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伊朗这次反攻成功归功於革命卫队少年兵。伊朗在中东地区属于贫穷国家,大量青少年无所事事到处闲晃,但是只要能集结几十个人,得到回教僧侣(Mullahs)的允许为霍梅尼献身,便可以成为革命卫队的队长,享受不错的薪水与社会地位。因此尝到甜头的少年们对为国捐躯可到阿拉神所居天堂一事深信不疑,加上叛逆期青少年初生之犊不畏虎的勇气,造成他们不怕死的冲锋精神,此後这些少年兵一直就是伊朗作战的凭藉。

  伊朗进攻时期:1982年7月至1987年4月

  1982年6月伊朗光复少数守备阵地外的全部国土,伊拉克也宣布从伊朗境内全面撤军,原本战争应至此结束,但伊朗要求高达1500亿美元的高额战争赔偿,数倍於伊拉克年国民生产总值。回教僧侣尝到甜头後希望能更进一步扩大权力,霍梅尼便对外宣称展开“圣战”,攻下伊拉克境内什叶派的两大圣地卡巴拉(Karbala)、那杰夫,最后是耶路撒冷;实际上,战争目标还是金钱与权力,而非宗教。

  杀戮地带(拉玛丹作战)

  1982年7月15日,伊朗以6个师以上的兵力进攻伊拉克第二大城巴士拉,伊拉克则在阿拉伯河对岸的HawiziahMarshes(杀戮地带)阵地部署了7个师,利用巴士拉周边的天然沼泽区和数个宽20公尺的人工水路阻挡步兵,在沼泽之後则是坚强的防御阵地。伊朗军渡过沼泽地带发起夜间攻击,大量革命卫队却因橡皮艇被击沉而溺毙,支援的战车也缺乏统一指挥被逐一击溃;天亮後伊拉克空军与Mi-24再消灭伊朗残馀兵力。28日伊朗撤退时损失了27000人与300辆战车,残余的装甲部队几乎全被消灭,而伊拉克仅损失约5000人,并成功防御伊朗的攻击。

  进攻巴格达(伊本阿格作战)

  接著伊朗转向哈那金与曼达里(Mandali)方向进攻,打算直接冲入100公里外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由於这两个城市以西便是无险可守的大平原,因此伊朗宣称是“最後的作战”,当时西方分析家也注意伊朗这次的攻击:但是此区东边是海拔2000至5000公尺的高山不利部队运输通行,伊朗只能慢慢集中兵力。互相进行炮战一个月後,10月1日伊朗以5个师(约10万人)展开夜袭,却因意图暴露被伊拉克炮火封锁在山地隘道间,还阻挡了前方部队的补给运输,加上持续的空中炸射使伊朗的攻势在一个月後无疾而终。不过纵使伊朗奇袭成功,几近全灭的装甲部队到大平原上能否如愿攻下巴格达,只怕还是个未知数。

  南部的决战(摩哈拉姆作战)

  这次的失败使伊朗将目标转移至阿马拉周边地区。阿马拉位在底格里斯河东侧,战略地位重要已不需渡河即可攻下,而每年10月19日起什叶派便进入一个月的主要宗教纪念日,这时正是煽动伊拉克南部什叶派起事、与伊朗军里应外合的大好机会。不过伊朗地下工作人员的煽动失败,伊朗遂决定11月1日晚上展开奇袭,6日便进入伊拉克国境。但由於伊朗军缺乏车辆後勤不继,伊拉克则仗著的装甲部队反击和空中支援反击,战线因此胶著。

  长期消耗战

  事後伊朗检讨三场失败战事发现,集中一点攻击对伊朗不利,但广范围攻击时,兵力居劣势的伊拉克军却很难应付大量步兵的奇袭,伊朗便可蚕食伊拉克阵地。因此,这段时间伊朗的战略指导方针是:一、以数量优势进行广正面攻击,使伊拉克备多力分;二、攻势重点放在伊拉克南部不利於装甲部队运动的湿地,并切断巴格达-巴士拉公路,使得伊拉克南北无法联络。

  1983年2月6日,伊朗展开代号为“晓”的作战,动员45000名正规军与10名万以上的革命卫队/民兵,从曼达里到巴士拉间对伊拉克进行广正面攻击,攻击重点指向阿马拉。作战初期颇有斩获,一度深入伊拉克国境10公里并占领3个基地,但在Mi-24与伊拉克空军129批次的波状攻击之下,伊朗的攻势为之顿挫。4月10日再发动晓作战第二波作战,伊拉克则再投入两个师阻挡伊朗的攻势。

  虽然这次伊朗还是以失败收场,但却是两伊战争新形势的开始。这次伊朗军只剩一个装甲旅投入战局,而且部队的装备、素质都比过去更差;可是为了应付伊朗的广正面攻击,伊拉克也被迫动员兵力,对於人口较少的伊拉克相当不利,可以说正中伊朗下怀。其次,1982年伊朗的攻势均只持续半个月到一个月便自动退兵,然後进行外交喊话;但晓作战的攻势却持续甚久,攻击地点也不断变化。这主要是连回教僧侣们都体认到,以伊朗的军力只有进行长期消耗战才有希望让伊拉克屈服。

  这些作战不管规模大小,通常没有明显的战果,战线还是停留在双方国界附近。但随著时间的推进,伊朗人力上的优势逐渐突显,伊拉克前线的压力日渐沉重;1985年的巴多鲁作战伊朗利用快艇与直升机抢渡沼泽地首次渡过底格里斯河,纵使後来遭到逐退,但这对伊拉克而言无疑是个不祥的预兆。

  法奥的沦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