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 / 4)
明朝后期,主要生活在东北长白山区的女真族(后改称满族)开始兴起,数次击败驻守辽东的明朝军队。公元1616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新宾县西老城)登基建元,建立后金政权。后金天命七年(公元1622年)又在今辽阳市东五里修建东京城,并将都城迁到这里。但未等东京城完工,三年后又迁都沈阳。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称沈阳为盛京,称故都赫图阿拉为兴京,意为兴王创业之地。天聪十年改国号为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朝入关,一跃由边疆民族政权上升为统一王朝,并将首都迁到今北京。清初的盛京城是在明代沈阳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周围九里多,共有八门。皇宫位于盛京城的中部偏西,公元1636年前已基本建成。现称沈阳故宫,占地六万多平方米,有房屋300余间,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是我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宏伟建筑群。
蒙古高原古代是我国游牧民族生活的地区。草原民族主要经营畜牧业,终年骑在马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此,广袤的草原上,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没有乡村,没有城市,没有宫殿,也没有首都。首领的帐篷支在哪里,哪里便成为指挥中心,帐篷一撤,指挥中心随之转移。史书上一般称民族首领帐篷所在地为王庭。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一些游牧民族过上了半农耕和定居的生活,才开始在草原地区兴建都城。
晋愍〔min敏〕帝建兴三年(公元315年),鲜卑族拓跋部在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境内建立代国,建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公元376年国灭,386年拓跋珪重新建国,改称魏(即北魏),最初定都盛乐,12年后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十六国时期今陕西和内蒙古毗邻的地区一度为匈奴族所据。首领赫连勃勃于公元407年在此建立夏国,公元413年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建统万城为都城。为了使统万城坚不可摧,选用优良的三合土筑城。据说,筑城过程中监工往往用锥子对每一段的墙体进行试验,如果锥子能够插入一寸深,立即杀死修这一段城墙的民夫,并连尸体一块儿被筑到城墙里去。城筑得十分坚固,至今遗址犹存。
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以今内蒙古西辽河流域为主要活动基地的契丹族建立自己的国家,公元947年建国号为大辽。辽所统疆域绝大部分都在塞外的蒙古高原和东北等地,内地仅有以今北京、大同两市为中心的燕云十六州。辽神册三年(公元918年)建都皇都(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天显十三年(公元938年)称为上京临潢府。上京是当时北方草原上的繁华城市,城高二丈,周围27里,由大内(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城内既有开皇殿、安德殿和五銮殿三大宫殿,还有一些手工业工场、商店和市场,也有国子监、孔子庙及佛教和道教的寺院,反映了中原汉族文化在草原的深刻影响。统和二十五年(公元1007年)辽将都城迁到新建的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中京代替上京成为辽后期百余年的政治中心。在上京、中京两城,当地人口主要是迁自中原的汉族人民。
公元13世纪初,北方游牧民族蒙古族崛起,建立蒙古汗国。此后,以蒙古草原为基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战争,统一中国,威震亚洲和欧洲的东部。公元1235年,开始在漠北草原兴建和林城作为都城。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漠南草原的东南部登上皇帝的宝座,并在此建立开平府,中统四年加号上都,成为蒙古汗国的新首都。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迁都今北京市,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建国号为大元。
和林遗址在今天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上都遗址在今天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两城都是当时蒙古草原上的主要城市,参加修城的工匠来自北方各地,不少人来自西域包括遥远的西亚地区,建成以后又有大批移民从四面八方迁来。和林城周长12里,有四个城门,大汗宫殿万安宫在城的西南部。城内有两个居民区,一个居住着来自中原的汉人,一个居住着来自西域等地的回回人民,有12所佛寺、两所清真寺和一所基督教堂。上都城的东西、南北各宽四里多。城分为几重,中间是内城(即皇城),内城外是外城,外城的西、北两面是外苑城,外苑城以外是郭城和壕堑,主要建筑集中在内城。明代以后上都城废而不用,但至今宫殿、庙宇、城墙、楼阁等遗迹仍然星罗棋布,依稀可见当年的规模。
今宁夏银川市位于黄土高原边缘,银川平原的中部,西有贺兰山,东有黄河环绕,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北宋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党项羌建立的西夏政权将都城自西平府(今宁夏灵武市)迁至今银川所在的兴州,后改名兴庆府,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在此称帝。此后,直到1227年西夏灭亡,兴庆府差不多都是西夏的都城,一道道诏书由此发往西夏辖下的今宁夏、陕北、甘肃、青海等地。兴庆府方圆18里,城周有深阔的护城河,南北各有两座城门,东西各有一门,城门上建有城楼。城内布局大多仿照唐朝都城长安,宫城居城内中部偏北,有方格形的街道系统,布局严整,而宫殿、楼台、庙宇等建筑物则大多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点。城内居民大约有二三十万人,为西北最大的城市,工商业具有一定规模,设有蕃学(教西夏文)、国学(汉学)、大汉太学、内学等各类学校。由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兴修了一些水利工程,确保了所在地区农业的发展。
新疆在九世纪以前一直存在着几十个小国,其东北蒙古高原上的匈奴、柔然、突厥,东方中原王朝汉、魏、晋、唐,东南青藏高原上的吐谷浑、吐蕃都曾先后控制其大部分或一部分地区,那时候当然还不存在较大的国都。九世纪回鹘〔hu胡〕西迁后,至10世纪已建立西州回鹘与喀喇汗国,便形成了除南部于阗国以外东西对峙的两大国。11世纪初于阗国又为喀喇汗国所并。西州国鹘又称高昌回鹘,建都于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高昌故城),疆域最盛时北越天山,南接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到今阿克苏,东连今甘肃省境。喀喇汗国有两个都城,一为八喇沙衮〔gun滚〕(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一带),一为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市),疆域包括今中亚的巴尔喀什湖以南以东地区,西南至今哈萨克斯坦的锡尔河,东面占据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南半部以及伊宁一带。高昌和喀什噶尔可以说是新疆境内最早出现的两大民族地区政权的都城了。
高昌城和喀什噶尔城也是当时新疆最重要的城市。据宋人王延德西行所见,高昌城灌溉农业发达,城市繁华,商店里出售各种乐器、花布和小花帽,佛教寺院有50多所,居民富足长寿,擅长音乐,喜欢郊游。喀什噶尔居民精于工艺,产棉、毛、丝织品和玻璃器皿、铜铁等,伊斯兰教在当地宗教中占最重要地位。
到12世纪,高昌回鹘与东部喀喇汗国先后沦为西辽附庸。西辽王朝为辽朝灭亡时西迁中亚的契丹人所建,都城虎思斡耳朵即喀喇汗国都城八喇沙衮。13世纪蒙古西征,尽取西辽地,此后新疆遂成为蒙古汗国之一的察合台汗国的领土,汗帐设在阿力麻里附近的虎牙思(今新疆霍城县境)。
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察合台汗国的一支后裔建政权于亦力把力,明朝称为亦力把里国,统治中亚巴尔喀什湖以南以东和我国新疆的绝大部分地区。首都亦力把里在今伊宁市,不过,《明史·别失八里传》说亦力把力“无城郭宫室,随水草畜牧”,看来所谓的“都城”可能只是一些帐篷的所在地。
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又有一支察合台后裔在天山以南地区建立叶尔羌汗国,先后存在164年。强盛时除了全部天山以南地区,还包括今中亚巴尔喀什湖以南的部分地区。都城叶尔羌城今为新疆叶城县,农业发达,有矿冶、纺织、地毯等手工业。并为南疆文化中心,著名的《十二木卡姆》乐章和《热西德史》即产生于这里。
唐代吐蕃兴起,雄踞我国西南地区,最盛时统治范围不仅包括今青藏高原,也包括新疆南部及甘肃和宁夏的大部分地区。隋初,吐蕃都城是匹播城(在今西藏琼结县),至唐初松赞干布为赞普(王)时,定都逻些城(今西藏拉萨市),拉萨开始成为西藏地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这里原来没有城市,到处都是帐篷。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开始在此建筑宫殿。拉萨著名的古代建筑大昭寺、小昭寺都是这时修建的,是藏汉建筑技术交融的结晶。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此时也开始建筑,不过后来毁于战乱和火灾,现存的宫室是17世纪以后重建的。这些宫殿和寺庙壮丽辉煌,内部壁画众多,满室生辉。
今云南大理市,左滨洱海,右倚点苍山,风光秀丽,农业经济发达,为云贵高原著名古都。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诏王皮罗阁将都城自巍山(今云南巍山县境)迁至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市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复迁都羊苴咩〔jumie居乜〕城(今云南大理市西北)。南诏在全盛时辖有今云南全部、四川南部和贵州西部等地。羊苴咩城周7.5公里,南北两面城墙,西以苍山为屏障,东据洱海之险。城内建筑物主要是南诏主的宫室和高官大将住宅。建有宏伟的五华楼,传说这座楼阁周长2.5公里,高30米,上面可居万人。以后大理(公元937—1253年)也定都于此,改称大理城。
↑返回顶部↑
蒙古高原古代是我国游牧民族生活的地区。草原民族主要经营畜牧业,终年骑在马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此,广袤的草原上,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没有乡村,没有城市,没有宫殿,也没有首都。首领的帐篷支在哪里,哪里便成为指挥中心,帐篷一撤,指挥中心随之转移。史书上一般称民族首领帐篷所在地为王庭。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一些游牧民族过上了半农耕和定居的生活,才开始在草原地区兴建都城。
晋愍〔min敏〕帝建兴三年(公元315年),鲜卑族拓跋部在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境内建立代国,建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公元376年国灭,386年拓跋珪重新建国,改称魏(即北魏),最初定都盛乐,12年后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十六国时期今陕西和内蒙古毗邻的地区一度为匈奴族所据。首领赫连勃勃于公元407年在此建立夏国,公元413年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建统万城为都城。为了使统万城坚不可摧,选用优良的三合土筑城。据说,筑城过程中监工往往用锥子对每一段的墙体进行试验,如果锥子能够插入一寸深,立即杀死修这一段城墙的民夫,并连尸体一块儿被筑到城墙里去。城筑得十分坚固,至今遗址犹存。
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以今内蒙古西辽河流域为主要活动基地的契丹族建立自己的国家,公元947年建国号为大辽。辽所统疆域绝大部分都在塞外的蒙古高原和东北等地,内地仅有以今北京、大同两市为中心的燕云十六州。辽神册三年(公元918年)建都皇都(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天显十三年(公元938年)称为上京临潢府。上京是当时北方草原上的繁华城市,城高二丈,周围27里,由大内(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城内既有开皇殿、安德殿和五銮殿三大宫殿,还有一些手工业工场、商店和市场,也有国子监、孔子庙及佛教和道教的寺院,反映了中原汉族文化在草原的深刻影响。统和二十五年(公元1007年)辽将都城迁到新建的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中京代替上京成为辽后期百余年的政治中心。在上京、中京两城,当地人口主要是迁自中原的汉族人民。
公元13世纪初,北方游牧民族蒙古族崛起,建立蒙古汗国。此后,以蒙古草原为基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战争,统一中国,威震亚洲和欧洲的东部。公元1235年,开始在漠北草原兴建和林城作为都城。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漠南草原的东南部登上皇帝的宝座,并在此建立开平府,中统四年加号上都,成为蒙古汗国的新首都。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迁都今北京市,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建国号为大元。
和林遗址在今天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上都遗址在今天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两城都是当时蒙古草原上的主要城市,参加修城的工匠来自北方各地,不少人来自西域包括遥远的西亚地区,建成以后又有大批移民从四面八方迁来。和林城周长12里,有四个城门,大汗宫殿万安宫在城的西南部。城内有两个居民区,一个居住着来自中原的汉人,一个居住着来自西域等地的回回人民,有12所佛寺、两所清真寺和一所基督教堂。上都城的东西、南北各宽四里多。城分为几重,中间是内城(即皇城),内城外是外城,外城的西、北两面是外苑城,外苑城以外是郭城和壕堑,主要建筑集中在内城。明代以后上都城废而不用,但至今宫殿、庙宇、城墙、楼阁等遗迹仍然星罗棋布,依稀可见当年的规模。
今宁夏银川市位于黄土高原边缘,银川平原的中部,西有贺兰山,东有黄河环绕,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北宋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党项羌建立的西夏政权将都城自西平府(今宁夏灵武市)迁至今银川所在的兴州,后改名兴庆府,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在此称帝。此后,直到1227年西夏灭亡,兴庆府差不多都是西夏的都城,一道道诏书由此发往西夏辖下的今宁夏、陕北、甘肃、青海等地。兴庆府方圆18里,城周有深阔的护城河,南北各有两座城门,东西各有一门,城门上建有城楼。城内布局大多仿照唐朝都城长安,宫城居城内中部偏北,有方格形的街道系统,布局严整,而宫殿、楼台、庙宇等建筑物则大多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点。城内居民大约有二三十万人,为西北最大的城市,工商业具有一定规模,设有蕃学(教西夏文)、国学(汉学)、大汉太学、内学等各类学校。由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兴修了一些水利工程,确保了所在地区农业的发展。
新疆在九世纪以前一直存在着几十个小国,其东北蒙古高原上的匈奴、柔然、突厥,东方中原王朝汉、魏、晋、唐,东南青藏高原上的吐谷浑、吐蕃都曾先后控制其大部分或一部分地区,那时候当然还不存在较大的国都。九世纪回鹘〔hu胡〕西迁后,至10世纪已建立西州回鹘与喀喇汗国,便形成了除南部于阗国以外东西对峙的两大国。11世纪初于阗国又为喀喇汗国所并。西州国鹘又称高昌回鹘,建都于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高昌故城),疆域最盛时北越天山,南接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到今阿克苏,东连今甘肃省境。喀喇汗国有两个都城,一为八喇沙衮〔gun滚〕(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一带),一为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市),疆域包括今中亚的巴尔喀什湖以南以东地区,西南至今哈萨克斯坦的锡尔河,东面占据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南半部以及伊宁一带。高昌和喀什噶尔可以说是新疆境内最早出现的两大民族地区政权的都城了。
高昌城和喀什噶尔城也是当时新疆最重要的城市。据宋人王延德西行所见,高昌城灌溉农业发达,城市繁华,商店里出售各种乐器、花布和小花帽,佛教寺院有50多所,居民富足长寿,擅长音乐,喜欢郊游。喀什噶尔居民精于工艺,产棉、毛、丝织品和玻璃器皿、铜铁等,伊斯兰教在当地宗教中占最重要地位。
到12世纪,高昌回鹘与东部喀喇汗国先后沦为西辽附庸。西辽王朝为辽朝灭亡时西迁中亚的契丹人所建,都城虎思斡耳朵即喀喇汗国都城八喇沙衮。13世纪蒙古西征,尽取西辽地,此后新疆遂成为蒙古汗国之一的察合台汗国的领土,汗帐设在阿力麻里附近的虎牙思(今新疆霍城县境)。
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察合台汗国的一支后裔建政权于亦力把力,明朝称为亦力把里国,统治中亚巴尔喀什湖以南以东和我国新疆的绝大部分地区。首都亦力把里在今伊宁市,不过,《明史·别失八里传》说亦力把力“无城郭宫室,随水草畜牧”,看来所谓的“都城”可能只是一些帐篷的所在地。
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又有一支察合台后裔在天山以南地区建立叶尔羌汗国,先后存在164年。强盛时除了全部天山以南地区,还包括今中亚巴尔喀什湖以南的部分地区。都城叶尔羌城今为新疆叶城县,农业发达,有矿冶、纺织、地毯等手工业。并为南疆文化中心,著名的《十二木卡姆》乐章和《热西德史》即产生于这里。
唐代吐蕃兴起,雄踞我国西南地区,最盛时统治范围不仅包括今青藏高原,也包括新疆南部及甘肃和宁夏的大部分地区。隋初,吐蕃都城是匹播城(在今西藏琼结县),至唐初松赞干布为赞普(王)时,定都逻些城(今西藏拉萨市),拉萨开始成为西藏地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这里原来没有城市,到处都是帐篷。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开始在此建筑宫殿。拉萨著名的古代建筑大昭寺、小昭寺都是这时修建的,是藏汉建筑技术交融的结晶。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此时也开始建筑,不过后来毁于战乱和火灾,现存的宫室是17世纪以后重建的。这些宫殿和寺庙壮丽辉煌,内部壁画众多,满室生辉。
今云南大理市,左滨洱海,右倚点苍山,风光秀丽,农业经济发达,为云贵高原著名古都。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诏王皮罗阁将都城自巍山(今云南巍山县境)迁至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市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复迁都羊苴咩〔jumie居乜〕城(今云南大理市西北)。南诏在全盛时辖有今云南全部、四川南部和贵州西部等地。羊苴咩城周7.5公里,南北两面城墙,西以苍山为屏障,东据洱海之险。城内建筑物主要是南诏主的宫室和高官大将住宅。建有宏伟的五华楼,传说这座楼阁周长2.5公里,高30米,上面可居万人。以后大理(公元937—1253年)也定都于此,改称大理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