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纳諫之无奈(2 / 3)
“这也不见得不能!”李世民反驳道:“泰儿刚生下来的时候,父皇做主把他过继给早夭的三弟玄霸。朕登基之后,就下令他归宗,可没有任何人说不妥。你要知道,当年朕以为,你只要保住了那一胎,习惯性流產就算治好了,以后还可以再生。想不到,你產后血崩,捡回来一条命之后,就再也不曾怀过孕了!听御医说,不管他给你开了多少补药,你的气血都还是不足。换句话说,朕与你就只能有明儿一个孩子!”
“即使如此,”洛湄平静答道:“皇上也理当遵守诺言。”
“你可不可以暂时拋开那个理字?”李世民激动起来,叫道:“朕现在不要你讲理,只要问你的心!你跟了朕十六七年,已经超过你跟元吉的时间三倍了!难道,你心中还是只有他?”
洛湄无法回答。她只能凝望着皇帝,泪盈双眸。
李世民本来还要逼问下去,但看洛湄的眼神,依然不减当初最吸引他的楚楚动人,就不由得心软了。他再想了一想,记起了二十多年前,大隋如意公主委身作妾...他明白自己对淑妃实在亏欠良多,给她后位作为补偿,其实是理所当然。于是,他深长叹了一口气。
“好吧!”李世民无奈叹道:“就依你吧!不过,既然魏徵不在了,其实立你为后反而比立淑妃简单,因为明儿年纪还小,又已经过继出去了,对太子之位毫无威胁,眾臣就不会有太多意见。相对而言,立淑妃为后却有子凭母贵的问题。恪儿一向比太子贤能,若要把他变成嫡子,事关国本,得要眾臣赞同才行。朕得找他们商量!”
“魏徵不在了,还有谁能约束皇上?”洛湄诧问。
“长孙无忌!”李世民直言不讳:“他在朝中势力龎大,不管太子是谁,都得要有他的支持才行。只怕,他会力保他自己的亲外甥!朕恐怕得向他保证绝对不换太子,他才有可能赞成朕立淑妃为后。”
李世民所料不错,长孙无忌确实一心认为,太子只能是他的亲外甥。甚至,儘管李世民声明不换太子,长孙无忌还是不放心。只是,长孙无忌不能说他不信皇上的话,而得另找一个理由。
“皇上,”长孙无忌毕恭毕敬说道:“将近十七年前,皇上就考虑过册立杨淑妃为后,与眾臣商议,眾臣皆以为不可。如今,眾臣当年反对的理由仍然存在。”
“不!”李世民摇头否定道:“当初眾臣都说,无忧才是朕的原配,而今无忧已经不在了。”
“那只是其中一个理由。”长孙振振有辞说道:“更重要的理由是,杨淑妃是前朝隋煬帝之女。百姓对隋煬帝馀悸犹存,怎会乐意让隋煬帝的女儿母仪天下?”
“十七年前,百姓对前朝煬帝或许馀悸犹存,但是现在,事过境迁,年轻一代根本没有经歷过隋朝末年的大乱。”李世民辩解道。
“就算一般百姓不再记隋煬帝的旧恨,可是皇上要抓住的民心,并不只是目不识丁的匹夫匹妇,最重要的是读书人。”长孙无忌胸有成竹回应道:“大唐修的隋史,多方强调隋煬帝残民以逞。倘若皇上册立隋煬帝之女为后,岂不是自相矛盾?如何叫天下读书人信服?”
这番话一针见血,使李世民想起来,为了确定大唐的正统性,自己曾经授意修隋史的史官们,夸大渲染隋煬帝的暴虐,一笔勾消隋煬帝的建树。那么做的时候,李世民不免暗自对逝去的表叔兼岳父感到抱歉,但他认为有此必要,不得不为。不料,那样的做法,却成了要立淑妃为新后的最大障碍!这么一想,李世民更觉得对不起淑妃了!同时,他却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难以跨越的阻碍。他被长孙无忌说服了。
↑返回顶部↑
“即使如此,”洛湄平静答道:“皇上也理当遵守诺言。”
“你可不可以暂时拋开那个理字?”李世民激动起来,叫道:“朕现在不要你讲理,只要问你的心!你跟了朕十六七年,已经超过你跟元吉的时间三倍了!难道,你心中还是只有他?”
洛湄无法回答。她只能凝望着皇帝,泪盈双眸。
李世民本来还要逼问下去,但看洛湄的眼神,依然不减当初最吸引他的楚楚动人,就不由得心软了。他再想了一想,记起了二十多年前,大隋如意公主委身作妾...他明白自己对淑妃实在亏欠良多,给她后位作为补偿,其实是理所当然。于是,他深长叹了一口气。
“好吧!”李世民无奈叹道:“就依你吧!不过,既然魏徵不在了,其实立你为后反而比立淑妃简单,因为明儿年纪还小,又已经过继出去了,对太子之位毫无威胁,眾臣就不会有太多意见。相对而言,立淑妃为后却有子凭母贵的问题。恪儿一向比太子贤能,若要把他变成嫡子,事关国本,得要眾臣赞同才行。朕得找他们商量!”
“魏徵不在了,还有谁能约束皇上?”洛湄诧问。
“长孙无忌!”李世民直言不讳:“他在朝中势力龎大,不管太子是谁,都得要有他的支持才行。只怕,他会力保他自己的亲外甥!朕恐怕得向他保证绝对不换太子,他才有可能赞成朕立淑妃为后。”
李世民所料不错,长孙无忌确实一心认为,太子只能是他的亲外甥。甚至,儘管李世民声明不换太子,长孙无忌还是不放心。只是,长孙无忌不能说他不信皇上的话,而得另找一个理由。
“皇上,”长孙无忌毕恭毕敬说道:“将近十七年前,皇上就考虑过册立杨淑妃为后,与眾臣商议,眾臣皆以为不可。如今,眾臣当年反对的理由仍然存在。”
“不!”李世民摇头否定道:“当初眾臣都说,无忧才是朕的原配,而今无忧已经不在了。”
“那只是其中一个理由。”长孙振振有辞说道:“更重要的理由是,杨淑妃是前朝隋煬帝之女。百姓对隋煬帝馀悸犹存,怎会乐意让隋煬帝的女儿母仪天下?”
“十七年前,百姓对前朝煬帝或许馀悸犹存,但是现在,事过境迁,年轻一代根本没有经歷过隋朝末年的大乱。”李世民辩解道。
“就算一般百姓不再记隋煬帝的旧恨,可是皇上要抓住的民心,并不只是目不识丁的匹夫匹妇,最重要的是读书人。”长孙无忌胸有成竹回应道:“大唐修的隋史,多方强调隋煬帝残民以逞。倘若皇上册立隋煬帝之女为后,岂不是自相矛盾?如何叫天下读书人信服?”
这番话一针见血,使李世民想起来,为了确定大唐的正统性,自己曾经授意修隋史的史官们,夸大渲染隋煬帝的暴虐,一笔勾消隋煬帝的建树。那么做的时候,李世民不免暗自对逝去的表叔兼岳父感到抱歉,但他认为有此必要,不得不为。不料,那样的做法,却成了要立淑妃为新后的最大障碍!这么一想,李世民更觉得对不起淑妃了!同时,他却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难以跨越的阻碍。他被长孙无忌说服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