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2 / 7)
清河将字帖放在王悦面前,“王羲之长进了,这几句话用市井的方式表达,就是‘关我屁事’。”
王悦一看,果然如此,不禁莞尔一笑,说道:“‘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这一句写的真好啊,我们现在就是如此,相伴快五十年了,不知老之将至。”
清河和王悦都已不再年轻,鬓微霜,从襁褓里就开始相伴,同甘共苦,一生一世一双人,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王羲之用《兰亭集序》表明了关他屁事,他只想逍遥快活的态度。
在桓温铁腕手段之下,土断从士族开始,从上而下推行,桓温手里有兵权,就有了话语权,历史年轮不会停止,径直碾压下去。
皇帝的舅舅家庾家为了避税隐瞒财富,私藏人口,桓温一查到底,辣手无情,相关人等杀了千余人。
皇帝真是个明君,居然一声不吭,没有为庾家说情。
皇帝也知道土断势在必行,当年王导的《侨寄法》已经不符合大晋国情了,大晋若要强大,一统中原,就必须将中原的白籍和江南人的黄籍融合,一视同仁。
在皇帝和桓温君臣推进下,大晋的土断顺利进行,双户籍融为一体,不分南北,大家都交同样的税。
桓温对北伐志在必得,皇帝也期盼能够在他手中收复中原。
可是现实是残酷了,司马家好像中了好皇帝不长命的魔咒,年轻有为的咸康皇帝只有二十二岁,就突然一病不起,奄奄一息。
当年因为明帝年轻早逝,小皇帝只有五岁就继承皇位,所以年号里有个康字,希望他身体健康,不要重蹈明帝早逝悲剧。
可是偏偏担心什么来什么,“咸康”这个充满祝福的年号也没能打破司马家的魔咒,皇帝临终前对顾命大臣们说道:“朕有两个儿子,长子刚刚学会走路,幼子还在襁褓。但是朕的亲弟弟琅琊王已经二十岁了,为了避免主少国疑,政局动荡,朕把皇位交给琅琊王,卿等辅佐琅琊王为帝。”
咸康帝到死都在为大晋考虑,为了大晋朝局稳定,没有传为给自己的亲儿子,而是选择给弟弟琅琊王司马岳。因其短暂的一生也有令人惊叹的成就,所以谥号为“成”,史称成帝。
司马岳继承皇位,封妻子琅琊王妃褚蒜子为皇后——就是谢尚的外甥女。当年王导一手促成这桩婚事,以安抚谢尚,没想到琅琊王会当皇帝。
↑返回顶部↑
王悦一看,果然如此,不禁莞尔一笑,说道:“‘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这一句写的真好啊,我们现在就是如此,相伴快五十年了,不知老之将至。”
清河和王悦都已不再年轻,鬓微霜,从襁褓里就开始相伴,同甘共苦,一生一世一双人,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王羲之用《兰亭集序》表明了关他屁事,他只想逍遥快活的态度。
在桓温铁腕手段之下,土断从士族开始,从上而下推行,桓温手里有兵权,就有了话语权,历史年轮不会停止,径直碾压下去。
皇帝的舅舅家庾家为了避税隐瞒财富,私藏人口,桓温一查到底,辣手无情,相关人等杀了千余人。
皇帝真是个明君,居然一声不吭,没有为庾家说情。
皇帝也知道土断势在必行,当年王导的《侨寄法》已经不符合大晋国情了,大晋若要强大,一统中原,就必须将中原的白籍和江南人的黄籍融合,一视同仁。
在皇帝和桓温君臣推进下,大晋的土断顺利进行,双户籍融为一体,不分南北,大家都交同样的税。
桓温对北伐志在必得,皇帝也期盼能够在他手中收复中原。
可是现实是残酷了,司马家好像中了好皇帝不长命的魔咒,年轻有为的咸康皇帝只有二十二岁,就突然一病不起,奄奄一息。
当年因为明帝年轻早逝,小皇帝只有五岁就继承皇位,所以年号里有个康字,希望他身体健康,不要重蹈明帝早逝悲剧。
可是偏偏担心什么来什么,“咸康”这个充满祝福的年号也没能打破司马家的魔咒,皇帝临终前对顾命大臣们说道:“朕有两个儿子,长子刚刚学会走路,幼子还在襁褓。但是朕的亲弟弟琅琊王已经二十岁了,为了避免主少国疑,政局动荡,朕把皇位交给琅琊王,卿等辅佐琅琊王为帝。”
咸康帝到死都在为大晋考虑,为了大晋朝局稳定,没有传为给自己的亲儿子,而是选择给弟弟琅琊王司马岳。因其短暂的一生也有令人惊叹的成就,所以谥号为“成”,史称成帝。
司马岳继承皇位,封妻子琅琊王妃褚蒜子为皇后——就是谢尚的外甥女。当年王导一手促成这桩婚事,以安抚谢尚,没想到琅琊王会当皇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