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 第212节(1 / 7)
京城这边,石星果真要派沈惟敬前往倭国议和,柳贺却觉得,优势在我,不必对倭患议和,但与明军援助朝鲜在廷议上取得绝大多数支持不同,到了此时,许多官员觉得,既赢下了碧蹄馆之役,收复汉城已近在眼前,明军此时与倭国议和,便可省去大军劳顿,能令军民有喘息之机。
众朝臣中,柳贺是反对最狠的。
他知晓历史,自然明白议和不会成,倭国将再派大军进犯朝鲜,李如松甚至会因为此战丢命。
在众多见好就收的意见中,柳贺的想法便显得格外特立独行。
为此,柳贺特意上门劝说石星。
他和申时行商讨许久,二人在政事上有过不少冲突,为了这一战,柳贺对申时行做出了许多让步,之后,柳贺又与王锡爵、许国和王家屏商议。
众朝臣最终赞同了柳贺的决定,但因此事,他也在朝堂上引起了许多争议,不少官员觉得柳贺十分好战,言官弹劾他,说他因一己之私令朝廷陷入战乱之中。
柳贺
对此一片平静。
战事起之前,柳贺特意写信给李如松,叫他先夺了朝鲜国主的权力,这位朝鲜国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夺回汉城后,他竟中了倭国的反间计,将朝鲜名将李舜臣罢免,要知道,在整个对倭之战中,整个朝鲜拿得出手的也只有李舜臣一人了。
到这时候,柳贺多少理解了张居正当年的感受。
他眼下还不是首辅,只是次辅,却觉得官员立于官场之中,想得人人称赞是极难的,可被批判质疑却十分简单。
朝鲜战事的境况不断出现在阁臣桌案上,即便夺回了汉城,挽救朝鲜与危难之中,可倭国的军力并未受到影响,换而言之,倭国有再来一次的机会。
柳贺劝说众朝臣时便道:“倭寇袭扰我东南海境时,朝廷连年派兵镇压,倭寇依然连年来犯,使我沿海臣民受了多少苦难?此时倭寇既打了败仗,我等自然应当乘胜追击,若令其再有喘息之机,其一或许再犯我东南海境,使开海之功化为乌有,其二,其若再集结兵力进犯朝鲜,我大明再派军兵助力,岂不比如今更耗费兵马粮草?”
说来说去,还是钱的问题。
↑返回顶部↑
众朝臣中,柳贺是反对最狠的。
他知晓历史,自然明白议和不会成,倭国将再派大军进犯朝鲜,李如松甚至会因为此战丢命。
在众多见好就收的意见中,柳贺的想法便显得格外特立独行。
为此,柳贺特意上门劝说石星。
他和申时行商讨许久,二人在政事上有过不少冲突,为了这一战,柳贺对申时行做出了许多让步,之后,柳贺又与王锡爵、许国和王家屏商议。
众朝臣最终赞同了柳贺的决定,但因此事,他也在朝堂上引起了许多争议,不少官员觉得柳贺十分好战,言官弹劾他,说他因一己之私令朝廷陷入战乱之中。
柳贺
对此一片平静。
战事起之前,柳贺特意写信给李如松,叫他先夺了朝鲜国主的权力,这位朝鲜国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夺回汉城后,他竟中了倭国的反间计,将朝鲜名将李舜臣罢免,要知道,在整个对倭之战中,整个朝鲜拿得出手的也只有李舜臣一人了。
到这时候,柳贺多少理解了张居正当年的感受。
他眼下还不是首辅,只是次辅,却觉得官员立于官场之中,想得人人称赞是极难的,可被批判质疑却十分简单。
朝鲜战事的境况不断出现在阁臣桌案上,即便夺回了汉城,挽救朝鲜与危难之中,可倭国的军力并未受到影响,换而言之,倭国有再来一次的机会。
柳贺劝说众朝臣时便道:“倭寇袭扰我东南海境时,朝廷连年派兵镇压,倭寇依然连年来犯,使我沿海臣民受了多少苦难?此时倭寇既打了败仗,我等自然应当乘胜追击,若令其再有喘息之机,其一或许再犯我东南海境,使开海之功化为乌有,其二,其若再集结兵力进犯朝鲜,我大明再派军兵助力,岂不比如今更耗费兵马粮草?”
说来说去,还是钱的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