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1 / 7)
中书令沈从之投了参成票,苏周诚笑了笑,对着永平帝欠了欠身,“臣无异议。”身为皇太孙的外公,这会儿他真不好说太多的话。
老皇帝不高兴了,严厉指责道:“阿著这么可爱的孩子,你身为人家外公,怎么连句好听的都不会说呢?”
苏周诚特别恭敬的回道:“有圣人珠玉在前,臣就藏拙了。”
老皇帝特别得意,“那是,朕天天都能看到阿著,你才见了几次?”
苏周诚:……他想打人。
正如沈从之所言,朝中大部分朝臣都认为朝中已有储君,再立个皇太孙什么的随皇帝高兴就好。当然,这其中也有不想立皇太孙的,那位出自杜家的杜侍郎便是其中之一。
虽然杜家身为太子的母族,却与太子之间的关系并不亲密。独占欲强的老皇帝,始终把儿子牢牢的护在自己身边,不许其他的人过于靠近。
太子渐渐长大,对待杜家的态度不冷也不热,与其他朝臣没什么区别。杜家上上下下对此都略有怨言,尤其是杜侍郎。野心与能力都不错的他,与杜家其他人不同,并不期待太子的位置过于稳固。太子位置稳固,就会安于现状,最得力的永远都是苏家。
若是太子受到来自于其他皇子的攻击,自然会寻求同盟,有什么同盟比自己的母族来得更让人有安全感。他也会成为太子身边最为得力的左右手,未来的中书令,得以一展自己的抱负。
杜侍郎想得很好,可惜皇帝父子并不想按照他的剧本来演出。皇帝通过几年对太子的考验,认为儿子已经成长到足以成为一个英明的君主。既然自己后继有人,为了不让朝臣卷出皇位争斗中无心国事,老皇帝事态还在可控范围内,果断在叫停,并且给了太子一枚安心符。
册立皇太孙一事虽然定了下来,但是距离最后的册封礼,还要有一段不短的日子。
至于周王,一直到那日朝会结束,老皇帝也没叫他起来,只当没看到有他这么个人。
朝会结束,朝臣们都各自散去,周王越见绝望之时,贾喜带着皇帝的口谕来了,“圣人有令,着周王回府闭门读书,若无要事,不必出门。”
这就等于变相的圈禁,周王心若死灰,只觉得自己的雄心壮志这一刻都成了空。他低声谢了恩,游魂似的起了身往殿外飘去。
贾喜伸手拦了一下,“王爷,圣人让咱家给你捎句话,‘什么时候生出儿子,什么时候就自由出主了。’”
↑返回顶部↑
老皇帝不高兴了,严厉指责道:“阿著这么可爱的孩子,你身为人家外公,怎么连句好听的都不会说呢?”
苏周诚特别恭敬的回道:“有圣人珠玉在前,臣就藏拙了。”
老皇帝特别得意,“那是,朕天天都能看到阿著,你才见了几次?”
苏周诚:……他想打人。
正如沈从之所言,朝中大部分朝臣都认为朝中已有储君,再立个皇太孙什么的随皇帝高兴就好。当然,这其中也有不想立皇太孙的,那位出自杜家的杜侍郎便是其中之一。
虽然杜家身为太子的母族,却与太子之间的关系并不亲密。独占欲强的老皇帝,始终把儿子牢牢的护在自己身边,不许其他的人过于靠近。
太子渐渐长大,对待杜家的态度不冷也不热,与其他朝臣没什么区别。杜家上上下下对此都略有怨言,尤其是杜侍郎。野心与能力都不错的他,与杜家其他人不同,并不期待太子的位置过于稳固。太子位置稳固,就会安于现状,最得力的永远都是苏家。
若是太子受到来自于其他皇子的攻击,自然会寻求同盟,有什么同盟比自己的母族来得更让人有安全感。他也会成为太子身边最为得力的左右手,未来的中书令,得以一展自己的抱负。
杜侍郎想得很好,可惜皇帝父子并不想按照他的剧本来演出。皇帝通过几年对太子的考验,认为儿子已经成长到足以成为一个英明的君主。既然自己后继有人,为了不让朝臣卷出皇位争斗中无心国事,老皇帝事态还在可控范围内,果断在叫停,并且给了太子一枚安心符。
册立皇太孙一事虽然定了下来,但是距离最后的册封礼,还要有一段不短的日子。
至于周王,一直到那日朝会结束,老皇帝也没叫他起来,只当没看到有他这么个人。
朝会结束,朝臣们都各自散去,周王越见绝望之时,贾喜带着皇帝的口谕来了,“圣人有令,着周王回府闭门读书,若无要事,不必出门。”
这就等于变相的圈禁,周王心若死灰,只觉得自己的雄心壮志这一刻都成了空。他低声谢了恩,游魂似的起了身往殿外飘去。
贾喜伸手拦了一下,“王爷,圣人让咱家给你捎句话,‘什么时候生出儿子,什么时候就自由出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