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1 / 1)
让冯金平先生印象深刻的,还有一处遗址。1970年代,此处挖掘渠道,发生塌方,赫然出现一片白森森的人马骨头,因此被命名为“白骨塌”。冯金平先生旧地重游,找了好久,终于在乌林镇江嘴村的一座配电房旁边找到了“白骨塌”的地名碑。
从“白骨塌”往西南方向几里地,有一地名为“万人坑”。据说这里曾经埋葬过无数的曹军士兵,如今则变成了一处大水坑,水质浑浊而泛草绿色。我们站在水坑旁边凭吊,想象着当年“赤壁鏖兵,火烧乌林”的惨烈景象,甚至忍不住黯然神伤。
直到今天,这场战争依然有许多费人猜疑的地方。曹操经略江南,号称猛将千员、雄兵百万,而且还保持着战无不胜的辉煌记录。孙权这边,《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说是两万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说是三万人。刘备呢?在长阪坡死里逃生,身边只有几十名亲随。另外,关羽率领的水军大约有两三千人,江夏太守刘琦大约有一万多人。孙刘联军的总兵力,不过四万多人的规模。在一场东南风的帮助下,孙刘联军居然能够以四万多人打败曹操的百万大军,真是匪夷所思啊!
有学者考证说,曹操投入赤壁大战的兵力,其实只有二十六万人。可是,就算是二十六万人,跟孙刘联军的四万多人相比,也无异于庞然大物啊!更何况他还有留守在许昌大本营的军队,还有派遣在各个占领区的驻军,其势力之雄壮可想而知!因此,兵员上的数目,不是关键问题。
曹操为什么会惨遭赤壁大战的失败呢?《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有一段很隐约的记述,只有23个字:“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卒多死者,乃引军还。”现代的学者们根据这个信息推断,曹操虽然兵员庞大,却因为瘟疫丧失战斗力,最终不得不引军退去。可是,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瘟疫呢?
有些学者认为是发生了大面积的流行性感冒。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就提出过这个说法。我感到奇怪,曹操的军队来自北方,在北方不感冒,跑到南方来感什么冒呢?这个说法明显不靠谱。
也有些学者认为是血吸虫病。这些学者可能不了解血吸虫病的基本情况。我是湖北人,有的亲戚就患有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一种病原体为血吸虫的寄生虫病,通常在每年四月到十月这段时间感染人体致病。这种病有很长时间的潜伏期,人与人之间、人与牲畜之间不会互相传染。赤壁大战发生在冬天,曹操的军队不可能突然地、大面积地发作血吸虫病。
还有,这场瘟疫来得也实在奇怪——既然曹操的军队出现了大面积的感染,为什么孙刘联军却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呢?莫非,孙刘联军有什么良医妙药,从而使得全体将士具有了某种神奇的免疫能力吗?
那究竟是一场什么瘟疫呢?为什么对于这样重要的细节,《三国志》竟然没有具体的记述呢?大家再仔细看看这23个字:“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卒多死者,乃引军还。”这里面有内容,很有嚼头的。意思是说,赤壁之战在前,瘟疫在后,不是瘟疫导致了曹操在赤壁大战的失利,恰恰相反,是曹操在赤壁大战的失利造成了瘟疫的大面积发作。“于是大疫……”,于是二字,可谓是意味深长,说明赤壁大战与这场奇怪的瘟疫之间有一种关联性。而《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记述这件事的时候,之所以如此闪烁其词,一定有什么难言之隐。瘟疫之说,不过是为尊者讳的隐语罢了。
我们可以把赤壁之战当作一个管理学的案例进行研究。我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发现那场瘟疫的真相。在我看来,势力强大的曹操,就像我们现在的一些大公司一样,看上去规模很大,其实暗藏着许多令人头痛的疑难杂症。一旦病情发作,就会像天崩地裂一样,出现不堪设想的结局。
一倒百倒的多米诺效应
许多研究三国的学者,穷其一生也找不到那场瘟疫的蛛丝马迹。我却以为,所谓瘟疫,用管理学的话讲,其实指的是曹操的员工忠诚度危机。诸葛亮舌战群儒,有论述曰: “曹操收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虽数百万不足惧也。”此中细节,似乎并不被学者们注意。
汉朝原有的组织结构,上级对下级充分授权,下级对上级整体性地接受命令和报告信息,每一级都是一个完全的整体,每一级都有一个明确的责任人。可是,由于员工忠诚度的严重缺失,曹操越来越感到自己的脆弱,他在猜疑自己的员工,他的员工们也在互相猜疑,在管理上出现了许多难以设想的不确定性,使得他只好设法采用新的组织结构设计。
新的管理模式是:把整个组织按照职能划分,每一个职能任命一个主管,在一个部门里面出现几位主管,每一位主管都直接听命于曹操,形成一种集权式管理。庞统在《三国演义》中所献连环计,似乎就是这种管理模式。它的好处是,能够有效降低组织在人事管理上的风险,维持组织的稳定性,一如长江上用铁环连锁的船只。事实上,曹操后来一直都在采用这种管理模式。
当然,这种管理模式也有弊端。由于主管与主管、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互相牵制,使得组织在运营上的效率极为低下。每一位主管都得直接听命于曹操,也使得每一个部门、或者每一支部队都丧失了独立作战的能力。 ↑返回顶部↑
从“白骨塌”往西南方向几里地,有一地名为“万人坑”。据说这里曾经埋葬过无数的曹军士兵,如今则变成了一处大水坑,水质浑浊而泛草绿色。我们站在水坑旁边凭吊,想象着当年“赤壁鏖兵,火烧乌林”的惨烈景象,甚至忍不住黯然神伤。
直到今天,这场战争依然有许多费人猜疑的地方。曹操经略江南,号称猛将千员、雄兵百万,而且还保持着战无不胜的辉煌记录。孙权这边,《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说是两万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说是三万人。刘备呢?在长阪坡死里逃生,身边只有几十名亲随。另外,关羽率领的水军大约有两三千人,江夏太守刘琦大约有一万多人。孙刘联军的总兵力,不过四万多人的规模。在一场东南风的帮助下,孙刘联军居然能够以四万多人打败曹操的百万大军,真是匪夷所思啊!
有学者考证说,曹操投入赤壁大战的兵力,其实只有二十六万人。可是,就算是二十六万人,跟孙刘联军的四万多人相比,也无异于庞然大物啊!更何况他还有留守在许昌大本营的军队,还有派遣在各个占领区的驻军,其势力之雄壮可想而知!因此,兵员上的数目,不是关键问题。
曹操为什么会惨遭赤壁大战的失败呢?《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有一段很隐约的记述,只有23个字:“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卒多死者,乃引军还。”现代的学者们根据这个信息推断,曹操虽然兵员庞大,却因为瘟疫丧失战斗力,最终不得不引军退去。可是,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瘟疫呢?
有些学者认为是发生了大面积的流行性感冒。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就提出过这个说法。我感到奇怪,曹操的军队来自北方,在北方不感冒,跑到南方来感什么冒呢?这个说法明显不靠谱。
也有些学者认为是血吸虫病。这些学者可能不了解血吸虫病的基本情况。我是湖北人,有的亲戚就患有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一种病原体为血吸虫的寄生虫病,通常在每年四月到十月这段时间感染人体致病。这种病有很长时间的潜伏期,人与人之间、人与牲畜之间不会互相传染。赤壁大战发生在冬天,曹操的军队不可能突然地、大面积地发作血吸虫病。
还有,这场瘟疫来得也实在奇怪——既然曹操的军队出现了大面积的感染,为什么孙刘联军却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呢?莫非,孙刘联军有什么良医妙药,从而使得全体将士具有了某种神奇的免疫能力吗?
那究竟是一场什么瘟疫呢?为什么对于这样重要的细节,《三国志》竟然没有具体的记述呢?大家再仔细看看这23个字:“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卒多死者,乃引军还。”这里面有内容,很有嚼头的。意思是说,赤壁之战在前,瘟疫在后,不是瘟疫导致了曹操在赤壁大战的失利,恰恰相反,是曹操在赤壁大战的失利造成了瘟疫的大面积发作。“于是大疫……”,于是二字,可谓是意味深长,说明赤壁大战与这场奇怪的瘟疫之间有一种关联性。而《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记述这件事的时候,之所以如此闪烁其词,一定有什么难言之隐。瘟疫之说,不过是为尊者讳的隐语罢了。
我们可以把赤壁之战当作一个管理学的案例进行研究。我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发现那场瘟疫的真相。在我看来,势力强大的曹操,就像我们现在的一些大公司一样,看上去规模很大,其实暗藏着许多令人头痛的疑难杂症。一旦病情发作,就会像天崩地裂一样,出现不堪设想的结局。
一倒百倒的多米诺效应
许多研究三国的学者,穷其一生也找不到那场瘟疫的蛛丝马迹。我却以为,所谓瘟疫,用管理学的话讲,其实指的是曹操的员工忠诚度危机。诸葛亮舌战群儒,有论述曰: “曹操收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虽数百万不足惧也。”此中细节,似乎并不被学者们注意。
汉朝原有的组织结构,上级对下级充分授权,下级对上级整体性地接受命令和报告信息,每一级都是一个完全的整体,每一级都有一个明确的责任人。可是,由于员工忠诚度的严重缺失,曹操越来越感到自己的脆弱,他在猜疑自己的员工,他的员工们也在互相猜疑,在管理上出现了许多难以设想的不确定性,使得他只好设法采用新的组织结构设计。
新的管理模式是:把整个组织按照职能划分,每一个职能任命一个主管,在一个部门里面出现几位主管,每一位主管都直接听命于曹操,形成一种集权式管理。庞统在《三国演义》中所献连环计,似乎就是这种管理模式。它的好处是,能够有效降低组织在人事管理上的风险,维持组织的稳定性,一如长江上用铁环连锁的船只。事实上,曹操后来一直都在采用这种管理模式。
当然,这种管理模式也有弊端。由于主管与主管、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互相牵制,使得组织在运营上的效率极为低下。每一位主管都得直接听命于曹操,也使得每一个部门、或者每一支部队都丧失了独立作战的能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