的指挥部,统一指挥军事和经济工作,指挥部应设一名总指挥官作为最高统帅——总部应设在新德里或阿格拉。”考尔没有说他认为应该由谁来担任这位莫卧儿式的最高统帅。
瓦弄旅的残部已失去控制,分散成若干小股沿洛希特河谷向平原落荒而逃。瓦弄的各阵地间横着洛希特河,河间峡谷高三百英尺,无法徒涉,河上只有一条绳做的索桥(中国人携带了渡河的橡皮艇),河东岸的印军残部在撤退时吃尽了苦头,又遭到中国部队的伏击,伤亡惨重。第十一旅终于落得一个与第七旅同样的下场:进行了一次没有配合好的毫无希望的进攻,在中国部队坚定果敢和周密部署的攻击下遭到溃败。中国部队没有追击败退的残敌。
考尔没有回到他在提斯浦尔的军部,虽然他的参谋长催他回去。第二天,即十一月十七日,他却乘直升飞机去寻找第十一旅的残部。他在飞机上看到了旅长,就命令飞机着陆。考尔在他的书中写道:“我立即飞快地跑到他面前,看到他[旅长]和他的随从人员都安然无恙,我才松了一口气。我邀请他并挑选几名军官搭我的飞机到哈尤良吃些点心,然后再送他们返回他们的部队。但他说,他宁愿和他的士兵们在一起,当然他这样做是很对的。”考尔回哈尤良时,接到一份电报,说陆军参谋长塔帕尔将军和东部军区的森将军已启程前往提斯浦尔。他直接赶回军部,而他们已先期到达。幕布已揭开,关键性的色拉-邦迪拉地段的高潮就将来临。但在叙述这狂风暴雨的最后一幕以前,还需要先讲一讲西段的情况。 ↑返回顶部↑
到了十一月初,第二师才算安定下来。M.S.帕塔尼亚师长搞到了他所要的旅长,这个旅有三个步兵营和几个阿萨姆步枪排驻防瓦弄。M.S.帕塔尼亚相信,并且也说服了考尔接受这个信念:就是如果瓦弄的兵力再增加一个营,他就可以在这一地段把中国部队赶回到麦克马洪线。但第四军参谋部却持有不同看法,他们估计,中国在察隅靠近麦克马洪线的兵力有一个师。他们在十一月十一日把这份情况估计意见书送给M.S.帕塔尼亚,但他没有再转达给承担作战任务的旅,而印军发动进攻的准备工作仍照常进行。按计划,要在十一月十三日发动进攻,十一月十四日结束战斗。
增加的那个营,从十一月十三日开始才搭乘水獭式运输机陆续到达;但第十一旅并未因等候增援而推迟进攻时间。考尔和M.S.帕塔尼亚都赶到瓦弄,要亲自掌握这次作战行动,但这不足以说明为什么一定要按照原定时间表发动进攻。原定的日期并无军事意义,也不存在同其他地段的作战行动协调配合的问题。但在制订进攻瓦弄计划的人看来,十一月十四日是个重要的日子:因为那一天是尼赫鲁的生日。总理七十三岁寿辰快到了,从瓦弄向新德里发回一份如考尔所希望那样的电报,报告“我们对敌军取得了首次重大胜利”,这岂不是再好不过的一份寿礼?
十一月十四日,第六库马翁营的两个连,在为支持这次进攻而空投来的重迫击炮和几门野战炮的火力支援下,开始进攻中国部队所据守的一个山头制高点。据守山头的中国部队估计是一个连。这批来自喜马拉雅山西麓的健壮的库马翁士兵,曾在基比图的一次激烈战斗中挡住中国部队,接着花了两天的时间撤回到瓦弄,在这以前大约十天光景曾投入一次局部性进攻,而且几乎不断地执行巡逻任务——这次又被用来进行这场作为生日献礼的进攻战。他们冒着中国掩体中发出的猛烈炮火,连续战斗了六个小时,冲到离山顶只有五十码时已精疲力尽,不得不停下来。当晚,中国部队进行反攻,把幸存的库马翁士兵全部赶下了山,这支出击部队返回营地的不足半数。十一月十六日,印度各报以印军转入进攻的大标题欢呼这次作战行动,其真相就是这样。
中国部队追击败退的库马翁士兵,并且突破了印军的主要防御阵地,印军阵地因出击而遭到了削弱。印度炮兵为了支援库马翁士兵,早已把炮弹全部打光,因此,当中国部队在十六日拂晓发动主要攻势时,印度炮兵已无法参加战斗。印度部队这一仗打得很顽强:停火后,小股印度部队回到那里,发现有的阵地上全部人员都战死在岗位上。但由于主要防御工事已被攻破,整个旅的阵地已无法守住,早晨十点钟左右,考尔批准该旅旅长下令撤退。但有的部队没有接到撤退命令,仍继续作战,直到弹药打光或战死。考尔和M.S.帕塔尼亚二人坐上“倒数第二架水獭式运输机”撤离瓦弄。考尔从提祖发回了一份冗长的语无伦次的电报,报告瓦弄战败的经过,电文最后写道:
由于敌人攻势十分凶猛,兵力十分强大,我有义务敦促你请求最高当局争取愿意帮助我们的外国军队的支援。否则,我过去已讲过现在还要重申:我国的武装部队将无力抵挡锐不可挡的中国优势兵力,而且敌人已经集中并且将继续集中其优势兵力来对付我们,使我们处于不利地位。这个意见不是出自惶恐,而是正视严酷的现实。
显然,一个时期以来,考尔的头脑中已经考虑过争取盟国派遣远征军开入印度的想法。当考尔还在新德里卧床养病的时候,内阁秘书曾去看望过他。根据这位官员的叙述,当时考尔“从枕头底下抽出一份建议书。其中建议:印度应该寻求某些大国的支援;应该劝说蒋介石和南朝鲜在美国的支持下进攻中国。‘应该敦请某些外国军队开到印度,协助印军翻越喜马拉雅山发动大规模进攻’。必须在未来的十二个月内建立十个师,并投入战斗。应该设立一个新的指挥部,统一指挥军事和经济工作,指挥部应设一名总指挥官作为最高统帅——总部应设在新德里或阿格拉。”考尔没有说他认为应该由谁来担任这位莫卧儿式的最高统帅。
瓦弄旅的残部已失去控制,分散成若干小股沿洛希特河谷向平原落荒而逃。瓦弄的各阵地间横着洛希特河,河间峡谷高三百英尺,无法徒涉,河上只有一条绳做的索桥(中国人携带了渡河的橡皮艇),河东岸的印军残部在撤退时吃尽了苦头,又遭到中国部队的伏击,伤亡惨重。第十一旅终于落得一个与第七旅同样的下场:进行了一次没有配合好的毫无希望的进攻,在中国部队坚定果敢和周密部署的攻击下遭到溃败。中国部队没有追击败退的残敌。
考尔没有回到他在提斯浦尔的军部,虽然他的参谋长催他回去。第二天,即十一月十七日,他却乘直升飞机去寻找第十一旅的残部。他在飞机上看到了旅长,就命令飞机着陆。考尔在他的书中写道:“我立即飞快地跑到他面前,看到他[旅长]和他的随从人员都安然无恙,我才松了一口气。我邀请他并挑选几名军官搭我的飞机到哈尤良吃些点心,然后再送他们返回他们的部队。但他说,他宁愿和他的士兵们在一起,当然他这样做是很对的。”考尔回哈尤良时,接到一份电报,说陆军参谋长塔帕尔将军和东部军区的森将军已启程前往提斯浦尔。他直接赶回军部,而他们已先期到达。幕布已揭开,关键性的色拉-邦迪拉地段的高潮就将来临。但在叙述这狂风暴雨的最后一幕以前,还需要先讲一讲西段的情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