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3 / 7)
她的婆婆气急败坏,在村里散播她的坏话,说她字都不认识几个,买回来那么厚一本书,不能吃、不能用,更不能当枕头,纯粹是脑子有毛病……
村里许多人不理解,在背后指指点点,说得非常难听。
丈夫劝她宁事息人,把书退掉得了。
她倔劲上来,发誓要靠自己的努力,自学成为一名出色的裁缝。然后说干就干,当天她就到街上去买了专用剪刀及划米分、皮尺、硬尺等东西。
为免浪费,她从一个走街串巷收旧货的老头手里买了一大叠旧报纸,整天像个疯子一样在家里裁裁剪剪(她婆婆的原话)。一个星期后,她到街上去买了一块布料给儿子做裤子,整整花了十天时间才做完。
尽管她付出了许多心血,可是依旧做得不好,她并不气馁,又花了一天时间修改。
一个月后,她给丈夫做长裤,同样花了十天时间,婆婆依旧对她冷嘲热讽、大肆打击。
三个月后,她给自己做衬衫,只须三天时间,而裤子只须一天就能做成。婆婆看她忙活,整天阴阳怪气。她的母亲担心她跟公公婆婆的关系越搞越僵,劝她“吃亏是福”,她咬着牙,给他们各做了一件衬衣和一条裤子,他们对她的态度果然好了许多。
半年后,她的衣服越做越快、越做越好,先是亲戚朋友带了布料找上门来,接着是左右乡邻,然后是附近村子里的人。
一年后,她在镇上租了个门面,开了个裁缝铺子,既当老板,又当伙计,风里来、雨里去,偶尔累极,向丈夫抱怨几声。由于铺子很赚钱,她的婆婆开始给她好脸色。
三年后,她在镇上开了家分店,手下有三个伙计。依旧没白天、没黑夜,忙得不可开交。她的公公婆婆再也不对她指手划脚,还包了家里所有的农活。
五年后,她在村里租了几间空房,开了个小型服装厂,手下有八名员工,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她的公公婆婆逢人就吹嘘自己的媳妇能干,全家人都捧着她。
十年后,真皮皮衣大热,她的服装厂摆脱了小打小闹,鼎盛时期厂里一共有八百多名员工,是省里首屈一指的纳税大户,有关单位的领导都捧着她。
章秀青进厂的时候,皮夹克已经过时,服装厂生意也大不如前,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工资仍旧比大多数企业高。而且说句良心话,老板和老板娘都是好人,只有他们的儿子不是个东西,若非他不停地骚扰,章秀青还真不想辞职。
有人说老板娘是靠制作皮夹克发家致富的,其实这句话不完全对,老板娘的确是靠制作皮衣发了一笔大财,可她最赚钱的生意不是销售成衣,而是贩卖皮子。
↑返回顶部↑
村里许多人不理解,在背后指指点点,说得非常难听。
丈夫劝她宁事息人,把书退掉得了。
她倔劲上来,发誓要靠自己的努力,自学成为一名出色的裁缝。然后说干就干,当天她就到街上去买了专用剪刀及划米分、皮尺、硬尺等东西。
为免浪费,她从一个走街串巷收旧货的老头手里买了一大叠旧报纸,整天像个疯子一样在家里裁裁剪剪(她婆婆的原话)。一个星期后,她到街上去买了一块布料给儿子做裤子,整整花了十天时间才做完。
尽管她付出了许多心血,可是依旧做得不好,她并不气馁,又花了一天时间修改。
一个月后,她给丈夫做长裤,同样花了十天时间,婆婆依旧对她冷嘲热讽、大肆打击。
三个月后,她给自己做衬衫,只须三天时间,而裤子只须一天就能做成。婆婆看她忙活,整天阴阳怪气。她的母亲担心她跟公公婆婆的关系越搞越僵,劝她“吃亏是福”,她咬着牙,给他们各做了一件衬衣和一条裤子,他们对她的态度果然好了许多。
半年后,她的衣服越做越快、越做越好,先是亲戚朋友带了布料找上门来,接着是左右乡邻,然后是附近村子里的人。
一年后,她在镇上租了个门面,开了个裁缝铺子,既当老板,又当伙计,风里来、雨里去,偶尔累极,向丈夫抱怨几声。由于铺子很赚钱,她的婆婆开始给她好脸色。
三年后,她在镇上开了家分店,手下有三个伙计。依旧没白天、没黑夜,忙得不可开交。她的公公婆婆再也不对她指手划脚,还包了家里所有的农活。
五年后,她在村里租了几间空房,开了个小型服装厂,手下有八名员工,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她的公公婆婆逢人就吹嘘自己的媳妇能干,全家人都捧着她。
十年后,真皮皮衣大热,她的服装厂摆脱了小打小闹,鼎盛时期厂里一共有八百多名员工,是省里首屈一指的纳税大户,有关单位的领导都捧着她。
章秀青进厂的时候,皮夹克已经过时,服装厂生意也大不如前,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工资仍旧比大多数企业高。而且说句良心话,老板和老板娘都是好人,只有他们的儿子不是个东西,若非他不停地骚扰,章秀青还真不想辞职。
有人说老板娘是靠制作皮夹克发家致富的,其实这句话不完全对,老板娘的确是靠制作皮衣发了一笔大财,可她最赚钱的生意不是销售成衣,而是贩卖皮子。
↑返回顶部↑