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六十年代小知青 第4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刚把东西收拾好,徐安就进来了,看到炕上放的两个新水壶,忙问“姐,这水壶哪来的?”

  “今天去县城时买的,咱俩用一个,另一个送给村长”许安点点头,小声的说“姐,那我们什么时候去村长家?”

  “等天黑了再去,”送礼嘛,肯定是夜深人静才方便啊!

  把东西整理好,姐弟俩就拿着桶去挑水了,今天轮到三个男知青挑水,但她们已经和别人分锅吃饭了,所以也不能在这方面占人便宜,

  离知青点最近的一个水井,大概有20米左右的距离,中间隔了一个牛棚,这个牛棚有两个知青点那么大,占地应该有三亩多,牛棚里面有六头牛,以前是村里一个瘸腿的孤寡老人在里面守着,67年里面又住进去两个下放的夫妻,两口子看起来40多岁,从来没见他们说过话,不过村里也没人搭理他们,农忙的时候就去地里劳动,其余的时候就在牛棚照顾牲口,偶尔看两人到上山打柴摘野菜,

  徐宁也在想,原主的爸妈下放到这里接受改造,和别的地方比算是很好了,这里的民风还算淳朴,村长也比较正直,不搞城里批斗那一套,就是劳动量大点,公分算的少点,精神上不被折磨,日子就能慢慢熬过去。

  如果她和许安能顺利盖了房子搬出来,在后面再开一个小门,那样和牛棚走动起来就更方便了,

  知青点和牛棚靠近大青山,离村里还有一段距离,听大栓婶子说,以前修牛棚的时候村里的老人说这里的地不肥,种的庄稼产量低,就把牛棚修在这里了,前几年第一批知青下乡时,借住在村民家里,时间久了矛盾就出来了,几个知青就闹到乡里去了,乡里的领导把村长叫过去批评了一顿,让他回去给知青盖房子,村长回来气的不行,嫌知青事多,就在离村里比较远的牛棚这里划了一块地盖知青院。

  两姐弟走到水井旁,看到牛棚的瘸腿老人正往上打水,徐宁忙放下水桶上前去帮忙,徐安喊了一声“七爷爷”

  “好好,乖孩子”老人摸了摸徐安的头,夸道,说完就挑着水回牛棚了,

  徐宁把绳子系在桶上,桶丢到井里打水,两个桶都打了八分满,就挑着回知青点了,

  几个知青都已经回来了,孙浩看到徐宁挑水去了,忙接过来道“这几天我们几个挑水就好,等你的伤好了再挑”

  徐宁忙说“谢谢,已经好多了”旁边的陈向东也附和说,这几天他们帮忙挑,徐宁接受了他们的好意,想着头上那么大一个口子,还是不要逞强了。

  孙浩又问她要不要陪她一起去村长家说分自留地的事,徐宁说不用,几句话的事,她和许安给村长说下就好,孙浩点点头就拿着桶和扁担去挑水了,

  徐宁看天也差不多黑了,就去屋里把背篓背上和许安一起去村里了,两人慢悠悠的在路上走着,现在正是吃晚饭的时候,外面基本上没啥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