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今,康熙既然发现了这么个赚钱的法子,又岂会轻易放过?那不是一星半点儿的利润,是数十倍的利润啊,若是每年能多做几单生意,岂不是就能够解决国库银子不足的问题了?

  康熙觉得,琼华不愧是自己的小福星。他做让她高兴的事儿,最后得到好处的反而是他自己。她总能够给他带来意外的惊喜。

  在这之后,康熙加大了海上贸易的力度。进行海上贸易的大清船只,也从最初的几艘,增加到了十几艘。

  然而,康熙很快就遇到了问题。

  原先大清的海上商队只有几艘船的时候,还不是很明显,如今规模扩大到了十几艘,交易额也越来越大,立马引起了海盗的注意。

  在带回了一箱又一箱的金银珠宝后,某一回,康熙的海上商队终于翻船了——被人打劫了,血本无归。

  此时,摆在康熙面前的,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见好就收,终止海上交易。

  反正先前,康熙的商队也赚了不少了,也为琼华小公主带回了足够的舶来品,康熙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在康熙派人与西方诸国进行交易时,就遭到了诸多大臣们的反对,再加上此事过后,航海贸易的风险已十分明了,此时收手,似乎是一个较为明智的选择,让一切回归“正轨”。

  第二个选择则是训练一支远洋水师,继续甚至扩大海上贸易规模,日后,大清的商队需要外出进行交易时,由远洋水师进行护送。大清别的商人也可以选择接受这支远洋水师的保护,并支付一定的费用。这种选择,又是一条全新的路了。在过去,大清组建水师,强化水师,是为了打仗,如今却是为了贸易,目的不同,足以颠覆许多人的认知。

  组建一支远洋水师,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办成的事,想要办成这件事儿,除了要说服朝堂上一些老古董之外,还需要投入不少人力物力。

  康熙对此踟蹰不决。

  从本心来说,他不愿意为了在他看来颇为低贱的商贾之事而劳师动众,但航海贸易带来的利润实在是太大了,大到让人无法不为之心动。每回商队从大清出发,带出去的不过是些常用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带回的却是大量的金银珠宝,以及一些在大清从未见过的新奇事物。

  在琼华的坚持下,康熙还派人搜罗了不少西洋的作物种子,以及与数学、天文学等学科有关的书籍。种子被琼华拿去培养去了,书籍则有康熙阅读了,定期过来给阿哥、格格们讲解,还时不时给他们布置功课并亲自出题目考校他们。格格们倒还好说,康熙对她们要求向来不是特别严格,阿哥们可就苦了,本来只需要学好君子六艺即可,谁知道随着商队一次次远洋,他们需要学习的科目也越来越多,连各国外语都被纳入了他们的备选课程之中,简直生无可恋。

  琼华:有人搞事情肯定是作业不够多,为了家庭和谐,务必要让作业榨干他们的精力,把他们搞事情的精力扼杀在摇篮里!

  反正康熙的儿子们一个个都是学霸,也不担心他们应付不来。至于康熙的女儿们,虽说娇弱的不少,比如养在太后膝下的九格格,但性格彪悍不输男儿的也有,比如宜贵妃郭络罗氏所出的六格格,这位六格格是个学霸,每回上课特别认真,对于康熙给阿哥、格格们增加课程一事,她非但没有不满,还花了十二分的动力去学习新的课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