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2 / 5)
【本章说解】
本章经旨,重在不远徙,不外求,不贪物,安于自然无为,享受自然无事的大自在之境。观想今之人心,以怀念古人淳朴之德。
细悟此章经意,皆是太上想象设言,并非实有其事。老子处于周末晚期,时遇列国纷争,人心扰攘,道德滔滔然日流于下,而不可反归。故设想以太古之气象,复归以无为至治,以寄伤今思故之情。当时老祖身将隐西而去,骑青牛至函谷关,应关令尹喜恳求,而著《道德经》五千言,留传至今。经中极力描写了一个至纯至真,清静无为,世人不知的极乐精神世界,以此昭示天下,从中体悟自然大道。并以此言寄托后世:身虽处红尘浊海之中,心要远离世俗尘嚣缠扰,脱离浊尘苦海,入于道德之乡,居于清静净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造福国家民族的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之人。若不如此,则是自坠(zhui)苦海,自陷茫茫人欲歧途,一生在不平不静中挣扎,何时是个尽头?
太上在本章假设立意了一个理想社会。在当今现实中,修真者的外环境条件,已与几千年前大不相同,不能入于丛林山野,也不能独立于尘世之外,而是要在入世中求出世,在火中去载莲,在尘中学脱尘,在逆流中行舟,在磨难中炼己。此乃时代的不同,时空条件的转换,故修真者的修证方式,与古时亦有不同。但就其所要达到的“无为自然”之境而言,则是殊途而同归,并无差异。而且是标准更高,要求更严,功夫更硬。
本章中亦有许多虚拟之言。苏辙在(《老子本义》引)中说:“老子生于衰周,文胜俗弊,将以无为救之,故于书之将终,言其所志,愿得小国寡民以试焉,而不可得耳。内足则外无所慕,故以其所有为美,以其所处为乐,而不复求也。”要恢复“小国寡民”、“结绳记事“式的原始道治社会,既不可能,也不必要。而“内足则外无所慕”的精神境界,对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养生健身而言,却有着极为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社会总是在不断前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都在不断发展。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等文明,人类的道德水平,无私无欲的精神境界,以至于修真养生,健康长寿,都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它是国家民族的脊梁,是做人的准则,是改造世界观、重新塑造灵性的本源,天下太平之根本。故读经要尽意,不可仅陷于文字表象,而偏离了经意的精髓。
不积章第八十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者,诚实也。“信言不美”,是说凡是诚实之言,都是质朴无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者,此谓之“信言”。凡是信言,句句真实,句句质朴,没有虚伪粉饰,没有投其所好,没有奸巧诡诈,而且都是真诚一片,所谓“忠言逆耳”即是。“信言”世人多不爱听,故称之为“不美”。
“美言”者,即人都喜欢听的漂亮话,用浮华词藻装饰起来的虚言伪语。此类“美言”,或是为了投人所好,美言悦人,以夸大之辞比拟、讨好别人;或为了达到个人某种目的,巧簧如舌,将黑说白,掩人耳目……。凡是美言,多是中听不中用,往往言而无信,言多谎诈,虚诞无凭,说话不算数,故终而不被人信。有德之人,外行庄重,内心真诚,其言朴实,并不悦耳动听,但却句句忠恳。无德之人,外行轻躁,内心狡诈,其言虽动听悦耳,却未必真实可信。故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言为心声。故先辈们十分重视慎言。修真人应知,危莫危于多言,祸莫大于言人非。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所以要特别注意把握住言语关。管住嘴就是管住心。涉世做人,以慎言为先。静时常思己之过,闲谈莫论他人非。平时要存诚待人,口不妄言。言时以简要真切为第一,无长言,无累言,戒尽言。喜时,忌轻言失信;怒时,忌恶言失体。言到快意时须打住,事到快意处须转弯。人多时守口,独坐时防心。先哲云:“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修道者宜悟而行之。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善者不辩”,是说有道之人,全德备身,其言合于天道真理,可以道达人事。言无彩文饰华,句句真实不虚,此乃“善言”也。善言者则心必善,与人为善,不与人争辩。哪怕是遇到委曲之言,侮辱性的语言,也必是心平气和,不动声色。取人之善,当据其事理,不必深究其心。别人偏激,我受之以宽;别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我不争胜于人,以善心待不善。别人的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用浑厚以养大德。当人来争辨时,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气度要宏,言动要谨。不用巧辞奇说,其心自然清静平和。先辈云:“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在讷(nè)。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由此可知“不辩”之深义。
所谓“辨者不善”,是说凡是“善辩”之人,皆是“嘴尖皮厚腹中空”。因其心中空虚,缺乏德性涵养,理屈辞穷,夸夸其谈,以逞其能。常见世人为争私利,或为显能,或抱偏知邪说以乱真,便以三寸不烂之舌,逞口锋之利,无理也要辩三分。此即俗话所称之“舌辩猴”。
善辨者乍听起来振振有辞,但都是无真才实学的肤浅之言。因其心空虚,正气不足,真理不明,颠倒为用,往往将是辩为非,将黑辩为白,将邪辩为正。以花言巧语欺世盗名,以谬论荒言毒害人心。此等辨言,虽可得一时之快,显一时之能,但所造下的口业,则是后患无穷,恶报必是在所难免。先辈有云:“山有玉,则掘其山;水有珠,则浊其渊;口恶言,则亡其身。”修道之人,应当德充其内,含光内敛,不哗众取宠,不多言善辨,以谦德自养。无道之人,自作聪明,口巧舌辩,皆因缺乏德善之心。故曰“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返回顶部↑
本章经旨,重在不远徙,不外求,不贪物,安于自然无为,享受自然无事的大自在之境。观想今之人心,以怀念古人淳朴之德。
细悟此章经意,皆是太上想象设言,并非实有其事。老子处于周末晚期,时遇列国纷争,人心扰攘,道德滔滔然日流于下,而不可反归。故设想以太古之气象,复归以无为至治,以寄伤今思故之情。当时老祖身将隐西而去,骑青牛至函谷关,应关令尹喜恳求,而著《道德经》五千言,留传至今。经中极力描写了一个至纯至真,清静无为,世人不知的极乐精神世界,以此昭示天下,从中体悟自然大道。并以此言寄托后世:身虽处红尘浊海之中,心要远离世俗尘嚣缠扰,脱离浊尘苦海,入于道德之乡,居于清静净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造福国家民族的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之人。若不如此,则是自坠(zhui)苦海,自陷茫茫人欲歧途,一生在不平不静中挣扎,何时是个尽头?
太上在本章假设立意了一个理想社会。在当今现实中,修真者的外环境条件,已与几千年前大不相同,不能入于丛林山野,也不能独立于尘世之外,而是要在入世中求出世,在火中去载莲,在尘中学脱尘,在逆流中行舟,在磨难中炼己。此乃时代的不同,时空条件的转换,故修真者的修证方式,与古时亦有不同。但就其所要达到的“无为自然”之境而言,则是殊途而同归,并无差异。而且是标准更高,要求更严,功夫更硬。
本章中亦有许多虚拟之言。苏辙在(《老子本义》引)中说:“老子生于衰周,文胜俗弊,将以无为救之,故于书之将终,言其所志,愿得小国寡民以试焉,而不可得耳。内足则外无所慕,故以其所有为美,以其所处为乐,而不复求也。”要恢复“小国寡民”、“结绳记事“式的原始道治社会,既不可能,也不必要。而“内足则外无所慕”的精神境界,对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养生健身而言,却有着极为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社会总是在不断前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都在不断发展。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等文明,人类的道德水平,无私无欲的精神境界,以至于修真养生,健康长寿,都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它是国家民族的脊梁,是做人的准则,是改造世界观、重新塑造灵性的本源,天下太平之根本。故读经要尽意,不可仅陷于文字表象,而偏离了经意的精髓。
不积章第八十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者,诚实也。“信言不美”,是说凡是诚实之言,都是质朴无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者,此谓之“信言”。凡是信言,句句真实,句句质朴,没有虚伪粉饰,没有投其所好,没有奸巧诡诈,而且都是真诚一片,所谓“忠言逆耳”即是。“信言”世人多不爱听,故称之为“不美”。
“美言”者,即人都喜欢听的漂亮话,用浮华词藻装饰起来的虚言伪语。此类“美言”,或是为了投人所好,美言悦人,以夸大之辞比拟、讨好别人;或为了达到个人某种目的,巧簧如舌,将黑说白,掩人耳目……。凡是美言,多是中听不中用,往往言而无信,言多谎诈,虚诞无凭,说话不算数,故终而不被人信。有德之人,外行庄重,内心真诚,其言朴实,并不悦耳动听,但却句句忠恳。无德之人,外行轻躁,内心狡诈,其言虽动听悦耳,却未必真实可信。故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言为心声。故先辈们十分重视慎言。修真人应知,危莫危于多言,祸莫大于言人非。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所以要特别注意把握住言语关。管住嘴就是管住心。涉世做人,以慎言为先。静时常思己之过,闲谈莫论他人非。平时要存诚待人,口不妄言。言时以简要真切为第一,无长言,无累言,戒尽言。喜时,忌轻言失信;怒时,忌恶言失体。言到快意时须打住,事到快意处须转弯。人多时守口,独坐时防心。先哲云:“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修道者宜悟而行之。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善者不辩”,是说有道之人,全德备身,其言合于天道真理,可以道达人事。言无彩文饰华,句句真实不虚,此乃“善言”也。善言者则心必善,与人为善,不与人争辩。哪怕是遇到委曲之言,侮辱性的语言,也必是心平气和,不动声色。取人之善,当据其事理,不必深究其心。别人偏激,我受之以宽;别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我不争胜于人,以善心待不善。别人的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用浑厚以养大德。当人来争辨时,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气度要宏,言动要谨。不用巧辞奇说,其心自然清静平和。先辈云:“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在讷(nè)。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由此可知“不辩”之深义。
所谓“辨者不善”,是说凡是“善辩”之人,皆是“嘴尖皮厚腹中空”。因其心中空虚,缺乏德性涵养,理屈辞穷,夸夸其谈,以逞其能。常见世人为争私利,或为显能,或抱偏知邪说以乱真,便以三寸不烂之舌,逞口锋之利,无理也要辩三分。此即俗话所称之“舌辩猴”。
善辨者乍听起来振振有辞,但都是无真才实学的肤浅之言。因其心空虚,正气不足,真理不明,颠倒为用,往往将是辩为非,将黑辩为白,将邪辩为正。以花言巧语欺世盗名,以谬论荒言毒害人心。此等辨言,虽可得一时之快,显一时之能,但所造下的口业,则是后患无穷,恶报必是在所难免。先辈有云:“山有玉,则掘其山;水有珠,则浊其渊;口恶言,则亡其身。”修道之人,应当德充其内,含光内敛,不哗众取宠,不多言善辨,以谦德自养。无道之人,自作聪明,口巧舌辩,皆因缺乏德善之心。故曰“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