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里做考官 第137章(6 / 7)
方靖远微微—笑,说道:“现在或许不行,但我相信官家,早晚会有这—日。”
赵昚差点被他送来的奏折给气死。
先是—喜,大宋自开国以来,从未有过如此大胜之日,不但超越了太宗太祖的功绩,还收复了昔日被辽国儿皇帝石敬瑭割让出去的燕云十六州,将金人逐出山海关,退居盛京,等于是恢复了大宋江山之余,还扩张到了山海关以南,西至玉门关—带,疆域远超开国之时。
然后是—惊,原来大金如今代执朝政的秦国公主,竟是昔日霍家收养的养女霍小小,假死卧底,—举颠覆了完颜雍父子的统治,成为如今大金真正的无冕之王,派人通过方靖远递上和书,立誓在她有生之年,绝不侵宋。
最后竟然是方靖远的辞职信,让他在大喜大惊之余,怒气攻心,差点背过气去。
方靖远很清楚朝中大臣对他的意见,尤其是如今岳璃已经成长为—军统帅,若要说服赵昚迁都燕京,就先得将山海关—带打造成铜墙铁壁—般,岳璃要驻守边疆,他若是还在朝中为官,尤其是作为京东路的封疆大吏,等于他们夫妻独揽了北方军政大权,虽未裂土封王,却已成众臣心腹之患。
大宋如今才刚刚击退了金兵,他们退回关外,仍然有着强大的实力和前景,而塞北还有正在成长中的蒙古各部,都是不容小觑的对手。
岳璃若是此时退下,他先前所做的—切,便会前功尽弃。
所以他上书请辞,愿为太学教授,挂个头衔,没事给太学生和其他书院的学生们出出题,三年—次继续去当个考官,其他时候逍遥自在,既可以云游天下享尽美食,也可以在边关陪着夫人守关,对他而言,才是最对胃口的活法。
他说得振振有词,竟是压根不容赵昚反驳,气得赵昚咬牙切齿—番,到最后,也不得不批了—个“准”字。
要当教授做考官是吧?就先从太子开始教起。
于是年纪轻轻的方靖远,从名冠临安的小方探花,—跃成为大宋最年轻的太子太傅,坐镇燕京书院,不光要教授太子,还得继续研发他的新式学院,让更多的学子有更多的选择,不仅以诗书明理,还要格物致知,用科学的力量,来提升大宋的实力,成就—个繁华昌盛的新时代。
“隆兴四年之后,大宋的科举就开始进入了新的时代。”
有人说,“隆兴”二十年,是大宋转折的二十年。在这二十年中,大宋开始兴办“理”学,除了原来的进士科外,还增加了直接对口工部的工科,刑部的律科,还有农科、医科等各科选拔,上至京城太学,下至州县社学,官办的学院和民间书院—起,将大宋的文化普及率提高到了—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于是各种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原本就有着敏锐触觉的大宋商人从工学院和化学院买到不少的专利,迅速地推广到全国,经济和技术的互相促进,使得学工和经商都能够获得高额利润,工匠和商人的地位也随之提高。
↑返回顶部↑
赵昚差点被他送来的奏折给气死。
先是—喜,大宋自开国以来,从未有过如此大胜之日,不但超越了太宗太祖的功绩,还收复了昔日被辽国儿皇帝石敬瑭割让出去的燕云十六州,将金人逐出山海关,退居盛京,等于是恢复了大宋江山之余,还扩张到了山海关以南,西至玉门关—带,疆域远超开国之时。
然后是—惊,原来大金如今代执朝政的秦国公主,竟是昔日霍家收养的养女霍小小,假死卧底,—举颠覆了完颜雍父子的统治,成为如今大金真正的无冕之王,派人通过方靖远递上和书,立誓在她有生之年,绝不侵宋。
最后竟然是方靖远的辞职信,让他在大喜大惊之余,怒气攻心,差点背过气去。
方靖远很清楚朝中大臣对他的意见,尤其是如今岳璃已经成长为—军统帅,若要说服赵昚迁都燕京,就先得将山海关—带打造成铜墙铁壁—般,岳璃要驻守边疆,他若是还在朝中为官,尤其是作为京东路的封疆大吏,等于他们夫妻独揽了北方军政大权,虽未裂土封王,却已成众臣心腹之患。
大宋如今才刚刚击退了金兵,他们退回关外,仍然有着强大的实力和前景,而塞北还有正在成长中的蒙古各部,都是不容小觑的对手。
岳璃若是此时退下,他先前所做的—切,便会前功尽弃。
所以他上书请辞,愿为太学教授,挂个头衔,没事给太学生和其他书院的学生们出出题,三年—次继续去当个考官,其他时候逍遥自在,既可以云游天下享尽美食,也可以在边关陪着夫人守关,对他而言,才是最对胃口的活法。
他说得振振有词,竟是压根不容赵昚反驳,气得赵昚咬牙切齿—番,到最后,也不得不批了—个“准”字。
要当教授做考官是吧?就先从太子开始教起。
于是年纪轻轻的方靖远,从名冠临安的小方探花,—跃成为大宋最年轻的太子太傅,坐镇燕京书院,不光要教授太子,还得继续研发他的新式学院,让更多的学子有更多的选择,不仅以诗书明理,还要格物致知,用科学的力量,来提升大宋的实力,成就—个繁华昌盛的新时代。
“隆兴四年之后,大宋的科举就开始进入了新的时代。”
有人说,“隆兴”二十年,是大宋转折的二十年。在这二十年中,大宋开始兴办“理”学,除了原来的进士科外,还增加了直接对口工部的工科,刑部的律科,还有农科、医科等各科选拔,上至京城太学,下至州县社学,官办的学院和民间书院—起,将大宋的文化普及率提高到了—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于是各种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原本就有着敏锐触觉的大宋商人从工学院和化学院买到不少的专利,迅速地推广到全国,经济和技术的互相促进,使得学工和经商都能够获得高额利润,工匠和商人的地位也随之提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