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靠美貌追妻 第95节(2 / 7)
皇帝有意效法先皇,提拔不少将领,期盼能培养出与南境王分庭抗礼之人。但那些人,无论是从作战谋略还是骁勇,都及不上以一己之力迫使南越不敢北进的南境王。
皇帝一边忌惮阿爹,一边又要倚仗阿爹抗衡南越,无计可施之下,只能在她的恩封之事上做文章。
刻意压着不给她恩封,无非是为了向朝臣传达出一个信号:皇帝对南境王并非全然信重。
有此前提,耳聪目明的朝臣在与南境王结交时,定然要再三思量。
洛之蘅想,当时阿爹得知皇帝的意图大约是愤怒的,但阿娘聪慧理智,自然不会任由阿爹在已经被皇帝忌惮的情形下,还去御前放肆。
是以恩封之事便不了了之,一直到他们一家回到南境后,都无人再提起此事。
太子显然也意识到了这桩前情,垂下眼,透出股无地自容的意味。
洛之蘅倒并不觉得奇怪。
站在皇帝的角度,他登基时,南境王已然手握重权驻守南境,他对南境王既无提拔之恩,更无私交之情。两人仅有的交集,不过是南境王偶尔进京时遥遥见过的几面。他不清楚南境王的脾气秉性,偏偏对方又兵权在手几乎到了呼风唤雨的地步,这种情况下,皇帝生出忌惮之心是情理之中。
洛之蘅不以为意地笑笑,牵起太子的手,温柔地问:“所以呢,阿兄当时是怎么劝服陛下的?”
“当时恰逢——”太子想到什么,忽然迟疑了下。
洛之蘅顺势回忆起来,她受封郡主时是隆庆十三年的春天。而就在前一年,南越进犯,阿娘为了保护她死在南越人的手里。战后阿爹大受打击,奉上了兵权,安安心心当他的闲散王爷。
她曾经一直以为,这荣封是皇帝终于看到了阿爹的忠诚,才松口赐下。可若其中有太子的作用,那——
洛之蘅喃喃:“所以即便阿爹当时奉上了兵权,陛下还是没能放下戒心吗?”
“帝王向来多疑……”太子忽然有些不敢直视她的眼神。
↑返回顶部↑
皇帝一边忌惮阿爹,一边又要倚仗阿爹抗衡南越,无计可施之下,只能在她的恩封之事上做文章。
刻意压着不给她恩封,无非是为了向朝臣传达出一个信号:皇帝对南境王并非全然信重。
有此前提,耳聪目明的朝臣在与南境王结交时,定然要再三思量。
洛之蘅想,当时阿爹得知皇帝的意图大约是愤怒的,但阿娘聪慧理智,自然不会任由阿爹在已经被皇帝忌惮的情形下,还去御前放肆。
是以恩封之事便不了了之,一直到他们一家回到南境后,都无人再提起此事。
太子显然也意识到了这桩前情,垂下眼,透出股无地自容的意味。
洛之蘅倒并不觉得奇怪。
站在皇帝的角度,他登基时,南境王已然手握重权驻守南境,他对南境王既无提拔之恩,更无私交之情。两人仅有的交集,不过是南境王偶尔进京时遥遥见过的几面。他不清楚南境王的脾气秉性,偏偏对方又兵权在手几乎到了呼风唤雨的地步,这种情况下,皇帝生出忌惮之心是情理之中。
洛之蘅不以为意地笑笑,牵起太子的手,温柔地问:“所以呢,阿兄当时是怎么劝服陛下的?”
“当时恰逢——”太子想到什么,忽然迟疑了下。
洛之蘅顺势回忆起来,她受封郡主时是隆庆十三年的春天。而就在前一年,南越进犯,阿娘为了保护她死在南越人的手里。战后阿爹大受打击,奉上了兵权,安安心心当他的闲散王爷。
她曾经一直以为,这荣封是皇帝终于看到了阿爹的忠诚,才松口赐下。可若其中有太子的作用,那——
洛之蘅喃喃:“所以即便阿爹当时奉上了兵权,陛下还是没能放下戒心吗?”
“帝王向来多疑……”太子忽然有些不敢直视她的眼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