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王殿下真是英明神武,不亏为当世名将,这样的战役无论放在何时,都堪称大家杰作。陛下,此乃帝国之幸事啊!”安重诲笑容可掬,“看来此番殿下北上,定能马到功成……陛下?”

  起初李嗣源的神色的确是高兴欣喜,但随着他阅览战报的加深,眉头逐渐锁了起来,到最后放下战报,李嗣源已是面如青山,一片严肃郑重之色。

  李嗣源神思不安,他起身离开御案,在殿中来回踱步,负在背后的双手,手指不停来回屈伸。

  “陛下……”敬新磨不知李嗣源为何突然变成这般模样,满心不解。

  到底安重诲曾也是军中“宿将”,更是李嗣源的中门使,位置曾与郭崇韬是一样的,对战事军机知之颇深,眼见李嗣源这般神色,凝神细思之下,也逐渐能够想到一些东西。

  李嗣源最后在大殿门口停下脚步,抬头望向屋外,彼处天色阴沉,如同大雨将至,洛阳青砖黑瓦,一片肃杀,仿佛隐藏着某种令人心悸的杀机。

  对于北境战事,李嗣源是局外人,眼界更加清楚。同时,他身为先前的帝国番汉大总管,如今的帝国皇帝,在大势上的见识也不是常人可比。

  安重诲已经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跟在李嗣源身后,一时沉默不语,眼见李嗣源一言不发,他不安道:“陛下……”

  李嗣源抬手制止了他接下来的话,眼中的闪烁之色已经被坚毅所替代,那意味着他的思考已经有了结果,“传令下去,代州、新州、武州、儒州、顺州、檀州、蓟州、平州、营州、辽东并及各关隘、要塞驻军,凡甲胄齐全者,全部出关,进击契丹,接应秦王!”

  “以辽东安北营上将彭祖山为东北面招讨使,统帅辽东、营州、平州边军,发兵黄龙府!”

  “以檀州刺史武思敬为北面招讨使,统帅檀州、蓟州、顺州边军,经仪坤州,发兵西楼!”

  “以威塞节度使顾大全为西北面招讨使,统帅代州、新州、武州、儒州边军,发兵西楼!”

  李嗣源转身走回御案,安重诲却已心头巨震,皇帝陛下的这个安排,分明是尽起大唐北境边军,倾巢而出向契丹发动前所未有规模的大战!

  大唐北境以幽州、云州为重镇,驻扎藩镇重兵,兵马俱都过万,卢龙军更是多达两万之数,但这并不是说其它地方就没有边军了,各州各要塞关隘驻军,例如古北口、扁关,更是有数量不少的精兵。这就更不必说辽东安北营。现时主力驻扎于建安城的辽东安北营,成军于同光三年,彼时是李从璟在幽州训练多时的“新军”,经过同光三年、四年之交那场大战的磨练,战力俱都不一般。

  当年李从璟出援渤海、进击西楼时,因身份权限和防卫问题,根本就不敢动用各州边军,即便是在战事最激烈、形势最艰难的时候,也不过是用其辅助罢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