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康熙闻言,越发高兴了。儿子们小小年纪就能懂得孝顺长辈,在他看来是一件极好的事。先前只让几个年长的阿哥、格格们去给太后侍疾,无非是因为年幼的阿哥、格格们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去了太后的宫中也是给太后添乱。但若是去的是一些懂事的孩子,且只是探望太后的话,想来还是可以的。

  “你既然有这份孝心,就随你二哥和妹妹一起去吧。”康熙告诫胤禛:“只是,你得乖一些,莫要吵到了你皇祖母。至于胤禩……”

  提起这个连面都没有见过几回的儿子,康熙便不由皱起了眉。

  虽说因为胤禩时常在长春宫接受胤禛的辅导,他对胤禩也有一些改观,但总体来说,在康熙心中,胤禩还是那个喜欢玩弄小聪明的孩子。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形成固有印象之后,这种印象是很难改变的。

  胤禛闻言,道:“汗阿玛时常教导儿子们要孝顺长辈,友悌手足。如今儿子正给八弟启蒙,不若把这孝悌之道一并教给八弟,这样一来,八弟应该会对此道有更深的体会,儿子也好做到身为兄长应尽之职。”

  如今提起长春宫的孩子,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琼华。胤禛这个不居嫡、不居长、也没有表现出过人天资的孩子,时常被人们忽略。但胤禛也是一个聪慧的孩子,他知道,他不可以越过太子,抢了太子的风头,但在特定的时候,他也得稍微表现一下,好让康熙看到他的好处,也让宫人们觉得,他不愧是佟皇贵妃一手教导出来的。

  至于拉上胤禩,纯粹是卖良嫔母子一个人情。

  胤禛知道,如今良嫔母子已经投靠了自己的额娘,这一点,从良嫔和胤禩越来越频繁地往长春宫中走动,便可得知。胤禛需要露脸的机会,胤禩又何尝不需要?这等机会,对于胤禩这种常年被上面的长辈们忽略的皇子来说,甚至更加重要。

  若是能得太后一句称赞,只怕比佟皇贵妃和胤禛在康熙面前夸胤禩十句都管用。

  另外,这件事对胤禛自己,也是有好处的。遇到什么事儿都不忘兄弟,可不是能在康熙心中加深他和胤禩“兄友弟恭”的印象么?康熙对于兄长爱护弟弟,向来是很有好感度的。

  果然,康熙听了胤禛的话后,眉眼舒展开来:“既然这样,你就带着胤禩去吧。和太子一样,既然胤禩是你带去寿康宫的,那么就由你来负责他的言行和安危。若是他不懂事,惊扰了皇额娘,你要负责教导阻止,若是他在去的路上磕了碰了,朕唯你是问。”

  康熙有意培养自己儿子的责任感,因此预期严肃,故意说得像是很严重似的。

  对此,胤禛一口应下了:“儿子明白,汗阿玛放心吧。”

  在两人的对话间,太子一行的小萝卜头,就从他和琼华两个,变成了四个。

  太子:“呵呵,四弟和孤不愧是兄弟,想到一块儿去了。”哎,他一个人要带这么多孩子,怎么感觉肩头的担子越来越重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