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女技术员[穿书] 第285节(1 / 7)
想到这里,爱立快步走到桌子前面,从她带回来的包里,一番搜找,扒拉出一封信来,递给铎匀道:“我今天收到了俞老师弟弟的信,说要还给我当年帮助俞老师的钱。”
樊铎匀稍微想了一下,才记起来,爱立说的俞老师,是她大学时期的俄语老师,也是当年他们帮助的二十多人中的一个,1969年被遣返回东北老家,跟着侄孙生活。1974年得到了平反,但是本身年事已高,许是情绪波动过大,那一年春夏交际的时候就过世了,被安葬在东北。当时爱立还额外寄了一笔丧葬费过去。
没想到时隔五年,竟然还会有俞老师家人的消息。
边看信边问爱立道:“俞老师的弟弟,以前不在国内吧?”
“是,他是四十年代在米国读书,后来就留在了那边,前段时间回老家扫墓,看到了我们和俞老师来往的一些信,就顺着地址寄到了汉城国棉一厂去,张扬帮忙转寄到这边来了。”顿了一下,爱立接着道:“我想这笔钱,是我和俞老师的缘分,不准备要他还。”
樊铎匀道:“那是自然,回信的时候,你仔细和他说,免得人家心里还惦记着这事。”
爱立应道:“好。”
夫妻俩就坐下来,给俞老先生写回信:“俞先生您好,收到您的来信,非常意外。我是俞老师的学生,得知恩师晚年生活上有些不便,略尽了些绵薄之力,不值当您挂心。您信中所提的归还钱财一事,万万不可,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我和俞老师的缘分,您不必放在心上……”
这笔钱,当初他们夫妻俩预备花出去的时候,就没准备收回来。
信写好以后,按照原来信封上的地址,寄了回去。
十天以后,爱立又收到了俞老先生的信,表示他准备给老家俞家坳购买一辆拖拉机,以感谢乡亲们对老姐姐的收留和照顾之情,说还给爱立夫妻俩寄了一份礼物,是她姐姐留下来的,他觉得这些东西,送给爱立夫妻俩更合适一些,希望他们注意查收一下。
爱立顺道就去邮局问了,今天确实到了一份她的包裹,并不是很大,爱立原本猜是一些书籍。到家打开一看,发现是一个绿玉小乌龟和一个翡翠式样的小茶壶,用报纸和棉花仔细地包了好几层,这大概是俞老师曾经钟爱的小玩意儿,一直带在身边。
樊铎匀拿过来仔细看了一下,“像是有些年头的东西,这种应该留给她后人的,既是纪念,也是一份传承。”
爱立叹道:“也许她的后人至今都没去俞家坳,不然这东西应该早就被拿走了。”俞老师是有一双儿女的,只不过那个年代和她断绝了关系,按常理来说,这对子女很不孝,但是退一步说,人处在动荡的时代中,可能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什么。
毕竟那是生养他们的母亲,就这样孤零零地在一个山坳里去世了。俞老师曾在信里和她说,她觉得自己像在坐山牢一样。一个学贯中西的老人,满肚子学问,却只能对着尚未开蒙的孩童,哼唱几句童谣。其中的辛酸和苦涩,爱立都觉得有些于心不忍。
↑返回顶部↑
樊铎匀稍微想了一下,才记起来,爱立说的俞老师,是她大学时期的俄语老师,也是当年他们帮助的二十多人中的一个,1969年被遣返回东北老家,跟着侄孙生活。1974年得到了平反,但是本身年事已高,许是情绪波动过大,那一年春夏交际的时候就过世了,被安葬在东北。当时爱立还额外寄了一笔丧葬费过去。
没想到时隔五年,竟然还会有俞老师家人的消息。
边看信边问爱立道:“俞老师的弟弟,以前不在国内吧?”
“是,他是四十年代在米国读书,后来就留在了那边,前段时间回老家扫墓,看到了我们和俞老师来往的一些信,就顺着地址寄到了汉城国棉一厂去,张扬帮忙转寄到这边来了。”顿了一下,爱立接着道:“我想这笔钱,是我和俞老师的缘分,不准备要他还。”
樊铎匀道:“那是自然,回信的时候,你仔细和他说,免得人家心里还惦记着这事。”
爱立应道:“好。”
夫妻俩就坐下来,给俞老先生写回信:“俞先生您好,收到您的来信,非常意外。我是俞老师的学生,得知恩师晚年生活上有些不便,略尽了些绵薄之力,不值当您挂心。您信中所提的归还钱财一事,万万不可,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我和俞老师的缘分,您不必放在心上……”
这笔钱,当初他们夫妻俩预备花出去的时候,就没准备收回来。
信写好以后,按照原来信封上的地址,寄了回去。
十天以后,爱立又收到了俞老先生的信,表示他准备给老家俞家坳购买一辆拖拉机,以感谢乡亲们对老姐姐的收留和照顾之情,说还给爱立夫妻俩寄了一份礼物,是她姐姐留下来的,他觉得这些东西,送给爱立夫妻俩更合适一些,希望他们注意查收一下。
爱立顺道就去邮局问了,今天确实到了一份她的包裹,并不是很大,爱立原本猜是一些书籍。到家打开一看,发现是一个绿玉小乌龟和一个翡翠式样的小茶壶,用报纸和棉花仔细地包了好几层,这大概是俞老师曾经钟爱的小玩意儿,一直带在身边。
樊铎匀拿过来仔细看了一下,“像是有些年头的东西,这种应该留给她后人的,既是纪念,也是一份传承。”
爱立叹道:“也许她的后人至今都没去俞家坳,不然这东西应该早就被拿走了。”俞老师是有一双儿女的,只不过那个年代和她断绝了关系,按常理来说,这对子女很不孝,但是退一步说,人处在动荡的时代中,可能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什么。
毕竟那是生养他们的母亲,就这样孤零零地在一个山坳里去世了。俞老师曾在信里和她说,她觉得自己像在坐山牢一样。一个学贯中西的老人,满肚子学问,却只能对着尚未开蒙的孩童,哼唱几句童谣。其中的辛酸和苦涩,爱立都觉得有些于心不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