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上日理万机,处理得都是大事儿,臣妾自幼跟着额娘学习治家,处理得都是内宅之事,这布施之举,对于臣妾而言也就是积善行德之举,图个安心罢了,不能与皇上相提并论。只是臣妾想着,治大国如烹小鲜,臣妾治家的那点子小道理,与皇上的治国之道,兴许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不对的,皇上也就随便听听罢。”

  “眼下受灾之人都迁去了寺庙中,地方不够大不说,也不能让底下的百姓们感受到皇恩。这回赈灾,皇上势必要动用国库中的银子。既然动用了银子,总得让百姓们念您一个好。既如此,皇上何不用皇庄来暂时收容无家可归的百姓们呢?一则,让百姓们有个容身之处,二则,让百姓们感念皇上的恩情,三则,皇上可在皇庄上派些士兵把手,这样也不怕出乱子。”

  “人一多,无所事事,怕是要出乱子,正好皇庄的地方够大,且冬日里也有一些活计可以做,皇上不妨让这些灾民帮着您干些活儿,以工代赈,以此来换取口粮。否则,一直让他们白吃白住,也不是回事儿。待来年开春之时,一切自然就好了。”

  然后,佟皇贵妃又提出,为了更好地与前朝共进退,后宫妃嫔们一应用度不妨减半,另一半用度则拿来安置灾民。虽说即便是这样做,能够筹得的钱银也十分有限,但总归是一种态度。百姓们若是知道了,自然会更加感念皇家恩德。

  康熙对佟皇贵妃向来颇为满意。

  昨日他误会了佟皇贵妃,还因前朝之事迁怒佟皇贵妃,本来对佟皇贵妃十分愧疚。可佟皇贵妃却丝毫没有计较,自己手上和背上还带着伤,却这样绞尽脑汁地为康熙出谋划策,康熙对佟皇贵妃的印象,自然越发好了。

  他对佟皇贵妃的印象好了,对眼前这名官员自然就不满意了。

  连一个小小的女子都能想到解决措施,怎么堂堂大清官员竟会想不到?只怕是因为这件事无利可图,所以没把赈灾之事当回事儿吧!

  在将底下的官员训斥了一番过后,康熙敲定了最终的赈灾人选以及赈灾方案,然后准备散朝。

  不散不行啊,他在这金銮殿上多呆一刻,便多一分被发现的危机。

  可康熙手底下的一应大臣们素来十分精明,且一个个都将康熙的心思和心情揣摩了好些年,康熙今日的反常,他们又怎么会感觉不到?

  在康熙今日刚刚上朝之时,他们就觉得气氛仿佛有些不对,却猜不透究竟是哪里不对。待康熙呵斥那名官员之时,他们发现,今日康熙的心情似乎不大美妙,少招惹为好。而当康熙宣布退朝之时……这节奏不对啊,康熙平日里不是最为勤勉,恨不得一口气将重要的事儿都给讨论完的吗?便是有些事不方便在大朝会上说,他也会把心腹叫去他的书房继续开小会啊。

  可今日,康熙明显没有再跟人开会的心思,说散了就是真散了。

  康熙手底下的包括索额图与纳兰明珠在内的几个重臣见状,忍不住抬起头来,偷偷往康熙脸上瞄,试图从康熙的神色中得到一些信息来。这一瞄可不打紧,他们居然看到康熙眼睛下方有一些青黑?

  纳兰明珠以为是自己看错了,努力眨了眨眼,可当他在睁大眼时,仍然看到了康熙眼下的青黑,他悄悄儿地转过半个身子去看自己的老对头,然后从索额图的眼中看到了同样震惊的神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