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 第47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柳贺以往看过不少乡试程文集,要他总结的话,丁卯年乡试的这三道四书题出得可谓四平八稳,虽能区分出考生的优劣,但整体来说,考生需有十足的经义功底才能写出出挑文章。

  四书题答完,柳贺看了眼漏刻,便开始答五经题,五经题选了《硕鼠》、《大雅》等篇章的内容,柳贺对这些篇章了熟于心,加上《诗》一经不必处处考虑圣人之言,反而给了柳贺足够的发挥空间。

  他穿越到这大明朝已有五年,在这五年间,他每日勤读书、勤

  练文章,为的就是在考场上挥洒自如的这一刻。

  柳贺如今写文章时早已不纠结,因读的书多,写的文章多,他自己又是爱思索的性子,便是题目稍难一些,也不会耗费他太多时间。

  写五经题时,他仿佛有一股气积在胸中,文字写得越丰满,这股气便慢慢释放了出来,及至最后停笔的那一刻,他心中依然有一股激荡之感。

  这便是柳贺练文章时所追求的境界,情感中见真挚,文章中见质朴,率真又大胆,该放时放,该收时收,力图向韩昌黎的文风靠近,事实证明,他的努力还是有成果的。

  五经题写出了感觉,柳贺自然不会让这种感觉轻易消失,他一鼓作气地写了三篇,到第四篇时则略微停顿了一下,第四题为“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一句,这一句出自《思文》,讲的是后稷赐予麦种,在天下间推广的故事。

  《朱子集传》中说,后稷之德可配天,种麦种粮之事不仅给予百姓温饱,更能够教化百姓,柳贺写文章时便夸了一番后稷的功德,又写到农桑的作用,这类题目他其实已经写得挺顺了,但在思考的过程中,他可以对文章进行进一步修饰。

  柳贺一边写,一边检查错字、漏字等,事实上,文章写顺了之后,错字漏字之类的事情基本已经不会发生了,但既然是乡试的考场,再谨慎也不为过。

  乙字号考房内,众士子也和他一样在奋笔疾书,黄昏还未至,考房内已有不少士子写完了文章,正将考卷交到受卷官手中,柳贺写题的速度不快不慢,待他将文章誊抄完毕,考场上交卷的士子已有数位,不过此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柳贺被守着考房的军士引到龙门前,等待龙门开启。

  柳贺到时,龙门前已聚集了数位士子,其中没有与柳贺相熟之人,他便站到一边,与其余士子保持距离,免得打扰了其他士子讨论的兴致。

  “阁下可是镇江府柳相公?”其中一位士子冲他拱了拱手,语气很是和善。

  “在下正是,兄台是……”

  这士子看上去约莫三十上下,面容清俊,一看便是性格豪爽之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