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5 / 7)
杨氏叹息了一声,看着女儿说道:“说吧,你有什么想法?特意找我说这事儿,恐怕没这么简单。”
杜三娘笑着摸了摸自己的脸,“有这么夸张吗?这都被你看出来了。”
“你是我生的,我还不知道你。”杨氏在她额头上点了一下。
“娘,您可真是我亲娘,什么都瞒不过你。”杜三娘说着凑过去搂着杨氏的脖子狠狠的在她脸上亲了一口,逗得杨氏哭笑不得,连忙扯下她的手,“越发没规矩了,自己都是当娘的人了,还跟小时候一样。”
她越这么说,杜三娘是越是要撒娇了,又是亲又是抱的,“不管我多大,都是娘的女儿,就当我还小吧。”
母女俩人的这番嬉闹,倒是冲破了刚才略带伤感的情绪。杜三娘理了理头发,坐直身体,看着杨氏的眼睛道:“娘,我其实是想先把弟弟的亲事儿定了。”
杨氏一脸惊讶,踌躇道:“是不是太早了点?”
儿子就一半大小子,就是再过几年说亲也来得及,杨氏暂时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我知道现在说这个事儿是有点早,娘,我不正在和你商量嘛。可要说早,也就三五年的功夫,一晃就过去了。娘,昨儿白芷来找我说起卓家的事儿,我就一直在琢磨着,卓先生不是有个女儿嘛,年纪比杜峰小不了几岁,卓先生又是他恩师,所以我就在想,要不咱们就趁卓先生还在家请个媒人上门,先把事情定下来,这样一来,卓先生就是要走也能放心。有我们几个大人在,以后也能多加照顾。娘,我知道这件事情,是我擅自拿峰哥儿的终身大事做赌注,我……”
杜三娘心里也会内疚,因为他们家对卓家亏欠太多,她私心里是想补偿卓家。卓先生既然要离开这里,与其把孩子托付给其他人,还不如他们接手过来,旁的她不敢保证,但至少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她一定不会让这两个孩子受苦。
杨氏拍了拍女儿的手,“我都明白了,三娘,娘对这件事情没意见。只是我怕卓先生不愿意。峰哥儿虽然做过卓先生的学生,可咱们家的家底就这样,怕是瞧不上。”
对儿子的亲事儿,三娘既然提起来,杨氏觉得那卓家的女儿倒也是个选择,她见过那孩子几次,文文静静的,知书达理的,年纪虽然也还小可不像四娘那么淘气。
“娘,卓先生并不是那种人,只要弟弟够优秀,我想他更愿意看重对方的人品,而非家世。在说,今时不同往日,城里的青壮年都被抓去打仗,谁知道往后是个什么情况,但可以预料以后想要找个好女婿,可不会那么容易了。”杜三娘心里倒是很有信心的,弟弟年纪虽然不大,但这几年的学习还是让他改变了许多,也是个有学识又善解人家的小哥儿,最难得可贵的,是他身上没有读书人的清高自负,并没有因为自己识得几个字写得了文章就看不起那些目不识丁的人。
卓先生当初那么喜欢弟弟,对他关爱有佳,如果不是这场变故,没有发生战乱,再过几年,兴许卓先生自己都会动这个念头也不是不可能,她只是让这一切提前发生罢了。
杨氏还是没有底气,他们只是庄户人家,又没什么根基,若不是三娘这会儿提起来,她根本是想都不敢想的。杨氏对卓先生虽然愧疚,可更多的是心存敬畏,这种敬畏是刻在骨子里的,世世代代的庄户人家对读书人心存的仰慕之情。
↑返回顶部↑
杜三娘笑着摸了摸自己的脸,“有这么夸张吗?这都被你看出来了。”
“你是我生的,我还不知道你。”杨氏在她额头上点了一下。
“娘,您可真是我亲娘,什么都瞒不过你。”杜三娘说着凑过去搂着杨氏的脖子狠狠的在她脸上亲了一口,逗得杨氏哭笑不得,连忙扯下她的手,“越发没规矩了,自己都是当娘的人了,还跟小时候一样。”
她越这么说,杜三娘是越是要撒娇了,又是亲又是抱的,“不管我多大,都是娘的女儿,就当我还小吧。”
母女俩人的这番嬉闹,倒是冲破了刚才略带伤感的情绪。杜三娘理了理头发,坐直身体,看着杨氏的眼睛道:“娘,我其实是想先把弟弟的亲事儿定了。”
杨氏一脸惊讶,踌躇道:“是不是太早了点?”
儿子就一半大小子,就是再过几年说亲也来得及,杨氏暂时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我知道现在说这个事儿是有点早,娘,我不正在和你商量嘛。可要说早,也就三五年的功夫,一晃就过去了。娘,昨儿白芷来找我说起卓家的事儿,我就一直在琢磨着,卓先生不是有个女儿嘛,年纪比杜峰小不了几岁,卓先生又是他恩师,所以我就在想,要不咱们就趁卓先生还在家请个媒人上门,先把事情定下来,这样一来,卓先生就是要走也能放心。有我们几个大人在,以后也能多加照顾。娘,我知道这件事情,是我擅自拿峰哥儿的终身大事做赌注,我……”
杜三娘心里也会内疚,因为他们家对卓家亏欠太多,她私心里是想补偿卓家。卓先生既然要离开这里,与其把孩子托付给其他人,还不如他们接手过来,旁的她不敢保证,但至少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她一定不会让这两个孩子受苦。
杨氏拍了拍女儿的手,“我都明白了,三娘,娘对这件事情没意见。只是我怕卓先生不愿意。峰哥儿虽然做过卓先生的学生,可咱们家的家底就这样,怕是瞧不上。”
对儿子的亲事儿,三娘既然提起来,杨氏觉得那卓家的女儿倒也是个选择,她见过那孩子几次,文文静静的,知书达理的,年纪虽然也还小可不像四娘那么淘气。
“娘,卓先生并不是那种人,只要弟弟够优秀,我想他更愿意看重对方的人品,而非家世。在说,今时不同往日,城里的青壮年都被抓去打仗,谁知道往后是个什么情况,但可以预料以后想要找个好女婿,可不会那么容易了。”杜三娘心里倒是很有信心的,弟弟年纪虽然不大,但这几年的学习还是让他改变了许多,也是个有学识又善解人家的小哥儿,最难得可贵的,是他身上没有读书人的清高自负,并没有因为自己识得几个字写得了文章就看不起那些目不识丁的人。
卓先生当初那么喜欢弟弟,对他关爱有佳,如果不是这场变故,没有发生战乱,再过几年,兴许卓先生自己都会动这个念头也不是不可能,她只是让这一切提前发生罢了。
杨氏还是没有底气,他们只是庄户人家,又没什么根基,若不是三娘这会儿提起来,她根本是想都不敢想的。杨氏对卓先生虽然愧疚,可更多的是心存敬畏,这种敬畏是刻在骨子里的,世世代代的庄户人家对读书人心存的仰慕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