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2 / 7)
[43]见新旧《唐书》之《封德彝传》。
[44]唐太宗的愿望在魏徵去世后得到了实现。贞观十八年(644)四月,即魏徵去世的第二年,唐太宗要大臣指出他的过失,长孙无忌等人都说“陛下无失”,只有两个人提出意见,其中一人当年被杀。贞观二十一年(647)五月,唐太宗总结自己功超古人的五点经验,并问大臣褚遂良:你做过史官,朕说的属实吗?褚遂良说:陛下盛德岂止五条?实在是太谦虚了。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一百九十八。
[45]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五。
[46]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六。
第三章
[1]这一观点亦请参看周时奋《中国历史十一讲》。
[2]严格意义上的邦国时代是从西周开始的,之前的夏是部落国家,商是部落国家联盟,周则是国家联盟。这个联盟以周王国为盟主,周天子为共主。天下的产权在名义上属于周天子,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治权也一样,叫“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周天子分封诸侯以后,各国的产权和治权就永久性地属于国君。他们还可以进行权属的再分配,从而建立起大夫的家。天下、国、家,三级所有,层层转包,各自为政,自负盈亏,是为邦国制度。详请参看本中华史第三卷《奠基者》。
[3]辅佐君主的贵族虽无薪水却有酬劳。酬劳高级贵族的办法是封土封民,册封他们为大夫和诸侯。诸侯对封国,大夫对采邑,都有财权和治权。士得到的酬劳是世田,只有财权没有治权。
[4]例外的是西汉初年和西晋,结果是西汉有七国之乱,西晋有八王之乱。但直到唐代,仍然有人主张封建,请参看柳宗元《封建论》。
[5]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见托名姜太公的《六韬》。
[6]六部的排列次序,隋唐至宋初有变化。至王安石变法,始定为吏、户、礼、兵、刑、工,以后不再改变。另,本章所述均请参看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韦庆远、柏桦《中国官制史》,陈茂同《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中国历代官制》编委会编著《中国历代官制》(齐鲁书社版),徐连达编著《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易中天《帝国官僚制度简述》。
[7]以上亦请参看《旧唐书·职官志二》。
[8]六部官员的官阶:尚书,唐正三品,宋从二品,元正三品,明正二品,清从一品。侍郎,唐正四品,宋从三品,元正四品,明正三品,清正二品。郎中,唐从五品,宋从六品,元从五品,明正五品,清正五品。员外郎,唐从六品,宋正七品,元从六品,明从五品,清从五品。主事,唐从九品,明正六品,清正六品。
[9]先由门下审核再由皇帝签署的是制书,先由皇帝签署再由门下副署的是敕书。请参看刘后滨《从三省体制到中书门下体制》。
[10]所以钱穆先生说,汉代宰相是“领袖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见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返回顶部↑
[44]唐太宗的愿望在魏徵去世后得到了实现。贞观十八年(644)四月,即魏徵去世的第二年,唐太宗要大臣指出他的过失,长孙无忌等人都说“陛下无失”,只有两个人提出意见,其中一人当年被杀。贞观二十一年(647)五月,唐太宗总结自己功超古人的五点经验,并问大臣褚遂良:你做过史官,朕说的属实吗?褚遂良说:陛下盛德岂止五条?实在是太谦虚了。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一百九十八。
[45]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五。
[46]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六。
第三章
[1]这一观点亦请参看周时奋《中国历史十一讲》。
[2]严格意义上的邦国时代是从西周开始的,之前的夏是部落国家,商是部落国家联盟,周则是国家联盟。这个联盟以周王国为盟主,周天子为共主。天下的产权在名义上属于周天子,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治权也一样,叫“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周天子分封诸侯以后,各国的产权和治权就永久性地属于国君。他们还可以进行权属的再分配,从而建立起大夫的家。天下、国、家,三级所有,层层转包,各自为政,自负盈亏,是为邦国制度。详请参看本中华史第三卷《奠基者》。
[3]辅佐君主的贵族虽无薪水却有酬劳。酬劳高级贵族的办法是封土封民,册封他们为大夫和诸侯。诸侯对封国,大夫对采邑,都有财权和治权。士得到的酬劳是世田,只有财权没有治权。
[4]例外的是西汉初年和西晋,结果是西汉有七国之乱,西晋有八王之乱。但直到唐代,仍然有人主张封建,请参看柳宗元《封建论》。
[5]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见托名姜太公的《六韬》。
[6]六部的排列次序,隋唐至宋初有变化。至王安石变法,始定为吏、户、礼、兵、刑、工,以后不再改变。另,本章所述均请参看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韦庆远、柏桦《中国官制史》,陈茂同《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中国历代官制》编委会编著《中国历代官制》(齐鲁书社版),徐连达编著《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易中天《帝国官僚制度简述》。
[7]以上亦请参看《旧唐书·职官志二》。
[8]六部官员的官阶:尚书,唐正三品,宋从二品,元正三品,明正二品,清从一品。侍郎,唐正四品,宋从三品,元正四品,明正三品,清正二品。郎中,唐从五品,宋从六品,元从五品,明正五品,清正五品。员外郎,唐从六品,宋正七品,元从六品,明从五品,清从五品。主事,唐从九品,明正六品,清正六品。
[9]先由门下审核再由皇帝签署的是制书,先由皇帝签署再由门下副署的是敕书。请参看刘后滨《从三省体制到中书门下体制》。
[10]所以钱穆先生说,汉代宰相是“领袖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见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