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科举路 第82节(1 / 5)
新皇登基之后, 已经出现过好几起官员们有些不端的行为被太上皇和皇太后在巡游的时候发现, 一封信写给皇上, 皇上就派钦差大臣来详细查探的事情,因此落马了好些贪官。
所以太上皇和皇太后的巡游现在不仅变得不劳民伤财,不再是国家财政的一个大负担,反而还成为了国家反腐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毕竟谁也不知道太上皇和皇太后那天会不会心血来潮来到你治理的这个地方?他们二人现在低调得很, 行踪诡秘, 谁也不知道他们走到了何处。
有些官员为了怕被他们查出来自己贪腐的事情, 只敢私底下做做文章,明面上却是不敢让自己的官声烂大街的,这么一年年的装下来,百姓们倒是对整个朝廷,对整体的官员们有了向好的评价,各地的百姓们说起来自家县里的官老爷们不至于个个伸出大拇指,但也不至于要随时唾骂了。
季兴邦这个吏部尚书一直做得很好,在六部之中,排序基本是“吏户礼兵刑工”,吏部尚书居首,他也一直做得兢兢业业的,之前的皇上信任他,现在新登基的新皇也很信任他。没过多久,他便在之前的阁老致仕之后入阁了,达到了他这辈子做官的高峰。
一般而言,为了巩固统治,对于一家人来说为官上面是有所限制的。季兴邦入阁了,成为了权倾天下的阁老,那么他的大堂兄季兴杰、儿子季昀霆、女儿季昀舒以及其他小辈的侄儿男女就都不能再在京城里为官了,否则会引起其他人的强烈不满。
对于其他小辈而言,在外做官没有什么难的,他们的级别都很低,基本上都在各个县、各个府中做官员,分散到全国各地里去了,对他们日后的影响不大。
同时因为京城之中有着季兴邦阁老的这棵大树的拂照,他们在吏部每次的考核之时基本上都能得到比较好的档次,不说人人都能得到“优”,但是至少不会遇到上官们的为难,本来是合格的,却被故意推到劣等,对于他们这些小辈来说,算是很好的。
而且他们在外地为官的时候,他们的上峰也“不看僧面看佛面”,不会故意给他们使绊子,让他们难受,毕竟打了小的来了老的,他们也怕这个很年轻的季阁老日后报复他们啊。
只不过这一条的限制对于季兴邦的大堂兄季兴杰来说就比较致命了。季兴杰在国子监和太学教书都教得非常的好,人品也是很过硬的,得到了皇上的信任和朝臣的公认,若是没有季兴邦入阁这么一遭事情的话,他日后成为负责太学的主官,统领整个太学继续发展起码是无碍的。
但是因为要避嫌,所以他就不能继续留在太学担任重要的职位了。现在对于他来说,只有离开京城去其他地方做官这一条路了。
季兴邦也找他聊了聊天,问季兴杰想不想外放去某一个省做巡抚,或者学政也可以。毕竟他现在是内阁重臣,若是让季兴杰平调去一个比较好的岗位或者是升一级去其他重要的岗位也是可以的。
季兴杰也很心动,之前他虽然也做过其他部门的官员,但是毕竟做的时间短,一辈子基本上都是在不同的学校里面换来换去的,完全没有外放过,更不用说是做外放的实权主官了。
在这个世界上,男子都有一些“功成名就”的想法和追求,他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季兴杰思索了几天之后却亲自找季兴杰拒绝了这个提议。他说道:“兴杰,我年岁渐大了,现在就时常感觉自己精力没有年轻时候好了,好些时候都会觉得身体困乏,使不上劲儿。
↑返回顶部↑
所以太上皇和皇太后的巡游现在不仅变得不劳民伤财,不再是国家财政的一个大负担,反而还成为了国家反腐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毕竟谁也不知道太上皇和皇太后那天会不会心血来潮来到你治理的这个地方?他们二人现在低调得很, 行踪诡秘, 谁也不知道他们走到了何处。
有些官员为了怕被他们查出来自己贪腐的事情, 只敢私底下做做文章,明面上却是不敢让自己的官声烂大街的,这么一年年的装下来,百姓们倒是对整个朝廷,对整体的官员们有了向好的评价,各地的百姓们说起来自家县里的官老爷们不至于个个伸出大拇指,但也不至于要随时唾骂了。
季兴邦这个吏部尚书一直做得很好,在六部之中,排序基本是“吏户礼兵刑工”,吏部尚书居首,他也一直做得兢兢业业的,之前的皇上信任他,现在新登基的新皇也很信任他。没过多久,他便在之前的阁老致仕之后入阁了,达到了他这辈子做官的高峰。
一般而言,为了巩固统治,对于一家人来说为官上面是有所限制的。季兴邦入阁了,成为了权倾天下的阁老,那么他的大堂兄季兴杰、儿子季昀霆、女儿季昀舒以及其他小辈的侄儿男女就都不能再在京城里为官了,否则会引起其他人的强烈不满。
对于其他小辈而言,在外做官没有什么难的,他们的级别都很低,基本上都在各个县、各个府中做官员,分散到全国各地里去了,对他们日后的影响不大。
同时因为京城之中有着季兴邦阁老的这棵大树的拂照,他们在吏部每次的考核之时基本上都能得到比较好的档次,不说人人都能得到“优”,但是至少不会遇到上官们的为难,本来是合格的,却被故意推到劣等,对于他们这些小辈来说,算是很好的。
而且他们在外地为官的时候,他们的上峰也“不看僧面看佛面”,不会故意给他们使绊子,让他们难受,毕竟打了小的来了老的,他们也怕这个很年轻的季阁老日后报复他们啊。
只不过这一条的限制对于季兴邦的大堂兄季兴杰来说就比较致命了。季兴杰在国子监和太学教书都教得非常的好,人品也是很过硬的,得到了皇上的信任和朝臣的公认,若是没有季兴邦入阁这么一遭事情的话,他日后成为负责太学的主官,统领整个太学继续发展起码是无碍的。
但是因为要避嫌,所以他就不能继续留在太学担任重要的职位了。现在对于他来说,只有离开京城去其他地方做官这一条路了。
季兴邦也找他聊了聊天,问季兴杰想不想外放去某一个省做巡抚,或者学政也可以。毕竟他现在是内阁重臣,若是让季兴杰平调去一个比较好的岗位或者是升一级去其他重要的岗位也是可以的。
季兴杰也很心动,之前他虽然也做过其他部门的官员,但是毕竟做的时间短,一辈子基本上都是在不同的学校里面换来换去的,完全没有外放过,更不用说是做外放的实权主官了。
在这个世界上,男子都有一些“功成名就”的想法和追求,他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季兴杰思索了几天之后却亲自找季兴杰拒绝了这个提议。他说道:“兴杰,我年岁渐大了,现在就时常感觉自己精力没有年轻时候好了,好些时候都会觉得身体困乏,使不上劲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