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5 / 7)
对比之下,在人性观察上经验丰富的老江湖曹操,对于关中联军的人性软肋,却有一针见血的评价,即《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所说的“军无适主”。此处的“适”字,读音与嫡系的“嫡”字相同。所谓“适主”,就是具有权威的专任主帅。为什么关中联军没有一个权威的专任主帅?原因就在于上面所说的两条:性质松散,伙伴无能。我们常说,一件事情要做成功,必须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马超合作伙伴的素质,决定了心不能往一处想;而联军的性质,又决定了力量不能往一处使。马超倒是具有主帅的才能和名声,却没有主帅的身份和权威。在角色发生严重错位的情况下,失败就不可避免了。
马超虽然战败,他的用兵才能却依然应当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作为名将,他在冲锋陷阵上的骁勇,在潼关追杀曹操的雄风,确实当得起“三国悍马”的美名。他在运筹帷幄上的智慧,至少也在中等偏上,如果当初韩遂能够听从他的建议,预先在黄河西岸严密布防,那么这场大战,就会是另外一种结局。不以成败论英雄,马超在蜀汉的战将型名将中,应当怎样排名呢?我的看法,关羽第一,张飞、赵云并列第二,马超可以排在第三名。
笔者曾多次登上华山之巅,向东眺望黄河、潼关,回顾历史的风云沧桑。这一处关河形胜之地,发生了多少动人的历史故事,也是后世诗人、词人多次吟诵的古迹。马超给后世最重要的启示,提炼为一句话,就是“伙伴的素质决定合作的成败”。现代社会是合作无处不在的时代,上至国家,下至个人,合作都是经常发生的事。但是通常情况下,注意力都会集中在合作带来的利益有多大,而非合作对方的素质有多高。然而恰恰是对方的素质,才是最终决定能否带来利益,带来多大利益的关键性因素。甚至就连国与国之间,也一再出现如此诡异的事例,合作之前好比亲人,合作之后竟然变成仇人,而且首先反目变脸的,还是受惠最多的一方。可见值得我们深思的前车之鉴,真是太多了。这正是:
合作成功关键事,对方素质是如何。
要想知道马超悲剧性的后半生,请看下节。
二 寂寞将星
上一节讲到,三十六岁的马超在潼关大战曹操,不幸战败,从此离开关中平原上的家乡,开始了在异乡不断漂泊流离的后半生。纵观马超十一年的后半生,主题就两个字,“报仇”。那么为何他后半生一心想到的就是报仇?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报仇两部曲,经受了哪些艰难和挫折?最后这位叱咤风云的名将,又在蜀汉度过了怎样的寂寞余生呢?
先说第一个问题——为何马超后半生一心想到的就是报仇。原因就在于,曹操欠了他一大笔血债。
建安十六年(211)潼关之战结束,曹操就对马超在朝廷担任卫尉职务的父亲马腾,以及马腾身边所有的马氏家族成员,大开杀戒。《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对此事的记载,只有寥寥八个字:“诛卫尉马腾,夷三族。”但是在这八个字的背后,却是多少条血淋淋的人命呢?
所谓的“夷三族”,就是诛灭三族,这是古代最为严厉也最无人道的株连性刑罚;针对的罪行,主要是大逆不道的“谋反”。“三族”究竟包括罪犯的哪些亲属,各朝各代有所不同。在东汉和三国,准确地说,则是指罪犯的父母、妻室儿女和同胞兄弟姐妹。如果严格按照这三类亲属来计算,一个罪犯的三族有多少人呢?父母这一类,一个父亲,再加上他的若干妻妾,不会超过十人;妻室儿女这一类,罪犯本人的若干妻妾,每人生若干儿女,不会超过五十人;同胞兄弟姐妹这一类,也就是与罪犯同母亲的兄弟姐妹,不会超过二十人。三者的总数,最多也不会超过八十人。但是曹操杀了马超家多少人?二百多人,超过一倍还多!这就说明,曹操还杀了根本不在马腾“三族”范围之内的大量远房亲属,所以马超才会对刘备说是“臣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这清清楚楚见于《三国志》卷三十六《马超传》。所谓“门宗”,就是小家庭和大宗族的合称。曹操不仅灭了马超的门,而且还灭了马超的宗,这就完全不按规矩来了。
必须指出的是,曹操一旦报复性杀起人来,不仅没有规矩,而且没有人性;不仅特别可怕,而且特别可恶。当初他的老爸曹嵩,被徐州军政长官陶谦的部下图财害了命。曹操前往徐州报仇,成千上万毫无关系的无辜民众,包括他们饲养的鸡和狗,全都遭了殃,一直杀得徐州五个县的地界之内,见不到人烟,听不到鸡犬之声,上万人的尸体把泗水的河道都堵塞了——这是三国时期最为泯灭人性的罪恶行为!现今曹操又欠下马家这样一大笔血债,马超还能怎么办?只有想方设法去报仇!
马超决心要为亲人报仇,向曹操讨还血债。他的报仇是一首两部曲,其中第一部,是在凉州和汉中两地上演的。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
话说马超潼关战败,率领残部奔往西边的凉州,直到凉州的冀县才停了下来。他为何到这里就收住了脚步呢?
原因,是这一带恰好具备了有助于他实现报仇愿望的三个条件:第一点,在这里能够生存。要报仇,首先当然要保全自己。当时的凉州,主要地域在今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域范围很大,生存空间也就很大。第二点,凉州的首府就在冀县,即现今甘肃省天水市的附近。这里集中了凉州主要的行政资源和经济资源。占领冀县,就能在凉州站稳脚跟,恢复元气。第三点,冀县一带,当时又是羌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上一节开头就讲过,马超的奶奶就出身羌族,所以他在这里也容易争取到当地武装力量的支持。
果不其然,马超一到陇山以西,羌族力量就来支持他,很快攻占了冀县城池,杀死凉州的军政长官刺史韦康,表面形势一片大好。但是,轻率杀死韦康,造成了严重后患。韦康的一批老部下,暗中策划推翻马超。领头的人物,就是韦康原来的得力下属杨阜。不久,杨阜与表哥姜叙,在冀县南面起兵声讨马超。马超前去镇压,刚一出城,杨阜的同谋者就关闭城门,控制了全城。
↑返回顶部↑
马超虽然战败,他的用兵才能却依然应当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作为名将,他在冲锋陷阵上的骁勇,在潼关追杀曹操的雄风,确实当得起“三国悍马”的美名。他在运筹帷幄上的智慧,至少也在中等偏上,如果当初韩遂能够听从他的建议,预先在黄河西岸严密布防,那么这场大战,就会是另外一种结局。不以成败论英雄,马超在蜀汉的战将型名将中,应当怎样排名呢?我的看法,关羽第一,张飞、赵云并列第二,马超可以排在第三名。
笔者曾多次登上华山之巅,向东眺望黄河、潼关,回顾历史的风云沧桑。这一处关河形胜之地,发生了多少动人的历史故事,也是后世诗人、词人多次吟诵的古迹。马超给后世最重要的启示,提炼为一句话,就是“伙伴的素质决定合作的成败”。现代社会是合作无处不在的时代,上至国家,下至个人,合作都是经常发生的事。但是通常情况下,注意力都会集中在合作带来的利益有多大,而非合作对方的素质有多高。然而恰恰是对方的素质,才是最终决定能否带来利益,带来多大利益的关键性因素。甚至就连国与国之间,也一再出现如此诡异的事例,合作之前好比亲人,合作之后竟然变成仇人,而且首先反目变脸的,还是受惠最多的一方。可见值得我们深思的前车之鉴,真是太多了。这正是:
合作成功关键事,对方素质是如何。
要想知道马超悲剧性的后半生,请看下节。
二 寂寞将星
上一节讲到,三十六岁的马超在潼关大战曹操,不幸战败,从此离开关中平原上的家乡,开始了在异乡不断漂泊流离的后半生。纵观马超十一年的后半生,主题就两个字,“报仇”。那么为何他后半生一心想到的就是报仇?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报仇两部曲,经受了哪些艰难和挫折?最后这位叱咤风云的名将,又在蜀汉度过了怎样的寂寞余生呢?
先说第一个问题——为何马超后半生一心想到的就是报仇。原因就在于,曹操欠了他一大笔血债。
建安十六年(211)潼关之战结束,曹操就对马超在朝廷担任卫尉职务的父亲马腾,以及马腾身边所有的马氏家族成员,大开杀戒。《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对此事的记载,只有寥寥八个字:“诛卫尉马腾,夷三族。”但是在这八个字的背后,却是多少条血淋淋的人命呢?
所谓的“夷三族”,就是诛灭三族,这是古代最为严厉也最无人道的株连性刑罚;针对的罪行,主要是大逆不道的“谋反”。“三族”究竟包括罪犯的哪些亲属,各朝各代有所不同。在东汉和三国,准确地说,则是指罪犯的父母、妻室儿女和同胞兄弟姐妹。如果严格按照这三类亲属来计算,一个罪犯的三族有多少人呢?父母这一类,一个父亲,再加上他的若干妻妾,不会超过十人;妻室儿女这一类,罪犯本人的若干妻妾,每人生若干儿女,不会超过五十人;同胞兄弟姐妹这一类,也就是与罪犯同母亲的兄弟姐妹,不会超过二十人。三者的总数,最多也不会超过八十人。但是曹操杀了马超家多少人?二百多人,超过一倍还多!这就说明,曹操还杀了根本不在马腾“三族”范围之内的大量远房亲属,所以马超才会对刘备说是“臣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这清清楚楚见于《三国志》卷三十六《马超传》。所谓“门宗”,就是小家庭和大宗族的合称。曹操不仅灭了马超的门,而且还灭了马超的宗,这就完全不按规矩来了。
必须指出的是,曹操一旦报复性杀起人来,不仅没有规矩,而且没有人性;不仅特别可怕,而且特别可恶。当初他的老爸曹嵩,被徐州军政长官陶谦的部下图财害了命。曹操前往徐州报仇,成千上万毫无关系的无辜民众,包括他们饲养的鸡和狗,全都遭了殃,一直杀得徐州五个县的地界之内,见不到人烟,听不到鸡犬之声,上万人的尸体把泗水的河道都堵塞了——这是三国时期最为泯灭人性的罪恶行为!现今曹操又欠下马家这样一大笔血债,马超还能怎么办?只有想方设法去报仇!
马超决心要为亲人报仇,向曹操讨还血债。他的报仇是一首两部曲,其中第一部,是在凉州和汉中两地上演的。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
话说马超潼关战败,率领残部奔往西边的凉州,直到凉州的冀县才停了下来。他为何到这里就收住了脚步呢?
原因,是这一带恰好具备了有助于他实现报仇愿望的三个条件:第一点,在这里能够生存。要报仇,首先当然要保全自己。当时的凉州,主要地域在今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域范围很大,生存空间也就很大。第二点,凉州的首府就在冀县,即现今甘肃省天水市的附近。这里集中了凉州主要的行政资源和经济资源。占领冀县,就能在凉州站稳脚跟,恢复元气。第三点,冀县一带,当时又是羌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上一节开头就讲过,马超的奶奶就出身羌族,所以他在这里也容易争取到当地武装力量的支持。
果不其然,马超一到陇山以西,羌族力量就来支持他,很快攻占了冀县城池,杀死凉州的军政长官刺史韦康,表面形势一片大好。但是,轻率杀死韦康,造成了严重后患。韦康的一批老部下,暗中策划推翻马超。领头的人物,就是韦康原来的得力下属杨阜。不久,杨阜与表哥姜叙,在冀县南面起兵声讨马超。马超前去镇压,刚一出城,杨阜的同谋者就关闭城门,控制了全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