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2)
此处透露出的信息,味道很糟,它是如此的乖戾不祥,充满了令人不安的气息!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曾经广受讥讽的诸如“小脚侦缉队”者流的历史渊源。而若从后来实际发生的事实层面判断,“小脚侦缉队”之类,可能是由此导致的诸多丑陋罪恶里,最为轻微的一种。从此以后,太多让人笑不出来的东西,由此演变着,生发着,弥漫在大明帝国及其以后的岁月里。譬如锦衣卫、东厂等特务组织的大规模出现与泛滥,显然与此种思路,同出一炉。
于是,我们知道,事情开始变得不好玩儿了。
这个国家已经和牧歌、田园诗之类不沾边儿了。它根本就使整个国家底部演变成了一个大型集中营,活泼泼的社会变成了弹性甚少、具有高度刚性的板状结构。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被分割成无数个独立单元,相互间本来就少的联系,又被强力掺进互相监视的关系因素,于是基本沦为生产与生殖机器。期待着其间还会有多少生机、活力与创造力,是为奢望。
诚如我们所知,上述情形中的一部分在后来一口气持续了六百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方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就这样,朱元璋在大体完成对帝国社会底部形态理想化塑造的同时,也完成了他自己从放牛娃——农民——游方和尚流浪汉——争夺天下之豪杰——帝国皇帝这样一个心理人格的塑造。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会一再有机会看到,他的这种帝王人格塑造,还将在他对帝国社会中部与上部形态进行理想化塑造的过程中,惊心动魄地展开。与他已经做过的上述事情一样,其过程、结果和对后世中华民族的影响,至深且巨,创巨痛深。其许多方面,甚至到了今天,都令人无法不扼腕叹息。
这里所谓的帝国底部,如上所述,指的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匠即手工业者和小商贩而言。诚如朱元璋曾经做过和我们所知道的那样,每当社会动荡之际,这一部分人便自然成为动荡的载体。将他们牢牢钉死在土地、职业与有限的活动半径内,是帝国安详、宁静、和谐的前提与保障,也是朱家天下万世一统的前提与保障。这肯定是皇家最高利益之所在,也肯定是朱元璋的最高理想、出发点与目的地。
所谓朱元璋的帝王心理人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相当淋漓尽致地展开的。
事实上,此时,就如资本家是人格化了的资本一样,朱元璋其人也已经变成了人格化的帝王。其他我们曾经熟知的一切,诸如昔日的放牛娃,农民,游方和尚,流浪汉,造反者等等,已经全部退到了这位帝王的背后和心底,变成了一种背景,一种在暗中或者潜意识里发挥作用的因素。所谓屁股决定脑袋,盖此之谓也。
人格化的资本,必须按照资本的本性,寻求资本增值即利润的最大化,否则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资本家。因此,当我们面对这种人时,经常会惊异于人类情感在他们身上的缺失——真善美的一切对他们不发生作用,只有面对钞票图案时,他们才会两眼放光,一副色迷迷的表情。为了将这些钞票攫取到手,他们常常敢于冒上绞架的风险并不惜做出下贱的举动。用人性的标准,通常很难理解这一切;但若放在资本的性格之下,则立即可以大体了解此类人形经济动物。
同样,人格化的帝王,也同样必须按照帝王的逻辑,寻求皇家利益的最大化,否则他也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因此,应用人性的标准判断这些帝王时,通常会出现的一个情形是:不是帝王,而是进行这种判断的人显得可笑无比。因为他们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即自己的工作对象实际上已经距离人相去甚远。
我们经常能够听到一句骂人的话:那个家伙,原来是好端端的一个人,一做了官儿有了点儿权——或者,一发财有了点儿钱——就不是人了。大体指的就是此种情形,完全可以从人格职业化的角度予以理解。
朱元璋对帝国底部形态的塑造,在其思想最深处,显然包含了对皇家利益最大化——帝国长治久安,皇家万世一统的深切追求。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很快就会看到,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朱元璋所做的努力称得上是不遗余力。
↑返回顶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曾经广受讥讽的诸如“小脚侦缉队”者流的历史渊源。而若从后来实际发生的事实层面判断,“小脚侦缉队”之类,可能是由此导致的诸多丑陋罪恶里,最为轻微的一种。从此以后,太多让人笑不出来的东西,由此演变着,生发着,弥漫在大明帝国及其以后的岁月里。譬如锦衣卫、东厂等特务组织的大规模出现与泛滥,显然与此种思路,同出一炉。
于是,我们知道,事情开始变得不好玩儿了。
这个国家已经和牧歌、田园诗之类不沾边儿了。它根本就使整个国家底部演变成了一个大型集中营,活泼泼的社会变成了弹性甚少、具有高度刚性的板状结构。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被分割成无数个独立单元,相互间本来就少的联系,又被强力掺进互相监视的关系因素,于是基本沦为生产与生殖机器。期待着其间还会有多少生机、活力与创造力,是为奢望。
诚如我们所知,上述情形中的一部分在后来一口气持续了六百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方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就这样,朱元璋在大体完成对帝国社会底部形态理想化塑造的同时,也完成了他自己从放牛娃——农民——游方和尚流浪汉——争夺天下之豪杰——帝国皇帝这样一个心理人格的塑造。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会一再有机会看到,他的这种帝王人格塑造,还将在他对帝国社会中部与上部形态进行理想化塑造的过程中,惊心动魄地展开。与他已经做过的上述事情一样,其过程、结果和对后世中华民族的影响,至深且巨,创巨痛深。其许多方面,甚至到了今天,都令人无法不扼腕叹息。
这里所谓的帝国底部,如上所述,指的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匠即手工业者和小商贩而言。诚如朱元璋曾经做过和我们所知道的那样,每当社会动荡之际,这一部分人便自然成为动荡的载体。将他们牢牢钉死在土地、职业与有限的活动半径内,是帝国安详、宁静、和谐的前提与保障,也是朱家天下万世一统的前提与保障。这肯定是皇家最高利益之所在,也肯定是朱元璋的最高理想、出发点与目的地。
所谓朱元璋的帝王心理人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相当淋漓尽致地展开的。
事实上,此时,就如资本家是人格化了的资本一样,朱元璋其人也已经变成了人格化的帝王。其他我们曾经熟知的一切,诸如昔日的放牛娃,农民,游方和尚,流浪汉,造反者等等,已经全部退到了这位帝王的背后和心底,变成了一种背景,一种在暗中或者潜意识里发挥作用的因素。所谓屁股决定脑袋,盖此之谓也。
人格化的资本,必须按照资本的本性,寻求资本增值即利润的最大化,否则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资本家。因此,当我们面对这种人时,经常会惊异于人类情感在他们身上的缺失——真善美的一切对他们不发生作用,只有面对钞票图案时,他们才会两眼放光,一副色迷迷的表情。为了将这些钞票攫取到手,他们常常敢于冒上绞架的风险并不惜做出下贱的举动。用人性的标准,通常很难理解这一切;但若放在资本的性格之下,则立即可以大体了解此类人形经济动物。
同样,人格化的帝王,也同样必须按照帝王的逻辑,寻求皇家利益的最大化,否则他也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因此,应用人性的标准判断这些帝王时,通常会出现的一个情形是:不是帝王,而是进行这种判断的人显得可笑无比。因为他们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即自己的工作对象实际上已经距离人相去甚远。
我们经常能够听到一句骂人的话:那个家伙,原来是好端端的一个人,一做了官儿有了点儿权——或者,一发财有了点儿钱——就不是人了。大体指的就是此种情形,完全可以从人格职业化的角度予以理解。
朱元璋对帝国底部形态的塑造,在其思想最深处,显然包含了对皇家利益最大化——帝国长治久安,皇家万世一统的深切追求。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很快就会看到,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朱元璋所做的努力称得上是不遗余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