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城内守军利用这极短的时间差,在城内道路上设立了伏击圈。突击队进城进入伏击圈后,被密集的子弹打死了80多人。此时,突击队离舰队距离过远,增援和补给都很困难,于是,庄公下令撤兵。 图4

  检点当日的战斗,林凤认为舰队的泊地太远,于是下令拔锚,开到离马尼拉仅2里格(约11公里)的甲米地(Cavite,中国古称交逸)。

  西班牙人陷入了恐慌之中。此时,马尼拉的驻军只有数十人,防守工事也未齐备,并且缺少足够的重武器,只有几门大炮。总督拉维萨雷斯决定坚守,因为除了马尼拉之外,菲律宾别的地方也没有更为坚固的阵地,一旦放弃马尼拉,西班牙在东方的经营可能彻底失败。西班牙人连夜构筑了碉堡,而此时,从费尔南丁纳赶来的萨尔西多的54人,也终于到了。

  天亮后(12月1日),林凤发起了第二次攻击,600人冲进了城内,向集中在临时碉堡内的西班牙人发起了攻坚战。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林凤的部队伤亡200人,而碉堡中的西班牙人仅死了一名警察和一个老人。林凤无功而返。

  次日(12月2日),林凤没有进攻。他在舰队停靠的甲米地港,为手下的战死者举行了安葬仪式,然后,出乎西班牙人的预料,他率领舰队离开了马尼拉。没有人真正知道林凤为什么突然离开,他有足足4000名部下,超过西班牙人数十倍,而且无论从战斗经验、武器配备等,都毫不逊色。那位写下《中华大帝国史》的传教士门多萨认为,这是因为“机智的海盗林凤考虑到,继续攻击英勇的西班牙人,只有损失时间和人”。可是,世界上的攻坚战,怎么能不花费时间和牺牲战士呢?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林凤对马尼拉并非势在必得,他所想得到的,只是一块能够安身立命的土地而已,不愿意为此付出过大的代价。

  然而,西班牙人却彻底被这支中国海盗吓坏了。一支小小的海盗如此彪悍,如果更多的中国人、甚至包括强大的明政府突然对这个群岛发生兴趣,太平洋上还能有西班牙的容身之地吗?一个随遇而安,一个却斗志昂扬,这决定了林凤在今后几个月内的遭遇,也决定了菲律宾华人在今后几个世纪的遭遇。

  血战玳瑁港

  被围困中的林凤,居然带领手下在据点内重新打造了30艘船,并且从据点的背后挖出了一条壕沟运河,成功逃脱。

  林凤的舰队沿着菲律宾海岸北上,到达了林加延湾(Lingayan Gulf)。此地有条大河,名为阿诺河(Agno River),这个地区称为邦阿西楠(Pangasinan River),中国人一直称之为玳瑁港。这里离马尼拉只有40里格(约220公里),等于在西班牙人的卧榻边上打鼾。

  林凤的舰队就在玳瑁港停留下来。在离河1里格(公里)的地方,林凤建起了一座城寨。根据西班牙人的记载,他此时自立为王,接受周围土著人的进贡,并宣称已经消灭了西班牙人。《潮州府志》记载道:“(林凤)航海抵吕宋国。至玳瑁港,筑修战舰,谋胁番人,复图内逞。” 图8

  林凤的声势,重新点燃了当地土著反西班牙的怒火,各地纷纷响应,攻击西班牙军队、教堂或定居点,菲律宾一时烽烟四起。林凤与当地的土著相处融洽,他们从当地人那里获得日用品,同时向当地人传授农耕技术和手工艺。西班牙人感慨:“由于海盗没有杀他们,普通老百姓并未逃避……他们支持他, 并为他提供服务,因此他获得很好的粮食、木材及其他必需品的供应”。

  林凤这种准备长期扎根的姿态,令西班牙人极为恐慌。他们立即开始谋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林凤进行闪电战,“即使不能完全消灭他,至少仍可以向他报仇雪恨”,让西班牙人赢回“当地居民的尊重,也促进与中国皇帝的友谊,因为这是在对付一个反叛他(中国皇帝)的人”。

  拉维萨雷斯总督开始调兵遣将。此时,在马尼拉战斗中立下功劳的萨尔西多,接替了战死的戈伊特出任西班牙驻菲部队的指挥官。他们从周边各个岛屿召集军队,并雇佣了“纹身人岛”(Pintados)上的一些土著。这支西班牙人的突击部队,共有250名西班牙士兵、2500名土著(关于攻击的人数有不同说法,多的说有650名西班牙士兵和6000名土著,此处依据门多萨记载)。

  1575年3月23日,西班牙突击队离开了马尼拉。他们并无绝对的胜算,一则他们人数少,二则因土著人的反抗,西班牙人停在马尼拉港口的船只早已被焚毁,这也是林凤认为西班牙人已无威胁的主要原因。西班牙突击队从附近岛屿征召了59艘小船,悄悄地向玳瑁港出发了。

  突击队到达林加延湾后,与另一些在附近调集的部队回合,3月30日,他们进入了阿诺河口。萨尔西多下令将小船串联起来,封堵了河口,随后,所有人带着4门大炮悄悄地登岸,向离河口还有数里地的林凤据点摸去。很难想象,林凤居然疏忽到没有在河口设置任何警戒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