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为什么要坐地铁去抛尸呢?地铁要过安检,拿着尸体过安检嘛……”严良笑起来。

  赵铁民无奈道:“他当时理由很充分,说杀人后一夜惶恐没睡,第二天决定抛尸来隐藏罪证。抛尸前,他喝了酒壮胆,这才想到现在开车是酒驾,万一路上出点小事故酒驾被抓,车子就会被拖走,后备箱里的尸体要曝光。于是他拖着箱子打车,结果出租车在地铁站附近被其他车追尾了,两个司机发生争执,他害怕之下,就拖着箱子逃进地铁站。一夜没睡加上醉酒状态,他就糊里糊涂去过安检了。当时刑警找到了出租车,出租车司机证实了他的口供。而且他当时被抓时,确实已经处于醉酒状态,包括地铁站里的胡言乱语也证实了这个情况。”

  严良点点头:“这个借口合情合理,难怪当时警察没有往远处想。”

  赵铁民叹气道:“再往远处想,也不会想到一个抛尸当众被抓,回来后一口气交代全部犯罪事实的人,而且各种人证物证都完全吻合,居然不是凶手,命案发生时不在杭市。”

  严良笑着说:“这样的案子确实从没有遇到过,刑警队被他骗过去也情有可原。他现在翻供后,关于为什么他口供说他案发当晚七点去找江阳,跟监控拍到他车子七点进入小区完全吻合,口供和事实如此巧合,他怎么解释?”

  “他的解释就是巧合。”赵铁民很是无奈,“他咬定当时承认杀人,是因为受到一种公安给他的无形压力,于是胡诌犯罪事实,吻合的地方都是巧合。”

  严良翻开卷宗和口供比对了一番,微微皱起眉:“他明明那天人在北京,与江阳隔了一千两百公里,可他的口供与一千两百公里外的这起命案存在多处巧合,这概率也太低了。你们能百分百肯定人不是他杀的吗?”

  “肯定啊,死者尸检结果一目了然,是当晚被人用蛮力勒死的,必须要他人在现场才能勒死。可他有完完全全的不在场证明。”

  “不过也肯定一点,就算江阳不是张超杀死的,张超也对整个案发过程了如指掌,要不然口供不会和证据这么吻合,就像他就在旁边看着别人勒死江阳的。”

  赵铁民摊开手:“我们也这么认为,可是他翻供后,一直说口供纯属巧合,我们拿他没办法。”

  严良揶揄着:“很难想象刑审队员会对一个关在铁窗里的人没办法。我听说只要嫌疑人进来了,就没有审不出的。国家暴力机关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温和了?”

  “那怎么办,掐死他?”赵铁民抱怨道,“自从翻案后,人大代表三天两头过来看,问警察有没有用违法手段强制审讯,检察院侦查监督科隔几天就来看守所,防止翻供后警方对他进行报复。全社会本来就怀疑警方刑讯逼供,我们现在还敢拿他怎么样?公益律师和记者都恨不得他指控警方刑讯逼供,如果身上带点伤,舆论就要高潮了。涉外媒体更是蠢蠢欲动,我们要对他使点手段,马上就要上国际人权新闻。如今他吃得好睡得香,每天提审光听他扯淡几个小时,除了冲他拍拍桌子吓唬几句,一根手指都不敢动他,就差把他当菩萨供起来了。”

  严良忍不住笑出了声,随后又叹息一声:“这也挺好,文明手段来破案,放过一个坏人总比冤枉一个好人来得好。半年前省高院平反的萧山叔侄杀人冤案,当初也是你们支队的杰作,那对叔侄可是白白坐了十年的牢啊。”

  赵铁民肃然道:“我声明,那件案子跟我一点关系没有,我几年前才调来支队,十年前我还在总队工作。我也从来没搞过刑讯逼供那一套,现在我们支队的办案风格,讲证据,非常文明。”

  “这点我相信,所以我们成了好朋友。”严良笑了笑,又说,“好吧,我们回到案子上。既然人不是张超杀的,他却自愿认罪入狱,那么他的动机是什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