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1章(1 / 3)
人类的生活、发明与创造,取法天地,取法山水,取法草木,但却是集三者之大成,萃三者之精微,而最终,也将成三者不可能具有之璀璨。
天地山水草木是一重天地,而人类之文明,又是另一重天地。
后者来源于前者,但却比前者有着更为美好的前景。
后者比前者,更令人向往、令人心动!
他暂时之所以更乐意俯仰天地、跋涉山水、亲近草木,不过是修行登至一个极境后的返本归源。而在返本归源之后,终还是要再次出发,从天地山水草木这小天地中,走向人类文明的大天地!
前世老子《道德经》中有云:“万物负阴而抱阳。”
对他来说,天地山水草木是阴,而人类文明是阳,脚踏两重天地,负阴而抱阳,却是他当下以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永远的“阴阳之道”!
一念至此,方天豁然贯通。
只觉心神意识,像是打破了什么长久以来的无形拘束和桎梏,一下子陡然地扩展开来,不止是“冲向云霄”,更是向着整个天地发散,有一种真正拥抱这天地入怀或者说被这天地真正接纳的感觉。
便连因穿越而带来的对这方世界的些许一两分淡漠,也至此彻底的烟消云散。
然后,就类似于直觉,类似于冥冥,方天感觉他的心神意识接触到了什么东西,极悠远,极宏大,而待细细体察却又无以名状。且这种感觉只是一瞬,然后现而复隐。
方天没有太过在意。
一切,该来的迟早会来。在修行方面,自道路确立、漫步而行之后,对于修行的成果,他很早很早以前,就已是不再怎么挂心了。走到何处,便是何处,臻至何境,便是何境,真正的“随遇而安”。
安,因为此道此心,贯彻过去现在未来。至于修行成果如何,早已无半分关系。
就在此时,一个坐标,或者说一个基点,又或者说一个原则,于方天心中确定。——自此之后,当与世沉浮。我若先于世,当不吝为引领者;我若同于世,当陶然为悠游者;我若后于世,当汲汲而为向上者。
↑返回顶部↑
天地山水草木是一重天地,而人类之文明,又是另一重天地。
后者来源于前者,但却比前者有着更为美好的前景。
后者比前者,更令人向往、令人心动!
他暂时之所以更乐意俯仰天地、跋涉山水、亲近草木,不过是修行登至一个极境后的返本归源。而在返本归源之后,终还是要再次出发,从天地山水草木这小天地中,走向人类文明的大天地!
前世老子《道德经》中有云:“万物负阴而抱阳。”
对他来说,天地山水草木是阴,而人类文明是阳,脚踏两重天地,负阴而抱阳,却是他当下以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永远的“阴阳之道”!
一念至此,方天豁然贯通。
只觉心神意识,像是打破了什么长久以来的无形拘束和桎梏,一下子陡然地扩展开来,不止是“冲向云霄”,更是向着整个天地发散,有一种真正拥抱这天地入怀或者说被这天地真正接纳的感觉。
便连因穿越而带来的对这方世界的些许一两分淡漠,也至此彻底的烟消云散。
然后,就类似于直觉,类似于冥冥,方天感觉他的心神意识接触到了什么东西,极悠远,极宏大,而待细细体察却又无以名状。且这种感觉只是一瞬,然后现而复隐。
方天没有太过在意。
一切,该来的迟早会来。在修行方面,自道路确立、漫步而行之后,对于修行的成果,他很早很早以前,就已是不再怎么挂心了。走到何处,便是何处,臻至何境,便是何境,真正的“随遇而安”。
安,因为此道此心,贯彻过去现在未来。至于修行成果如何,早已无半分关系。
就在此时,一个坐标,或者说一个基点,又或者说一个原则,于方天心中确定。——自此之后,当与世沉浮。我若先于世,当不吝为引领者;我若同于世,当陶然为悠游者;我若后于世,当汲汲而为向上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