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1 / 2)
为什么这样说呢?其道理就在于“夏、秋之间,刍粮尽在场圃,足供士马之资;冬、春非破城攻堡,不能得食,官兵促之则尤易。故时有利、不利也。今若杀贼,唯在乱其所长而使之短,破其所得而使之失;直截以攻之,分番两军,一追、一驻,贼当之必破矣。”
“十面张网”战略相当清晰的体现了杨嗣昌的思路,针对流寇的流动性进行不同地方的遏制,从而强迫农民军和帝国军进行决战,而帝国军则以优势兵力予以打击。
再之,帝国已经深深认识到自身军事力量的不足,不足具体表现在士兵的数量和质量上,剿饷和练饷就是针对这两点实施的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看到,从军事层面上,杨嗣昌的战略显然是针对帝国病症所下的药,这个药宛如镇痛剂一样,能够暂时缓解帝国的剧痛,但无法彻底根除帝国渗入骨髓的病根,理解的说,帝国的病根也不是杨嗣昌层面能够预见和解决的。
杨嗣昌的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在明帝国强有力的军事打击下,农民起义来到了最低潮时期。李自成差点被擒,带着数百人逃进深山老林,数年都没缓过气来。张献忠、罗汝才接受了明帝国“招抚”,其他义军虽然仍有活动,但也渐趋微弱。
崇祯十一年底,国内的农民起义似乎已经沉寂下去,崇祯皇帝和兵部尚书杨嗣昌依稀望见胜利的曙光。帝国的反击如愿以偿的实现了目标,国内叛乱终于快要接近尾声了。
但崇祯皇帝和杨嗣昌料想不到的是,农民起义的沉寂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帝国反击也只是夕阳返照。不久的将来,马上就是农民军东山再起,风起云涌。帝国前期政治上的战略失误和气候原因带来的大灾荒彻底断送了帝国最后的希望,明帝国很快就会走向无法挽回的败局。
6. 渺茫希望——孙传庭的出击
崇祯十五年,当孙传庭被崇祯皇帝从狱中放出来时,明帝国已经濒临崩溃的局势。
杨嗣昌的帝国反击仅仅取得了短暂的胜利,但随着张献忠、罗汝才的降而复叛、崇祯十三年、十四年的大灾荒,以及猛如虎的“三饷”压力,农民军又获得了新生,李自成也东山再起,势力更甚昔日,明帝国开始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这个时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就是孙传庭及其三边精锐部队。
孙传庭,字百雅,代州振武卫人,万历四十七年成进士。《明史》记载其:“自父以上,四世举于乡。传庭仪表颀硕,沈毅多筹略。”
若论军事才能,孙传庭自然不如洪承畴,若论个人武力,孙传庭也不如卢象升,但孙传庭知大体、能练兵,作战勇敢,也是明帝国不可多得的高级军事指挥官。
崇祯九年,孙传庭任陕西巡抚,在洪承畴麾下,多立战功。当时实力最强大的闯王高迎祥,就是被孙传庭所擒的。
“当是时,贼乱关中,有名字者以十数,高迎祥最强,拓养坤党最众,所谓闯王、蝎子塊者也。传庭设方略,亲击迎祥于盩厔之黑水峪,擒之,及其伪领哨黄龙、总管刘哲,献俘阙下。录功,增秩一等。而贼党自是乃共推李自成为闯王矣。明年,养坤及其党张耀文来降。已而养坤叛去,谕其下追斩之。击贼惠登相于泾阳、三原,登相西走。河南贼马进忠、刘国能等十七部入渭南,追之出关,复合河南兵夹击之,先后斩首千余级。进忠等复扰商、雒、蓝田,叛卒与之合,将犯西安。遣左光先、曹变蛟追走之渭南,降其渠一条龙,招还胁从。募健儿击余贼,斩圣世王、瓦背、一翅飞,降镇天王、上山虎,又歼白捍贼渠魁数人。关南稍靖。遣副将盛略等败贼大天王于宝鸡,贼走入山谷,传庭追之凤翔。他贼出栈道,谋越关犯河南,还军击,贼走伏斜谷,复大败之,降其余众。”
杨嗣昌定下战略,征收剿饷的时候,孙传庭上疏曰:“无益,且非特此也。部卒屡经溃蹶,民力竭矣,恐不堪命。必欲行之,贼不必尽,而害中于国家。”从更加深刻的层面论述征税的弊大于利,但却因此得罪了杨嗣昌。
↑返回顶部↑
“十面张网”战略相当清晰的体现了杨嗣昌的思路,针对流寇的流动性进行不同地方的遏制,从而强迫农民军和帝国军进行决战,而帝国军则以优势兵力予以打击。
再之,帝国已经深深认识到自身军事力量的不足,不足具体表现在士兵的数量和质量上,剿饷和练饷就是针对这两点实施的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看到,从军事层面上,杨嗣昌的战略显然是针对帝国病症所下的药,这个药宛如镇痛剂一样,能够暂时缓解帝国的剧痛,但无法彻底根除帝国渗入骨髓的病根,理解的说,帝国的病根也不是杨嗣昌层面能够预见和解决的。
杨嗣昌的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在明帝国强有力的军事打击下,农民起义来到了最低潮时期。李自成差点被擒,带着数百人逃进深山老林,数年都没缓过气来。张献忠、罗汝才接受了明帝国“招抚”,其他义军虽然仍有活动,但也渐趋微弱。
崇祯十一年底,国内的农民起义似乎已经沉寂下去,崇祯皇帝和兵部尚书杨嗣昌依稀望见胜利的曙光。帝国的反击如愿以偿的实现了目标,国内叛乱终于快要接近尾声了。
但崇祯皇帝和杨嗣昌料想不到的是,农民起义的沉寂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帝国反击也只是夕阳返照。不久的将来,马上就是农民军东山再起,风起云涌。帝国前期政治上的战略失误和气候原因带来的大灾荒彻底断送了帝国最后的希望,明帝国很快就会走向无法挽回的败局。
6. 渺茫希望——孙传庭的出击
崇祯十五年,当孙传庭被崇祯皇帝从狱中放出来时,明帝国已经濒临崩溃的局势。
杨嗣昌的帝国反击仅仅取得了短暂的胜利,但随着张献忠、罗汝才的降而复叛、崇祯十三年、十四年的大灾荒,以及猛如虎的“三饷”压力,农民军又获得了新生,李自成也东山再起,势力更甚昔日,明帝国开始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这个时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就是孙传庭及其三边精锐部队。
孙传庭,字百雅,代州振武卫人,万历四十七年成进士。《明史》记载其:“自父以上,四世举于乡。传庭仪表颀硕,沈毅多筹略。”
若论军事才能,孙传庭自然不如洪承畴,若论个人武力,孙传庭也不如卢象升,但孙传庭知大体、能练兵,作战勇敢,也是明帝国不可多得的高级军事指挥官。
崇祯九年,孙传庭任陕西巡抚,在洪承畴麾下,多立战功。当时实力最强大的闯王高迎祥,就是被孙传庭所擒的。
“当是时,贼乱关中,有名字者以十数,高迎祥最强,拓养坤党最众,所谓闯王、蝎子塊者也。传庭设方略,亲击迎祥于盩厔之黑水峪,擒之,及其伪领哨黄龙、总管刘哲,献俘阙下。录功,增秩一等。而贼党自是乃共推李自成为闯王矣。明年,养坤及其党张耀文来降。已而养坤叛去,谕其下追斩之。击贼惠登相于泾阳、三原,登相西走。河南贼马进忠、刘国能等十七部入渭南,追之出关,复合河南兵夹击之,先后斩首千余级。进忠等复扰商、雒、蓝田,叛卒与之合,将犯西安。遣左光先、曹变蛟追走之渭南,降其渠一条龙,招还胁从。募健儿击余贼,斩圣世王、瓦背、一翅飞,降镇天王、上山虎,又歼白捍贼渠魁数人。关南稍靖。遣副将盛略等败贼大天王于宝鸡,贼走入山谷,传庭追之凤翔。他贼出栈道,谋越关犯河南,还军击,贼走伏斜谷,复大败之,降其余众。”
杨嗣昌定下战略,征收剿饷的时候,孙传庭上疏曰:“无益,且非特此也。部卒屡经溃蹶,民力竭矣,恐不堪命。必欲行之,贼不必尽,而害中于国家。”从更加深刻的层面论述征税的弊大于利,但却因此得罪了杨嗣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