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崇祯十二年,在杨嗣昌的建议下,明帝国征收七百三十万的“练饷”,以为训练边兵使用,用来提高帝国军的战斗力。

  这便是明末臭名昭著的三饷之一——“剿饷”和“练饷”的来历。从后世角度来看,明帝国中央政府本末导致,没有意识到是自身的腐败和横征暴敛才导致农民起义(或许有所意识到也不予承认),反而将百姓之悲惨命运完全归罪于流寇,以为天下老百姓都希望帝国军将流寇扫荡干净,心甘情愿的捐出自己的财产为国家做贡献。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感慨一下,在后人看来完全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在明帝国却是以为理所当然的。

  如果不论帝国的政治、经济及其影响,则杨嗣昌的战略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

  首先,确认了帝国内外之敌的军事重点。对付满人,则坚守宁远防线,等待新兵以剿代练,在平定内患的过程中锻炼成精兵,再以巨大国力为后援,不愁不能收复辽东。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是因为明帝国面对清兵和农民军两方面的敌人,显然不能将自己陷入两面作战的危机,不如集中力量先对付其中的一方。在军事理论上,这种构想是无懈可击的。

  其次,帝国军有了一个统一的调度,而不是各个地方上各负其责,农民军的流动性相当强,经常转战多省,地方驻扎之帝国军各自为战的话,很难一举歼灭农民军。这是根据农民军活动区域越来越广、势力越来越庞大之新形势做出的调整。

  当时“流寇”的特点,兵科张缙彦曾奏言:“臣任清涧知县,于兵情、贼势,亲见有素。盖贼之得势在流,而贼之失势在止;贼之长技在分,而贼之穷技在合;贼之乘时在夏、秋,而贼之失时在冬、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