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2 / 7)
至于薛夷光则是在另一旁询问关于农工堂的事情,所谓农工堂是薛夷光让各县创办的关于手工业工人和农事培养的学堂,按照她的要求,县里要定期组织下面乡镇的百姓去学习的。
“是办了的。”村正对着薛夷光道:“每次讲的花样都不同,前两次讲的都是这种土芋的事情,咱们村今年也计划种这东西,听说比麦子的产量高好几倍呢,还耐干旱,这要是今年种上了,咱们这个冬天就好过了。”
“这是个好事情。”薛夷光笑道,土芋的事情在很多年前就通过她和天兴帝主持的航海业进入了大魏,每年都会从各地带来许多的外来物品,但是这些外来物品来到大魏后,一开始的产量并不高,就如同占城稻一样,都是需要后期的品种改良,改成适合大魏种植的土芋。
这土芋在实验地中也试验了将近七八年,如今产量高了,才被推广出来,让百姓种植。农工堂的作用就是教授给百姓这些农业知识的,教他们怎么种这些新庄稼。
“当然是好事。”村正脸上笑得开心道:“这前几日县里又开了会,这次讲的是熬酱,说是用辣子花生肉一起熬上一锅,我还尝了一勺县里人熬的辣酱,那真是太好吃了,人家说下次就教我们熬酱,我不会这火灶上的本事,我打算下次带着村子里的妇人一起去,让她们学,学好了卖出去,也是能补贴家用。”
“咱们县里也有招女工的,但是大部分招的都是未出嫁的姑娘和年轻的媳妇,年纪大些的妇人都没人要了,她们也在家里急得想要做工,我觉得这是个机会。”村正显然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
薛夷光其实很少见到这么有想法,有干劲儿的村正了,她笑道:“这当然是好事,只要你们愿意干,官府一定会支持你们。”辣酱这个东西,虽然现在没有后世的防腐剂,但是只要盐放够,是能够保存很长时间的,若是能做起这么个生意,多个进项,那对百姓来说一定是好事。
“这辣子咱们可以自己种,只是这油太贵了……,只怕到时候做出来太贵没人买。”村正还是很担心的,他也发愁,本来村子里大部分的人家都不富裕,这要是没做好,到时候倒霉的还是村民。
薛夷光笑道:“只要你味道好,就会有人买,酒香不怕巷子深,这辣酱也是一样,只要你味道好,人家就会买你的。”食品这个东西一直都是如此,只要味道好,有的是人愿意买,即便是在落后的大魏也是一样。
“农工堂的人教的也不是一种两种,他们会逐渐教授各种手艺,你们都可以学。”薛夷光说道:“这些手艺说不定会成为你们谋生的另一种手段,多学学总是没坏处的。”
“您说得对,现在世道不一样了,只要愿意学,咱们村就给你送到农工堂去,只要你肯下功夫,总能学出来的,就像我们村里原本的葛树,他就是想学木工,在里面呆了将近半年了,听说如今已经能从师父手里接一些小木件做了,最起码能赚够自己花的了,等再学几年,就能补贴家里,不用家里出钱,自己就能攒够娶媳妇的钱了。”
村里的人开玩笑都习惯了,都喜欢拿娶媳妇说事,说完这句话后,村正才意识到坐在自己面前的是位女官,一时间有些不好意思。
薛夷光倒觉得没什么,百姓最普通的想法,后世有一句话叫做“老婆孩子热炕头”。她在外面为官那么多年,早就已经习惯了,这个想法其实才是表现出百姓最朴素的愿望。
“如今村里的姑娘有多少是能去上学堂的?多少能出去做工的?”薛夷光对着村正问道。
“三家能有一家愿意让姑娘上学堂的。”村正说道:“虽然姑娘上学不需要钱,男孩要掏钱,但是很多家里还是宁愿花两个钱让男孩去上学的,让姑娘留在家里做些家务,减轻家里的负担。”
↑返回顶部↑
“是办了的。”村正对着薛夷光道:“每次讲的花样都不同,前两次讲的都是这种土芋的事情,咱们村今年也计划种这东西,听说比麦子的产量高好几倍呢,还耐干旱,这要是今年种上了,咱们这个冬天就好过了。”
“这是个好事情。”薛夷光笑道,土芋的事情在很多年前就通过她和天兴帝主持的航海业进入了大魏,每年都会从各地带来许多的外来物品,但是这些外来物品来到大魏后,一开始的产量并不高,就如同占城稻一样,都是需要后期的品种改良,改成适合大魏种植的土芋。
这土芋在实验地中也试验了将近七八年,如今产量高了,才被推广出来,让百姓种植。农工堂的作用就是教授给百姓这些农业知识的,教他们怎么种这些新庄稼。
“当然是好事。”村正脸上笑得开心道:“这前几日县里又开了会,这次讲的是熬酱,说是用辣子花生肉一起熬上一锅,我还尝了一勺县里人熬的辣酱,那真是太好吃了,人家说下次就教我们熬酱,我不会这火灶上的本事,我打算下次带着村子里的妇人一起去,让她们学,学好了卖出去,也是能补贴家用。”
“咱们县里也有招女工的,但是大部分招的都是未出嫁的姑娘和年轻的媳妇,年纪大些的妇人都没人要了,她们也在家里急得想要做工,我觉得这是个机会。”村正显然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
薛夷光其实很少见到这么有想法,有干劲儿的村正了,她笑道:“这当然是好事,只要你们愿意干,官府一定会支持你们。”辣酱这个东西,虽然现在没有后世的防腐剂,但是只要盐放够,是能够保存很长时间的,若是能做起这么个生意,多个进项,那对百姓来说一定是好事。
“这辣子咱们可以自己种,只是这油太贵了……,只怕到时候做出来太贵没人买。”村正还是很担心的,他也发愁,本来村子里大部分的人家都不富裕,这要是没做好,到时候倒霉的还是村民。
薛夷光笑道:“只要你味道好,就会有人买,酒香不怕巷子深,这辣酱也是一样,只要你味道好,人家就会买你的。”食品这个东西一直都是如此,只要味道好,有的是人愿意买,即便是在落后的大魏也是一样。
“农工堂的人教的也不是一种两种,他们会逐渐教授各种手艺,你们都可以学。”薛夷光说道:“这些手艺说不定会成为你们谋生的另一种手段,多学学总是没坏处的。”
“您说得对,现在世道不一样了,只要愿意学,咱们村就给你送到农工堂去,只要你肯下功夫,总能学出来的,就像我们村里原本的葛树,他就是想学木工,在里面呆了将近半年了,听说如今已经能从师父手里接一些小木件做了,最起码能赚够自己花的了,等再学几年,就能补贴家里,不用家里出钱,自己就能攒够娶媳妇的钱了。”
村里的人开玩笑都习惯了,都喜欢拿娶媳妇说事,说完这句话后,村正才意识到坐在自己面前的是位女官,一时间有些不好意思。
薛夷光倒觉得没什么,百姓最普通的想法,后世有一句话叫做“老婆孩子热炕头”。她在外面为官那么多年,早就已经习惯了,这个想法其实才是表现出百姓最朴素的愿望。
“如今村里的姑娘有多少是能去上学堂的?多少能出去做工的?”薛夷光对着村正问道。
“三家能有一家愿意让姑娘上学堂的。”村正说道:“虽然姑娘上学不需要钱,男孩要掏钱,但是很多家里还是宁愿花两个钱让男孩去上学的,让姑娘留在家里做些家务,减轻家里的负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